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docx(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史 导 论 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 一 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 1、 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 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 3、 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 二 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 1、 爱情。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 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著、更带野性色彩。 文
2、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 2、 友情。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 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 1、 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 2、 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宗教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 1、 抒情传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色,但无论是抒情文体还是叙事文体,都有明显的抒情特色。陆机文赋“
3、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诗化世界的认知方式,因此在表诉上就常常着重于内心感情的抒发而不是着重与外物的描写。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深远地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2、 我国各体文学虽式样各异,但有一点相通,那就是重视意境的创造。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篇,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心境与物镜融合无间。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神话的基本特征: 一 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二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
4、“神化”了现实生活; 三 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四 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 简述我国古代神话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一 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二 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三 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原则。 试论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 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 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
5、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如:屈原的楚词、庄子散文、李白诗歌等;明清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第二章 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一 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二 “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一七月这首诗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 二全诗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一年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作,也反映了农夫在衣、食、住等方面的情况,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6、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A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 一 表达下层人民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治国政策的批评,形象生动,情感浓郁。 1、 揭露宫闱丑行,如邶风新台 2、 对于贵族统治者的荒淫无耻,人民极度愤慨,予以严厉批评,如鄘风相鼠 二 反映当时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苦难,抒发愤怨情绪。如邶风击鼓、王风君子于役 三 对剥削现象表示不满。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 B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如邶风北门 C抒发生活郁懑和人生忧伤的诗。如王风黍离 D称颂执政者的诗 情爱诗的内容: A 歌咏美丽的爱情,反映出周人生活的一个侧面。如郑风溱洧写男女自由表达爱情;邶风静女诗风温
7、文典雅。 B 诗经中还有许多抒写婚姻生活的诗。如周南桃夭。 C 还有一些诗,在歌唱婚恋爱情的同时,也反映着某些相关的社会问题。如郑风将仲子 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特色。 大雅五篇史诗包括: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一 叙述了周人之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二 有选择地描绘具体的事件,从而歌颂先祖的功勋,抒发了周民对先王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三 周人史诗还有先祖神话的记述,如生民写始祖后稷的出生。 四 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了治国思想,也是周人史诗的主要内容。 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
