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复习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复习纲要.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哲学史复习纲要中国哲学史复习纲要 孔子 一、 孔子对于社会变革的态度 1、 历史背景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晚期正是礼乐崩坏的社会大混乱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铁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更多私田的开发,周王室赖以生存的井田制度已趋于崩溃,再加上周天子的腐败,逐渐丧失了原来的权威和对诸侯的控制力。各诸侯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征战,严重冲击着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基础。另一方面,各诸侯为了满足争霸或自保的需求不断招揽谋士,给予其较高的地位和丰厚的酬劳,这促进了一个全新的阶层“士”的崛起,并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 行周礼 孔子代表了没落的封建贵族阶级,在他的眼中,“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
2、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之所以出现八侑之舞舞于季孙氏之庭的孔子不可忍之事,是由于周礼的崩溃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为恢复天下安定有序的社会状态,“行周礼”是当务之急。但是孔子并不简单的套用周朝的礼仪制度,一方面“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很多关于周礼具体的东西已经遗失;另一方面,原本的周礼不一定完全适用于现在社会现实,因此孔子总结反思前几代的历史经验认为,殷礼是在夏礼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周礼是在殷礼的基础上有所损益的。损益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变化。所以,孔子认为按这样的方式不断延续下去,即使是百世亦可知也。孔子清楚地认识到,周礼不光是一种简单的礼仪,更是一种道德和社会规范,是维持
3、社会安定的基本制度。然而周礼在当时没有政治保证其强有力的实施,如果要发挥其具体的实际效力必须树立人们对周礼的普遍敬畏,以此来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这种敬畏有赖于人们的伦理和理性自觉。为了树立这种人们对周礼的敬畏,孔子采取了以仁释礼的方法。 3、 正名实,行仁政 孔子做春秋,目的有三:正名实、著几微、明分义。在孔子看来,要行周礼最首要的就是正名。子路曾经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正名乎。”正如孔子所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所以不先正名,一切政治行为都是不正当的。在回答齐景公的问题时,孔子又明确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
4、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因社会变革引起的社会制度的混乱匡正过来。正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人社会地位的规定和行为约束,以图让每个人在自己的既定范围内做出相应的行为,只要不逾礼,众人恪守本分,则天下就安定了。然而,这一说法明显带有侥幸和消极的倾向,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往往是由其经济地位所决定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井田制的崩溃对周朝统治的冲击,同时也表现出了孔子在这一方面的无奈。 举直而错诸枉、行仁政,也是孔子的重要政治主张。他反对单纯地用政令和法制去治理人民,在孔子看来这样只是对民众的欲望压制,甚至是人性的剥夺,这种被动式的政治自觉并不是民众心甘情愿的顺从。因此,孔子认为在政令和法制的基础上辅之以德、礼
5、。故夫子有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德、礼来补充政、刑的不足,使民众在道德和伦理上形成合理有序的行为规范,那么天下就可以得到大治。孔子终期一生都在追寻圣王的足迹,在他眼中周文王就是现实君主的典范。因此,以文王为标准,孔子曾幻想使一些有所作为或德行较正的君王作为实行自己仁政的带头人和儒家伦理思想的实践者。所以,孔子希望在有一定周朝礼乐底蕴的齐国和鲁国先行实施,然后以齐鲁为中心形成强大的辐射力从而影响其他国家,德被四方,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并不希望君主能够放弃自己的权利,只是强调这种权利的使用规范。孔子认为,
6、能够实现这一权利的君主不能仅仅是所谓政治上的主宰,更应该是全民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上的楷模,将政治转化为自身修养和道德建设的一部分,并将自己的修养和品质再通过政治变现出来,这样才能使民众心悦诚服的归顺。这一思想在孟子时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4、“仁”的相关阐述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主线,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贯穿于孔子为政,修身,处事,治学,教育,交友等方方面面。“仁”是孔子的情感基地,是他的理想归宿,是他所有行为的准则,也是他衡量别人的标准,是人情感内化的体现,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仁”的基本内容 关于“仁”的基本阐述,孔子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人物对答中有着不
