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串词.docx
《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串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串词.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串词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串词 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串词 目 录 序言 琵琶行 春江花月夜 无题 雨霖铃 望海潮 念奴娇 定风波 水调歌头 满江红 声声慢 破阵子 钗头凤 把酒长亭说 岳阳楼记 爱莲说 阿房宫赋 陋室铭 鹊桥仙 蜀道难 兵车行 长恨歌 将进酒 披一路风尘,数千载风流,看青山依旧,唱大江东去。今天,在人类就要举步跨进二十一世纪门槛的时候,我们从历史的珍宝馆里满载而归,和大家共享这场精神的盛宴。一个民族能够昂首屹立在人类文明之林,她的脚下必定有奔流不息、万世不竭的民族文化的滋养。这条文化长河,从远古奔向未来,从洪荒奔向文明、带着一路欢歌,也带着一路血泪,一路
2、呐喊,留下了诸多硕果和丰碑,也记下了诸多辛酸和遗恨。疏理这条河道,披沙拣金,我们拾到了光照古今的千古名篇。 它是艺术笔墨写就的史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历史长卷的浓缩。嶙嶙魏晋风骨,巍巍盛唐气象,咚咚动地鼙鼓,猎猎旗卷楼兰,金缕曲,黄莺儿,桃花扇,杨柳风,篇篇是对时代的沉思,字字是对历史的凝视。它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美不胜收,倾国倾城。它如同熠熠生辉、泛彩流光的颗颗钻石,镶嵌在时代的长廊。夸父的坚毅,洛神的婀娜,屈原的仰天长啸,李煜的愁肠寸断,关云长的横刀立马,贾宝玉的儿女情长,无不成为艺术美的化身,历万古而不朽。它是一条连接民族文化的链环,一端牵着远古,一端指向未来
3、。浩浩五千年文明,摇曳多姿,辉煌巍峨,浸润和滋养着中华民族。千古名篇,字字珠玑,篇篇锦绣,是民族文化、中华文明的浓缩版、精华篇。捧读它,欣赏它,我们清晰地感觉到了先贤哲人的深邃博大,志士仁人的报国壮志,游子商旅的亲情乡愁,旷男怨女的追求呐喊。历览千载辉煌地,长歌浩叹唱古今。 捧起这些佳作,我们与圣贤相会;吟咏这些绝唱,我们与历史对话。传统在这里升华,文化在这里更生。我们是传统文化的后来人,我们又是文化香火的传递者,我们还是当代文化派出的使节。拾一块女娲补天遗落的彩石,借一弯斜照汉家宫阙的冷月,折一缕渭城朝雨中的柳丝,挑一盏冰心老人点燃的小桔灯,让我们沿着历史长河的故道溯流而上,开始寻觅千古名篇
4、的文化散步。第一部:魂兮归来当我们掬起一捧长江水,可曾想到过它的源头?当我们在中国文化长廊里留连信步的时候,却一定要到它的起点走走,那里是中国文学之母。在这片天荒地老的时空里,似乎一切都变得单纯而宁静:五色彩石环绕着女娲,夸父在烈日下奔走,精卫鸟在蓝天里歌唱;澄彻的青天绿水,无边的林莽沼泽,山也巍巍,水也悠悠。未经人工点染的大自然,启迪了万物之灵人类的文学灵感,人又转而赋予大自然以灵性。于是,我们今天才听见了孔子的感慨,庄子的歌唱,屈原的长叹。请跟我来,走到几千年前的那一边,翻检历史的书简,来体味其中的悠远与神秘。 木兰辞 戎马关山报国志,魂牵梦绕女儿情。一身戎装透出一股勃发的英雄气,我们看到
5、的是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对镜梳理云鬓,秋波顾盼流转,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位楚楚动人的闺中女红妆。这二者在花木兰身上的统一,世世代代向人们传达着这样的信号:中国女性的伟大、坚韧与温情。 山鬼 苦恋与思念,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屈原的传世之作九歌中的山鬼堪称翘楚。这是一篇热恋中少女的内心独白,也是大胆而泼辣的爱情宣言。它不重在描绘少女如花的容颜和婀娜的身姿,重在袒露少女忍气吞声的内心世界,传达一种追求爱情的热烈情绪。 招魂 如同一个迷路的孩子,一个满腔爱国热血而又报国无门的人,他的失意、彷徨乃至失魂落魄,我们都很容易理解,甚至被他汹涌的情感所征服,他就是早已仙逝千年的古人屈原。为了表白自己的心境,屈原找到
6、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招魂。有人说,这是屈原在招楚怀王之魂,有人说是屈原为自己招魂,还有人说是宋玉在招屈原之魂。这无关宏旨,要紧的是,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招魂这份宝贵的遗产。一声声对“魂兮归来”的呼唤,含着泪,带着血,透着恨,有高洁人格的表白,有对黑暗势力的鞭挞,有对故乡和祖国的牵念。我们也禁不住要对着遥远的星空,对着这位伟大的爱国者长长地呼唤一声:魂兮归来! 洛神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曹植这十六个字一出,洛神之美便立刻一洗铅华,脱俗为另一境界。洛神的妩媚与妖娆,洛神的圣洁与飘逸,不过是诗人心目中美的幻化形式。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不可阻挡的,洛神之美就是凭借曹植的传神之笔,穿