8、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首先,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如:伐檀、硕鼠一类地位不平等和不劳而获现象表示不满的诗;又如情爱诗氓。 其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如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再次,叙事诗的诗作中也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心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 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式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A直接叙事的如:七月 B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
9、闹场面的描写。 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 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 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 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 1重复复沓的结构形式。 A字词随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诗经中这类
10、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 B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 2语言上,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但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如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节奏鲜明,音韵谐恰,有天然的音乐美感。词汇丰富、大量的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诗”或“六义。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A直接叙事的如:七月 B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
11、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 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 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 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 第三章 先秦散文 简述老子的文学价值。 一 形象化的说理。即通过可感知的有形事物
12、,比喻说明抽象的道理。 二 语句上的韵散结合。老子的语句简短而比较整齐,有的整章用韵,有的韵散相间。 简述论语的文学特色。 一论语多为简短语录,词约义丰。 二有的章节能够通过言谈举止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简述墨子的文章特点。 一 有小到大,连类比喻,逐层推理。 二 质朴无华,遣词造句口语化。 简述荀子说理文特色。 一 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 二 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的特色。荀子中寓言极少,而他为了说理所使用的比喻,却丰富多彩,层出不穷。 简述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极其寓言的特点。 一 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揭破世间实情毫不掩饰,能道他人所不敢道,词锋
13、锐利。明切和犀利,造成了作者散文冷峻峭拔的风格。 二 韩非子最具文学色彩的是他的寓言。韩非子中共有寓言300多则。如“买椟还珠”、“狗恶酒酸”等。 试述左传的文学特色。 一 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如,郑伯克段于鄢,记叙春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兄弟、母子之间一场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这一场历时长久的劝争,左传作者仅用了500余字,就把时间的起因、发展、结尾叙述的得明白生动。 二 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如,晋公子重耳之亡叙述重耳历经XX年的流亡生涯,从一个贪图安逸的贵公子,最终成长为一位心胸宽阔、胆识具备的政治家。 三 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左传擅长写战争著称,它记叙了
14、春秋时期许多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 四 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试述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一 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如苏秦说秦惠王连横以争天下的说辞,排比夸饰,气势丰沛。 二 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如触龙说赵太后 三 摹绘人物,形貌毕肖。如,苏秦始将连横写苏秦说秦王失败而归的形象,回家后“妻不下紝,嫂不为炊”。当苏秦游说成功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效迎三十里”。 四 引譬设喻,善用寓言。比喻如,“狡兔三窟”、“抱薪救火”,寓言:“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鸟”等。 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一 雄辩色彩 A 把握对方心理,循循诱
15、导,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关中,使对方心悦诚服。 B 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逼近,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二 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典型事例如,齐恒晋文之事章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实。 比喻如,为了说明“不能”与“不为”,以“挾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这折枝”。 寓言故事,著名的如梁惠王“五十步笑百步”、公孙丑上“揠苗助长”等。 试论庄子寓言特色。 一 奇幻诡的想象,如逍遥游 二 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如逍遥游 三 细腻逼真的描写。 四 偕趣和讥刺横生。如秋水 第四章 屈原和楚词 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一 屈原在九歌中既写出了神的灵异
