《中国政治制度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治制度史.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政治制度史一、选择题 1、秦和西汉的中央监察机构可以说是 2、完全意义上的相对独立的监察机构正式形成于 3、掌有正朝廷纲纪,举百司紊失,有临制百司,纠绳不法之重权的是 4、宋代监察制度是一种制度。 5、元朝御史大夫一职由担任。 6、有代天子巡狩之称,府州县长吏均须以臣礼谒之的是。 7、宋代谏官与前代不同,谏官本是谏皇帝的,至宋变成谏臣僚了,宋代谏院直属。 8、时,分全国为十三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人。 9、东汉始把当时的中央监察机构称为 10、把唐宋时期的台、殿、察三院和并总为一台的是在。 11、明代主要监察机构是。 二、判断题 1、汉代司隶校尉权势很大,包括三公之内,皆可纠弹,与尚
2、书令、御史、丞号称三独坐。 (错) 2、我国古代直到东汉,都没有一个专掌监察的独立机构。(对) 3、唐代在诸御史中,监察御史官品最高,职掌范围最广。 (错) 4、宋代御史台有参与审理犯人的司法审判权并有专设监狱。 (对) 5、明代都察院长官经常因皇帝的某项特旨出使巡按地方。其中,兼军务者称总督,兼民政行政者称巡抚、兼军务财政的称提督。(错) 6、宋代台谏职权统一,均为监察百官臣僚,尤其以宰相为主要监察对象。(对) 7、唐代的谏官均为规谏皇帝过失的谏官,这实际上是对皇帝个人的一种监察。 (对) 8、我国古代监察制度是随着秦统一全国后,适应统一的封建集权政治才形成起来的。 (对) 9、御史台下属机
3、构是台院、殿院和察院三个。(对) 10、清朝监察制度袭明制,都察院是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与明都察院没有不同。 (错) 11、唐后期,监察权力大大削弱,监察制度多有破坏。这是与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不相适应的一种必然现象。 (错) 三、名词解释 1、司隶校尉:是一较为特殊的职官,汉武帝时所设,本为纠察辑捕特别重大案件而置,后发展为掌察举京师官民及附近各郡一切犯法者,权势很大,除三公以外,皆可纠弹,与尚书令、御史丞号称三独坐。 2、行御史台:元御史台的派出机构,也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官。行御史 台只设在江南和陕西两地。 3、六科给事中:明代专门监察中央六部,直属皇帝的一种独立监察官 4、巡按御史:
4、明代监察御史的主要职掌是奉皇帝谕旨巡察地方省府州县。这种巡察纠劾地方官员的御史称巡按御史。官品不高,但权力极大,省、府大吏,州、县长官均可按察弹劾。 5、科道官:明代各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官 6、谏官制度:唐代的谏官制度也是一种对以御史台为主体的中央监察制度的补充。所谓谏官,顾名思义是规谏帝王之官。宋代谏官与前代不同,谏官本是谏皇帝的,至宋变成谏臣僚了。 7、三独坐:司隶校尉是一较为特殊的职官,除三公以外,皆可纠弹,与尚书令、御史丞号称三独坐。 8、辱台钱:宋代台谏官可以风闻弹人,并明确规定如御史任后百日无弹劾则罢、降官职或罚辱台钱。 9、六察官:唐代察院第一部分是监察尚书六部,由3
5、至6个监察御史分别监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号六察官。 四、简答题 1、秦汉的三公制中,御史大夫承担的职责是什么? 答:秦中央监察机构是御史大夫寺,其长官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一,为副丞相,掌天下文书。图书秘籍和监察百官,兼有皇帝秘书长和最高监察地方的监御史。 2、简论汉代中央监察机构及其职官配置。 答:西汉的中央监察机构可以说是御史大夫寺。其长官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之下有御史中丞、侍御史以及监察地方的监御史。西汉御史大夫之下设有二丞,一是御史丞,协助御史大夫处理日常事务。另一个是御史中丞,职权较重,掌国书秘籍,受公卿秦章、察举非法,外督各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又称御史中执法。二丞之下设有侍御
6、史。御史员若干人掌具体事务除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掌监察百官之权外,汉代的丞相也有很大的监察权。丞相府设有司直,掌察天下郡国百僚。 3、唐代监察御史的执掌是什么? 答:掌监察百僚和巡按地方州县,主要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监察尚书六部,由3至6个监察御史分别监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号六察官。第二部分是分察百僚,巡按州县,其中特别是巡按监察地方州县是监察御史的主要职掌,监察御史受皇帝指派巡按地方,监察地方官。除此外,监察御史还有监军、监馆驿、监仓库等监权。在诸御史中,监察御史官品最低,仅为正八品以上,但职掌范围最广,权力相对也大。 4、明代的都察院是一什么机构? 答:监察机构有北京、南京两套系统