7、越了千年的时空隧道,折射到今天。 第二部:光焰万丈 星河耿耿,银汉迢迢。从远古奔来的中华文明的长河,千回百转,千淘万漉,使一颗明珠浮出了水面,它的异彩流光,穿过时空,照亮了中国文学长廊,它就是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近千年、并让世界为之回首的唐宋文学。徜徉在这座文学珍宝馆,我们目不暇接,我们留连忘返。在这里,我们与中国文学史上的众多名流巨匠擦肩而过:迎面走来的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笑傲红尘的李白,眼望“国破山河在”老泪纵横的杜甫;这一边有听一曲琵琶泪洒青衫的白居易,那一边有登楼远望心忧天下的范仲淹;苏东坡月下把酒,声声向苍天发问,辛弃疾挑灯看剑,夜夜梦里沙场秋点兵;柳永为“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吟咏歌
8、唱,李清照则为“梧桐更兼细雨”黯然神伤。 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巍巍丰碑,它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唐宋文学又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有草长莺飞的梦江南,有春光乍泄的蝶恋花,有斗霜傲雪的一剪梅。捧出这部宝典,我们能感觉到它的分量:刻写历史,它刀刀见血,鞭笞黑暗,它字字带泪,思索人生,它笔笔入理,憧憬光明,它声声不倦。含英咀华,我们也能体味到它的博大:它是历史的凝固,也是现
9、实的观照,是文人的妙笔,也是哲人的沉思;是千里莺啼的锦绣江山卷,也是宫廷王朝的血雨腥风图;它的大漠孤烟,它的塞外鼓角,它的新坟旧鬼,它的金风玉露,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界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今天晚上,在这个古来圣贤千百次吟咏过的新年之夜,让我们共同举起唐宋名篇这樽美酒,邀明月至花前,引诗情到九重,在一声声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中,开启一次美的旅程。 琵琶行 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清脆美妙,白居易的琵琶行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弹奏了一千多年。它和它的姊妹篇长恨歌一道,成为奉献给千秋万代艺术精品,人道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一曲琵琶行,司马青衫湿。这是同情的泪,表现了诗人对被压在最下层的艺
10、妓的理解和同情;这也是感伤的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灵呼应,使白居易不能不联想起他自己遭贬流落的命运。然而,这首传世绝唱的奇妙在于,作者对自己命运经历的描绘,在诗中却是淡入淡出,只把一怀愁绪倾泄在琵琶曲的美妙和歌女的凄凉身世中。琵琶行所以能响彻千年,大概正是这种悲剧美的力量。 春江花月夜 嫩绿的春色,宛转的江流,半开的花蕾,银色的月光,静谧的夜晚,大自然设计了这些良辰美景,愉悦人类的心灵,陶冶人类的情操。其中的哪一道景色都足以叫人浮想连翩,心旷神怡。然而,盛唐之初,一位诗坛俊杰张若虚却神奇地把这五种景色凝结在一首诗作之中,成为响彻历史长廊的盛唐之音,诗中之诗。即使是在千年之后,我们如今来吟咏这篇
11、美文,依旧是齿颊生香。它分明是一幅朦胧而空灵的水墨丹青,月夜里的江花,江花下的春水,春水边的游子,游子心中的怨妇,诗情画意、儿女情长与历史沧桑浑然一体,水乳交融。它又分明是一首清丽而委婉的江南丝竹,以哀而不伤的浅吟低唱,赞美自然,歌唱爱情,感叹人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但愿我们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有这样一片皎洁的月光。 无 题 聚散离合,人生一大主题,也是一樽混合着酸甜苦辣的鸡尾酒。端起这杯酒,我们为朋友接风洗尘,端起这杯酒,我们送亲人上路远行。离别,思念,等待,这是聚少离多的人们无法逃避的三部曲。李商隐把一个“别”字写得惊天地、泣鬼神,不仅震撼了天下旷夫怨妇的内心世界,“春蚕
12、到死”、“蜡炬成灰”也成了人们对感情、事业至死不渝、孜孜追求的誓言。 雨霖铃 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恋,那一腔离恨,谁能一语道破?请领略一回词坛妙手柳永的雨霖铃。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对无言,好一幅凄恻委婉、柔肠百结的挥泪图。一片残柳,一弯晓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好一曲深情脉脉、离恨悠悠的丝竹调。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可这一份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我们要永远珍重在心头。 望海潮 江南胜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钱塘大潮,西湖美景,更叫人心醉神迷。而一经柳永望海潮的点染,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异邦,也起了“投鞭渡江”、入主江南之心。展开望海潮,满眼一派商肆繁盛的承