16、,更写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如湘君、湘夫人,表现湘水之神相互爱慕追求却终于不遇的波折变化的心境。抒写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的恋爱故事,使祭神歌曲带有侬侬的人间情味。 二 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是一种清新幽眇的境界。 简述招魂的艺术特色。 一 结构精密完美。依据方位和事物层层铺叙渲染的表现方式。 二 长于铺排描摹,例如它写四方的恐怖,罗列众多可怕的事物,还描绘出它们可怕的形象。 试叙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 一 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楚辞即使不能歌唱,也要用“楚声”来诵读。楚辞的许多诗篇都有“乱”辞,它们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更表明楚词与楚乐有亲密关系。
17、 二 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密切。宗教的歌舞,对楚辞有几个方面的直接影响: 1九歌就是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2祭神仪式中,巫师装扮成不同的神祗,载歌载舞,就像戏剧一样。这样神秘浪漫而具有故事性的歌舞,对楚辞的构思和表现都有影响。如离骚写恶咸降神。 3民间祭神巫歌,富有神奇的想象或幻想,孕育着丰富的神话故事,这些都成为楚辞的养料和特征。如九歌中的神鬼,离骚中的天界。 三 楚辞中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道地的楚地方言等。 四 楚辞是在南北文化交流的新的时代环境下,诞生于楚国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新诗体。 以上种种,说明楚辞确乎是楚文化的产物,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试论楚辞的文
18、体特点。 一 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如离骚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覆。 二 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有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三 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试论离骚的思想内容。 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屈原向往“前圣”治国君明臣贤、君臣和谐的境界,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具体治国方略。 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贵族大臣群起而攻,迫害屈原,但屈原仁不放弃他的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离骚写他上天入地,寻求出
19、路,就是他追求理想实现的形象描绘。批判精神在于他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理想的同时,也直接揭批黑暗、指斥奸佞。 试论离骚的主要艺术特点。 试论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 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前半回顾往事,追忆身世、理想和遭遇,基本是写实,但那些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的美好品质的诗句,已具有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则更是火一样的浓烈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 二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想象,具有象征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
20、实质。 三 比兴手法的拓展。它把诗经片段的比兴发展成为长篇诗歌中比兴的连续使用,还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 四 结构特点。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来谋篇布局的。前半部分回顾历史,实写,后半部分对理想之实现的探索,虚写。 五 形式和语言特色。既采用了民歌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表现形式。离骚后半表现诗人的思想活动,往往设为主客问答,铺排描写。语言丰富多彩、双声叠韵比比皆是。 试论九辩
21、的艺术特色极其与离骚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一九辩的思想境界不及离骚尽管它也有自标高洁的咏叹和批判、揭露政局的黑暗,但是缺少屈原那种激切的情思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面对不平际遇,他采取退守保身的态度,甚至感恩阿谀之嫌。 二表现看,九辩不失为楚辞中一篇精品。 A 长于铺排描摹,并在描绘中创造较为圆融的意境。如开头那段广为传涌的文字,渲染秋气之肃杀肃瑟,草木衰落、山空水瘦,天高气清的空阔凄疏之景等。诗人的际遇悲伤之感,被肃杀凄凉的秋景烘托得更加深切浓重。 B 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写落木之枝萎叶衰,从叶片到枝干,由形态到色彩,都刻画得细微真切。 C 九辩的造语用词也很可称道。韵散相间,长短不拘,参
22、差错落,抑扬变化。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汉散文 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一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说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叙说秦始皇看重外国的好玩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结构严密。 二文章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颇具纵横家法。 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一 拒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是贾谊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如治安策开头即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三。” 二 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