7、同的回答,但具体总结归纳下来,有两点: 第一点:克己复礼 孔子在回答颜渊的提问时讲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并不是完全的节欲主义,这里的“克己”就是在“仁”的范围内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仁”必须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甚至在选择住处是也要同道德高尚的人为邻,择不处任是非智的。所以,必须将自己的言语行为全部纳入礼的规范,因而在提到“食色”这样的人类本性,孔子主张用礼去引导而不至于背离仁的路线。如果将这种个体性的行为放大到全社会,并以此作为全社会的普遍规范,那么天下就大治了。 第二点:仁者爱人 孔子所讲到的“爱人”其实并不只是简单的爱自己的亲属,而是爱天下之人,也就是
8、所谓的“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在马厩失火后,孔子首先关心问候的是人而不是马。此外,孔子还讲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关于怎样对待他人的一种基本方法,也就是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强迫他人去做,而怎样对待自己也应该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他人。在孔子看来,只要每个人都设身处地的去体谅他人,那么每个人之间就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助和情感上的沟通,并且能将个人的思想伦理进一步向社会整体靠近,将每个人的个体性统一在社会的群体性的范围内,人的心理和伦理就能达到真正的共鸣从而形成一种情感化、思维化的道德规范和普遍约束力,将个体完全消融在了这样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统一之中。孔子认为,如果统治者能够
9、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认真去实践,就能成为真正的圣王。总结下来,“仁者爱人”就具有如下几种特征:1、超越了血缘亲属关系。2、强调了个人对社会群体性的服从。3、爱是有等差的,爱人必须遵守相关等级制度的规定。可以说,“爱人”是对“任”最根本的阐述。 “仁”的素质要求 在孔子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随便实行“仁”,还必许具备一定的素质要求。“仁”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基本体现,是一个人自身人格和修养的行为化表达。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便可以知道此人“仁”或“非仁”。比如孔子曾明确地讲道:“巧言令色,鲜矣仁。”因此,真的“仁”形之于个体素质的外在表现为“忠、温、恭、俭、让、信、勇、宽、敏、惠”等一切符
10、合“礼”的范畴,这些构成了“仁”的具体体现和基本素质。 孝“仁”的基础 “孝”和“弟”构成了孔子仁学思想的两大基本范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孔子“仁”的出发点和根本,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孔子的“爱人”是由“爱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延伸而来的,“孝”是孔子仁的前提和基础。所谓“孝”就是讲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弟”是兄弟姐妹之间各自所承担的责任。在孔子看来,孝不光是单纯的赡养,更重要的是家庭之间的一种情感纽带和对父母意志的绝对服从。而这一点也同样是衡量一个人孝与不孝的基本标准,正如孔子所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所以说,孝是孔子仁学的情
11、感基础和伦理根源。 纵观其所述,孔子的“孝”有如下的特点: 第一, 将这种“孝”的家庭伦理规范推及放大到国家生活中,主张家国并举,强调个体和社会整体在伦理上的统一。 第二, 突出精神,强调报恩。 4、 忠恕仁的实现途径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中庸曰:“忠恕违道不远矣。”所谓“忠”就是要尽己为人,端正对人对事的态度,真心诚意,积极为人,勤勉办事,恪尽职守。忠实“爱人”的要求和体现,只有做到“忠”,才能实践崇高的仁。所谓的“恕”,就是要求人们推己及人,以己之心去度人之心,以仁慈博大的胸怀,宽容别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直抱怨,宽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勉励人改过从善,化解恩怨,从而使人人友
12、好相爱,和睦相处。孔子倡导的“忠恕”有两层积极的作用,一是用来调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二是用来明辨是非,待人处事。 5、“仁”的历史评价 (1)开创了以家庭伦理为基础和核心的中国人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的重要构成部分。 扩大了爱人的范围,吧保民思想推动到了新的层面。 带有浓郁的血缘亲情,但又不局限于血缘亲情。 注重“仁”的辩证运用。 在道德修养中体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意识。 注重个体思维对社会整体道德的服从 二、中庸 中庸的思想方法 中庸之道是反对极端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制衡哲学,更接近于一种处事态度和思维方法,并非简单的折中主义。人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陷入两种极端,首先是极端主义,激进