13、平气象。商贾云集的古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沉浸在“夜夜歌声,户户管弦”的歌舞升平之中。然而,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 念奴娇 如果没有苏轼,中国的词坛不知要失色多少,念奴娇大江东去可以作证。这首千古绝唱,以它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大开大阖的历史纵深感,倾倒过无数的爱国志士、骚人墨客,直到今日,它依旧余音绕梁。捧读这篇力透纸背的传世经典,我们看到了把酒临风的苏东坡,听到了他穿越时空的感叹。一
14、面是流淌着的现实: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江水涛涛,壁立千仞;一面是逝去的历史:烽烟滚滚,战旗猎猎,曹操周瑜诸葛亮,一一从眼前闪过。字字声声,都是对锦绣河山的赞美,对历史豪杰的钦佩和报国壮志的抒发。这首激越雄浑的英雄交响曲,鼓荡过前人的心扉,也点燃了今人爱国报国的热情,这是一颗要永远保留的火种。 定风波 世人激赏苏东坡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的这一人生境界在定风波中表现得酣畅淋漓。途中遇雨,触动了他敏感的心灵。仕途多舛,宦海沉浮,与眼前这场猝不及防的山雨何其相似,苏轼一样等闲视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眼前虽然风狂雨骤,电闪雷鸣,不过是历史的一瞬,人生的插曲。身
15、居庙堂,要上报国家,下为黎民;身处江湖,则要甘守清贫,耐住寂寞,追求难能可贵的心灵宁静。乐观,积极,达观,超脱,笑对人生,这似乎就是苏东坡暗示给我们的画外音。 水调歌头 高天上一轮明月,阅尽了古今变迁,人世纷扰,悲欢离合。因此,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出,技冠群芳,成为领衔之作。明月如明镜,映照环宇,也映照心灵。苏东坡心寄明月,把自然、神话和人生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他振起想象的双翅,巡视天宫,叩问上苍,俯瞰人间。在唏嘘感慨之中,不由得发出了“不如归去”的喟叹。但这种归隐决不是对现实的逃逸和回避,苏轼旷达的胸怀和人文情愫使他禁不住发出期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百年来,我
16、们吟咏着它,在花前月下与亲朋相聚;吟咏着它,在异地他乡思念故乡亲人。一曲水调歌头,承载着世间诉不尽的豪情与离恨。 陈其钢作曲 杨小勇朗诵 满江红 高楼独上,栏杆拍遍,仰天长啸。岳将军一曲满江红诠释了爱国主义的真谛。展读这篇气吞山河的盖世雄文,一股碧血丹心的豪杰气迎面而来。山河破碎,生民涂炭,使岳飞怒指匈奴胡虏;收拾金瓯,重扶社稷,又使岳飞顿生凌云之志。爱国,在这里字字掷地有声:怒发冲冠是爱国,仰天长啸是爱国,饮匈奴血是爱国,啖胡虏肉是爱国。这一面神圣而庄严的旗帜,使通篇笔笔有情,字字生辉,一腔忠愤,喷涌而出。读满江红,思岳将军,继承光大这笔珍贵的精神遗产,我们责无旁贷。 声声慢 讲离愁,讲孤寂
17、,讲悲秋,李清照的声声慢当推榜首。孤独与思念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是人本能的思维联想。能把这种心理感受透彻明白地传达出来,激起他人的精神共振,自然是文字妙手。在此,李清照可谓大家。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柄青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李清照的声声慢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风格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节奏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读着它,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孤雁,看得见梧桐落叶,昏黄孤灯。无疑,这是一种凄厉的美。 破阵子 一曲破阵子,一股英雄气。辛弃疾以他掷地有声的笔触,简捷而雄健地勾勒出一幅豪杰长啸的素描。矢志报国而又壮志难酬,是诗人内心世界的
18、最大冲突。一柄寒光四射的利剑,在灯下看了又看;催征的鼓角,嘶鸣的战马,夜夜进入难圆的英雄梦。腐朽的王朝无情地粉碎了他的英雄畅想,在空荡荡的历史长廊,只留下诗人“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苍白呐喊。 何少英作曲 濮存昕朗诵 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多么艳丽的色彩,多么清新的画面,可它演绎给我们的却是一出哀婉凄楚的爱情悲剧。封建礼教摧毁了陆游的纯真爱情,但它无法阻止陆游对爱情的向往和歌唱。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无力回天,只能把一怀愁绪、一腔悲愤倾泄在于事无补的词中。一首钗头凤挽回不了陆游的爱情世界,但它成了千古绝唱,吟颂它,我们不是可以清晰地听到追求爱情自由的呐喊声吗? 把酒长亭说 亲朋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唐宋 名篇 音乐 朗诵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6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