23、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的风神。如论积贮疏是贾谊散文中的名篇。 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一 切实中肯,论精识深,擅长分析,言之凿凿。如论贵粟疏以有力的论据,说明轻赋役以劝农功,贵粟而贱金玉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 二 晁错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家风气,辞藻谐偶,句式铺排。如上书言兵事论“得地形”。 第二章 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 论述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一 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1司马迁写人的剪裁和安排的手法。史记写人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如高祖本纪主
24、要写刘邦起义、写他的知人善任,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表现。“互见法”的使用,即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 2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如李将军列传中选取四个战役构成全文的骨架,从不同侧面描述李广的性格和遭际,四个战役写出了李广的主要性格特征。 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言谈举止都不相同:两个人都见过秦始皇,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说:“
25、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的率直卤莽,刘邦的持重刻深,宛然可见。 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现人物特点。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如李将军列传中杀霸陵尉的细节,令人看到李广于机智勇猛之外,还有负能使气的一面。史记中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它通过人物独白、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揭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猾。 第三章 汉代辞赋 名词解释:骚体赋
26、 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鵩鸟、严戒哀时命、淮南小山招隐士等。 简述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 贾谊骚体赋作,今存有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惜赋残局,前散篇是代表作。 一抒情述志、情感浓郁,是贾谊骚体赋的重要特色,如吊屈原赋借凭吊屈原而发述自己征途受挫、怀才不遇的幽愤,情感极为浓郁。 二从艺术表现看,贾谊吊屈原赋鵩鸟二作都直述胸臆,议论多于形象。旱云赋描摹云气和大旱的情状,也很有表现力。 简述枚乘开创大赋体式的七发及其特点。 一铺叙描摹,夸饰渲染的文风。如“曲江观涛”描写江涛的汹涌澎湃。 二缺乏作者的自我真情实感。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喜怒哀乐的表现。 三
27、遣词造句趋向整齐、骈偶、繁难、华丽。 四以主客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 这些特点,标志着大赋这种全新的文体正式登上了汉代文坛。 简述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 天子游猎赋采用问难的体式,整齐排偶的句式,已于楚辞不甚相同,而更大的不同表现在: 一它丧失了真情实感。这是它与楚辞本质的不同。 二空间的极度排比。天子游猎赋没有时间的纵向穿插,唯任空间的繁细铺排。 三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繁细的铺叙、夸张的摹绘,是天子游猎赋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以宫殿苑猎、山水品物为主要描摹对象。 四遣词用语更加繁难辟涩。 天子游猎赋上述特点,表明它的根本特色不在抒情写志,而在于文才和游戏文字。 论述
28、杨雄大赋的创作特点 一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1写祭祀,如甘泉、河东; 2把笔触从京师移到外郡,从田猎发展到描摹都市、郡邑的繁华,如蜀都赋。 二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杨雄的大赋几乎无讽谏。如蜀都赋同篇铺夸蜀郡山水之雄伟,物产之丰饶。 三杨雄的大赋在写作上还有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是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集中。如蜀都赋专写蜀都山水雄伟,物产丰饶,甘泉、河东专写天子祭祀。其次是“以美为讽刺”的思想表达方式。如长杨赋把游猎说成是练兵。 论述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 洞箫赋以箫自况、抒发情思。洞箫赋在写作上有值得重视的贡献: 一较之以前的咏物小赋,它在艺术表现上有了质的飞跃。
29、作者以箫自况,把自己的遭遇和情感完全融入箫的描述中。 二全文只描写乐器和音乐,从乐器的制作,到乐声的摹画,到乐用的阐述,完整而集中。作者开创了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三洞箫赋咏物自况,融入作者浓烈的情感,其精神实质和创作倾向,与大赋有本质区别。 论述班固两都赋 两都赋以“西都宾”和“东都主人”相互夸耀辩难结构全篇,描摹西都的形胜巨丽,铺叙东都的礼乐制度之美,表达了作者尊崇礼仪制度而排斥形胜奢华的思想。两都赋在汉赋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新的内涵。 一在赋的题材和内容上,不再以田猎、山川、为主,着重写京都,尤其是铺叙京都观念。 二在谋篇布局上它摆脱了西汉大赋通篇铺叙摹画而“曲终奏雅”的模式,极大加强了讽喻
30、劝导的篇幅。其东都赋部分,全篇都是劝讽。两都赋避免了西汉大赋“劝一讽百”的弊端,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三两都赋主客辩难、抑客扬主的基本结构,描摹夸饰的基本笔法,以及鸿篇巨制的规模都还有模仿司法相如的显著痕迹。 论述张衡在赋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东汉赋体文学的创作,呈现为由大赋向抒情小赋的发展变化。张衡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是承前启后的作家。 一 张衡的二京赋在谋篇立意上虽然基本是模仿班固两都赋,但有所发展,除描绘田猎、宫室等,它还把商贾游侠、辩士以及街市、百戏等市井万象写入赋中,展示了一幅都市生活全图。二京赋的规模、容量和篇幅也超过了班固。可以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 二其归田赋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
31、作。赋作抒发入世的感慨和厌倦,描写回归山水田园后悠然逍遥的生活,表达作者出世的愿望。 三归田赋全篇只有四十句,形制短小;语句清丽流畅,绝无夸饰堆砌;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情志,个性鲜明。这些特点,都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转变。 第四章 汉代诗歌 试叙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一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的诗,如东门行写一个贫民,因生活无着打算挺而险。妇病行写丈夫丧妻,单独与两三个孩子艰难度日,他连给孩子买食物的钱,都要向亲友求乞。 二反映人民厌倦战争的诗。如十五从军征从一个老士卒的视角,揭露战争的惨无人道。这个老兵,一生征战,年老终于可以回家了,但是已经家破人亡!这首诗,极生动鲜明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