13、冲动;另一种是保守主义,退步守旧。在孔子看来,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不管是激进还是保守都是不符合“礼”的要求的。因此,中庸针对此就有如下基本内容: 第一、“执用两中” 量度取中,无过无不及,既不做得过分,也不做的不好。孔子既反冒进也反保守,主张做到恰到好处。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却十分困难。因为,这是通天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有着密切联系的,对于度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道德水平和素质修养,想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要通过一个长时期的学习和修养过程。 中庸之道:孔子提出一种道德标准,遵守社会公德,不伤害他人,各个方面都做得恰到好处。 第二,“和而不同” 孔子的“和”
14、“同”与史伯的“和实生物,同泽不继”想接近,强调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杂糅,君子可以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并通过自己的德行去感化和影响别人,使一切都符合礼。小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只能与臭味相投的人聚居在一起结党私营,犯上作乱。孔子主张“和为贵“,”以礼节之“,强调和谐相处,反对无原则的苟同。 第三、反对“乡愿” 乡愿就是我们现在所指的“老好人”,这种人便面上看起来老实,守规矩,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但实质上却是没有原则,趋炎附势,混淆是非。在孔子看来,正是这种人败坏了道德,故曰:“乡愿,德之贼也。” 三、 君子与成人 君子也是孔子的言论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同时又是孔子心目中综合了古往今来几乎所有优良
15、品质的美德化身,是一个理想化的人格形象。孔子讲君子作为榜样去要求自己和教化他人,试图通过君子对人们思想的素质性渗透,不断激发人们的理性自觉并按照君子的标准去塑造自己。可以说,君子是孔子人格化的现实追求,是对他人的一种衡量标准,同样也将君子看做是自己思想的实践者和周礼的捍卫者,君子也是孔子安贫乐道的精神寄托。孔子关于对君子和小人界限的划分也使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廉耻观进一步具体化和伦理化。孔子对于这二者有着明确的说明,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这些简明的原则来区分君子和小人。但是,孔子过分强调这样的原则,并
16、夸大了这些原则的恒久性,因为有些人在有些时候是君子,有些时候可能就是小人了;有些人以前是君子,可能以后就是小人了。在现实生活中,君子和小人的界限永远是那样的模糊不清,而且孔子的这种看似分明的界定实际上却没有明确严格的定义,只是不同情况下的对比。但是正是这样的对比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在对待这两种人格时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使自己言行不同程度上的向君子靠近,而这两种人格的对比也就构成了中国人最基本的行为反思的内容。 君子是这个社会道德的承载主体,是“仁”的主要实践群体,而这个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身不断接近“仁”和实践“仁”的过程就是“成人”。在孔子看来,成人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完善人格的塑造、理论学识和
17、道德水准的提高,也就是基本智慧的具备。除此之外,孔子还主张人通过一定的艺术修养来完善自己人格,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自己也是一个极具艺术涵养的人,他曾学习操琴,也曾今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力图通过这些技艺的获得不断陶冶人的性情,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进而制约人的私欲行为,如果将这种方法推广到整个社会的治理中,就能够达到儒家所倡导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大同社会。同墨家的极端功利相比,孔子在满足人民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还时刻重视着人的精神享受。在他看来,我们不光要注重技艺的获得,道德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还要注重人精神和思想上的审美愉悦,进而完善自己的心智。因此,李泽厚先生对此评价:“在志于道等之外提出游于艺,表现了孔子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主张人应当在驾驭客观世界规律性中取得身心的全面自由,同时也说明了孔子对艺术在实现人的全面人格理想中的作用的重视。” 四、学思并重的认识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6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