7、。中央最高监察机构称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各1人,左、右副都御史各1人,左、右佥都御史各1人。其下有监察御史,明代监察御史主要是对地方监察,对京师百官也有监察权。 5、简述汉代的地方监察制度。 答:汉代对地方的监察有所加强。汉初废秦御史名,于各地设监察御史,或由丞相史和特察巡察地方。汉武帝时,又分全国为十三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人,每年八月巡察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六条中除一条是监察地方豪右,其余五条都是监察郡国守相等官吏的。至东汉时,刺史才逐步由监察官转为州行政长官。 6、概述魏晋南北朝的监察系统。 答:魏晋南北朝中央监察机构称御史台。长官为御史中丞,权力很大,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
8、纠。御史中丞下设治书侍御史掌律令、举劾,下统侍御史。侍御史分曹办事,掌受百官奏事,察举百僚。另有殿中侍御史。司隶校尉掌察京师并统领京师所在州,称司州。魏晋南北朝时值动荡分裂时期,地方权重,皇权衰微,故御史虽名有肃震百僚之权,但在实际执行监察时往往因多种原因而使监察之权多有限制。 7、概述唐代御史台的组织架构及职官配置。 答:御史台为专掌监察的中央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从三品。以御史中丞2人为付长官,正四品下。御史大夫和中丞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御史台下属机构有三个,即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任职。 8、宋代地方监察系统概述。 答:地方路一级由转运使、提点
9、刑狱、提举常平兼本路监察,州设通判兼掌对知州、知府等州县官员的监察,称监州。此外还有临时差遣性的观察使、按察使、外任使等。 五、论述题 1、论宋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 答案要点:第一,台谏职权统一,均为监察百官臣僚,尤其以宰相为主要监察对象,由此造成以宰相为首的*与台谏的矛盾加深。第二,宋代台谏官可以风闻弹人并明确规定如御史任后百日无弹劾则罢、降官职或罚辱台钱,因此,宋代台谏官专以寻找官员过失为能事,这样做虽使官员不敢过份为非作歹,但也造成百官惶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宋代官员因循守旧、迂腐无能与此有一定关系。第三,宋代监察御史对地方监察的职权大部为长驻地方并有行政等权的转运使、提点刑狱
10、和通判所分割。 2、元代地方监察制度的特点分析。 答案要点:元代对地方监察也有其特点,如同中书省有派出机构行中书省一样,元御史台也有派出机构行御史台,也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官。不过行御史台只设在江南和陕西两地,行御史台的设立使中央御史台的总体监察权有所削弱,元还在全国设二十二道监察区,以监察御史为肃政廉访使,长驻地方进行监察。 3、与明代都察院比较,清代都察院系统有那些变化? 答案要点:清朝监察制度大体袭明制但也有所变化,都察院是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但与明都察院相比有所变化:第一、都察院长官为左都御史和左付都御史,右都御史和右付都御史例为总督、巡按兼衔。第二、都察院左都御史、左付都御史、左佥都
11、御史等实行满汉复职制,均为满汉各1人。第三、都察院所属机构较明代多,原独立系统的六科给事中至清时成为都察院所属机构。另有十五道,是按省区划分的都察院所属监察机构,各道均设掌印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掌地方监察和中央各衙门监察事务。职权范围很广。各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官。 4、论明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答案要点:监察机构有北京、南京两套系统。中央最高监察机构称都察院。按省区划分,明分十三道监察区,设十三道监察御史110人,主察内外百司之官邪。除都察院,明还有专门监察中央六部,直属皇帝的一种独立监察官,称六科给事中。监权多门,有主要监察机构都察院。有主要监察六部的六科给事中。也有检校、厂卫特务组织,兼领对官民的司法审判和监视风闻奏事之权。对地方监察的御史巡按制度。明代监察御史的主要职掌是奉皇帝谕旨巡察地方省府州县。这种巡察纠劾地方官员的御史称巡按御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