32、无情。 三讥刺达官显贵。如鸡鸣描写贵族富人的显贵和奢侈,颇具漫画意味。 四抒写爱情、婚姻。如江南是一首极为优美的小诗,以莲叶之“莲”谐音爱怜之“怜”,在纯洁、秀美的景色中,歌唱着同样纯洁美丽的爱情。上邪是爱的誓言。 总之,汉代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抒写人民切身的情事,情深意真。 试叙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 1在叙述和抒情中插入情节,如东门行写贫民男子与妻子的争论过程,妇病行写鳏夫向亲友求乞。再如陌上桑写秦罗敷与太守的一段对话,就是理想化的情节。 2汉乐府民歌写人物作为成功的,当属陌上桑。它写秦罗敷的美貌,先是描写其梳妆打扮、接着写路人见到罗敷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写
33、罗敷之美,始终没有直接、正面的描写,而罗敷之美呼之欲出。 二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述胸臆的作品,如东门行;同时也善于以比兴、描写的手法抒情。如上邪罗列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 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汉乐府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是从杂言渐趋五言,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了重要作用。 汉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虽浅平直白,但富于表现力。 试叙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一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如行行重行行,从字面看去,这诗没有难懂的字句。意思似乎就是思妇想念远方的游子;但是它的含义和情感却异常丰厚。首先。如果把“游子”理解为游子自称,则此诗可以看成是游子之辞。而
34、游子想念妻子与妻子想念游子,感情内涵是不尽相同,体会也不同。其次,这诗所抒发的离别之情,是任何人都有过的情感体验。再次,诗句看似明白实际,但它的每一句,都可以给读者留下自由联想的广阔空间。 言有尽而意无穷形成的原因: 1抒写的情感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2表达情感的方式含蓄摸棱两可。 3使用比兴手法。 从而造成它“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色。 二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象都是信手拈来。如涉江采芙蓉,写游子思乡思亲的感情,感情极其纯真,没有杂质。 三描写的景物、情境非常切合,能够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去者日已疏
35、,写时光蹉跎的悲慨和孤凄的四乡情感。 1以白描手法,写出门所见的景象:荒凉的坟墓,悲鸣的白杨。 2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迢迢牵牛星,整首诗都是写牛郎织女的传说,却把现实生活中游子思妇的离别情感也融会进去。 3以象征手法创造圆融艺术境界,如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写楼的高美,曲的悲凉,人的孤独,其实正是作者自身及其生存状态的象征。 四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如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相思令人憔悴。较多使用叠字,如青青河畔草迢迢牵牛星 试叙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
36、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的基本情感内容。 一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 1游子的思乡情怀,如涉江采芙蓉:“还顾望旧乡,长路慢浩浩”。 2思乡的根底,是思念家乡的亲人。如涉江采芙蓉写游子想念家乡的妻子,要采摘花草寄送相思。 二思妇的闺思和愁怨,展示她们婉曲复杂的心态。这些作品可能是游子琢磨思妇的心态创作的。迢迢牵牛星写白昼到夜晚,思妇无心织布,遥望星河想着牛郎织女,只是悲叹、流泪。可以想见她思念游子的深切。 三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 1有宫掖迟滞的失意,如回车驾言迈 2有世态炎凉的感受,如明月皎夜光 3人生的飘忽如寄。 四还表现了汉末下层士人对人生的某些观念。游宦的挫折,人生的失意,使他们面对现
37、实,审时度势,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他们想要摆脱虚名的困缚。 五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并不是玩物丧志。他们背井离乡,本是要求功名,但是经历了挫折和失落后,他们有了新的认识。在种种人生的价值取向中,他们更看中生存的价值。 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 建安风骨 名词解释:建安风骨 建安诗坛,指汉末魏初时期诗歌。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成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简述曹操诗歌思想内容及创作成就。 一曹操诗歌创作的
38、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造的全盛局面。借古题写新事,如薤露、蒿里,乐府旧辞皆为挽歌,曹操却用悲凉苦恨之调。 二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诗特别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本色质朴大抒情浓郁,表现了他高远的志、坚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伟的气势,悲歌慷慨,气韵沉雄。如短歌行写得高远阔大,有君临天下之气度,与坚若磐石的信心和意志,能激发起读者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 简述曹丕诗歌的特点。 一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形成了便娟婉约的纤丽清新风格。如燕歌行全诗清词丽句,情思婉转,缠绵动人,准确成功地表现了一个思妇在漫漫长夜中牵念夫君的无限情意。 二曹丕的抒怀之作,写得清
39、俊悲凉,带有拟作性质,然更主要的是借以抒发战乱中的一种苍凉情怀。 三抒发志向记叙军旅的作品,如黎阳作气势高昂却亚于曹操。 简述王粲诗歌艺术特点。 一王粲诗歌的艺术特点在于抒情深切,慷慨悲凉,文辞秀丽,局面阔大,抒情深切不但指情语凄婉动人,而且指诗中景物描写都笼罩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感情色彩。取景开阔宏大,具有豪放之美。 试论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 曹操的诗歌创作分前后两个时期: 一 前期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如白马篇通过一个青年英雄的机智勇敢英勇卫国的精神,来表现自己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憧憬。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的爱国勇士形象,颂扬了他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也寄托了诗人建功立业的豪
40、情壮志。 二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倍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是赠白马王彪,全诗充满了悲苦之辞、愤慨之音。 艺术成就 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是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 一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充实。举凡军旅政事,宴游送别,咏史游仙,抒情抒志,无不发之于诗。曹植用他的笔描绘了广阔的社会人生,表达了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齐高,辞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就是说他的诗歌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和音韵流畅,达到了建安诗歌的最高峰。 三曹植诗歌语言华美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声色。如盘石篇
41、生动再现了大海的宏阔气象。曹植在文人有意为诗方面,有一个大跨度质的飞跃。 四注重对称回环之美,注意语言锤炼方面。如赠丁仪均是对偶工整、声韵对称和谐的精工之句。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写时光易逝。他还善于起调,工于发端,往往在全篇之首用一警策之语,振起全诗。如野田黄雀行开头用惊风险浪的情景和画面预示了环境的险恶,起到强烈的烘托作用。 五曹植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很大,博得极高的评价,被谢灵运誉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试论五言悲愤诗内容及艺术特点 一深刻真实地反映了汉末苦难动乱的年代,艺术再现了诗人惨痛的人生经历。全诗长540字。第一段写董卓之乱,诗人及难民被掳后的非人遭遇。第二
42、段主要写在匈奴时想念父母,被赎归时又不忍割舍孩子的肝肠寸断的巨大痛苦。 二蔡琰的五言悲愤诗在艺术上获得了极大成功。首先,它是一位女诗人在亲身经历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其感情描写心理活动刻画真实细腻复杂微妙,在诗歌史上实属罕见。其次,能够注意细节的描绘,气氛的渲染,对烘托主题起到了良好作用。另外,全诗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有史诗般的效果。 第二章 正始之音 试论正始思潮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玄学思潮对正始士人心态及诗歌创作影响更为重大。 一正始诗人,往往都是崇尚老庄的士人,他们大畅玄风,建立玄学理论,开始了一个思想史上的新时代。建安诗人在悲歌慷慨的抒情中得到感情满足,而正始士人则在玄思妙
43、想中领悟人生。玄学的基础是老庄思想,因而正始诗人在追求自然,心与道冥的同时,把老庄的人生理想自然而然地带入到诗中来。有的在诗中创作了一个庄子逍遥游式的理想境界,诗人可以徜徉乎其中。 二人与自然的亲和感,表现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开拓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把人对自然的态度引向审美的层次,成为后世山水诗的思想滥觞。 三玄风对正始诗人的另一影响,就是文学创作的哲理化倾向。建安诗人已发现了文学对人生做哲理的思索和哲学的观照,从诗歌的抒情向诗歌的哲理发展,在诗歌中注重表现哲理。 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它们非一时一地之作,既有统一的文学特征,每首又各具特点。 一咏怀诗有
44、一种意蕴深沉之美。作者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深入,因而也就更沉痛。在圣人有情无情的玄学命题争论中,显然阮籍是持圣人有请之论,从痛哭兵家少女,常作青白眼可看出,所以他认为明君圣人对面人世短促也无可如何。 二阮籍的诗还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被人称为“玄远”“响逸而调远”。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 三咏怀诗,融哲理、情思与意象为一炉,意蕴深沉,清逸玄远,不但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而且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 试论嵇康诗的特色 嵇康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散文。 一嵇康在他的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如赠兄秀才入军。他追求一种自由自在,与自然相亲,心与道冥的理想人生。嵇
45、康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使他的诗具有一种清远的境界。 二嵇康的部分诗歌中还有一种峻切之语。对险恶的世道人心发出一种愤激的批判,锋芒犀利。 三嵇康在四言诗中另辟蹊经。他的四言诗,继曹操之后为四言顶峰,情调高远,语言流畅,表现了作者很强的语言功力。 第三章 两晋诗坛 简述游仙诗的渊源及内容的二种不同倾向。 一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在离骚中,当屈原对现实不满时就幻想神游天界。以“游仙”为诗名,始于曹植的游仙诗。 二游仙诗内容有二种不同倾向,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如汉乐府长歌行。另一种是愤世嫉俗之言。如曹植游仙诗。 试论太康诗歌的内容特点和艺术形式特点。 内容特点: 一“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没有胸怀天下的巨大抱负,没有面对历史的深沉思索,转而在儿女之情中表现绮丽情思。 二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内容。如陆机,古诗十九首,他拟作十二首;他的短歌行简直就是曹操原诗的翻版。 艺术特点: 一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张溥称傅“新温婉丽”。 二追求新的技巧,注意排偶。典型的是陆机。他的诗中对句占主要篇幅。 三描写更细腻。 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为陆机与潘岳。 试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一左思的诗歌有一种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阔大胸怀。如咏史一、三,没有刻意的调饰有艳丽的辞藻,全部思想感情喷发而出,大气磅礴,所以被成为胸次高旷,笔力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