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docx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一、名词解释 1.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 2.禅宗:始于菩提达摩,是中国佛教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派,是典型的中国佛教,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标本宗旨 3.宗教: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与社会,并对之敬畏和崇拜 4.宗法制:古代为解决职权、财产分配而建立的维护世袭统治的血缘宗法制度,是由古代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产生于商代后期,西周时完善 5.姓与氏:姓由居住的村落或所属部落名称而来,氏由君主分封的地方、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谥号而来 6.拱手礼:双手和握,右手握
2、拳,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的一种见面礼仪 7.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基本思想 8.天人合一:最早产生于先秦,经汉唐发展,由宋代张载提出的关于人与整个宇宙关系的思想理念 9.四谛八道: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为四谛,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命、正念、正定为八道 10.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为上天所赐,泛指爱人和唉一切物类 11.厚德载物:以宽厚之道德心包含万物,对待事物由兼容并包之心 12.家国同构:家庭、家族与国家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 13.七出三不去:
3、“七出”指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嫉、多言、盗窃。“三不去”指千贫后富、无所归、三年丧 14.礼制的精神:本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一种仪式,后被加工改造,升华为一种社会理想,然后实施推行,漫漫孕育了一种精神,包括维持社会秩序的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等精神 15.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核心,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二、简答 1.简述道家与道教,并谈谈他们之间的关系 答:道家是学术学派,不是宗教。但道教在理论上却紧紧依托于道家,道家宣扬清静无为、超凡脱俗,道教在此基础上再行演绎,形成出世的人生观,道家思想是道教直接吸收的思想养料,道家和道教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变
4、得越来越紧密 2.宗法制有哪些内容和特征? 答:宗法制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和宗庙制。 特征:家天下的延续 封国制不断 家国同构 忠孝相通 3.谈谈“中国”一词的演变情况 答:“中”即中部,“国”即城邑,“中国”即居于中部的城邑国家,晚明情初之际,来自西方的传教士称明清帝国为“中华帝国”简称“中国” 4.取名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基本要求:顺口、简单、有含义、忌讳:忌祖先、先贤名字、忌太时髦、忌生冷字、忌多字、忌字体单调重复 5.有关佛教的语言有哪些 答:世界、实际、平等、现在、刹那、清规戒律、一尘不染、三生有幸、一针见血、天花乱坠、相对、绝对、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6.谈谈中国远古的宗教 答:
5、自然神崇拜:日、月、山等 动植物崇拜:动物有灵性 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等 7.姓氏、字、号的文化特征是怎样的? 答:姓与氏合二为一 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也称表字 是人名之外取的别号,往往带有艺术色彩和寓意,名人雅士自己取的号叫“雅号” 8.解释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礼仪的关系 答:中国传统饮食与礼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谓“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食礼是一切礼仪制度的基础 9.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几种礼仪 答:行走之礼:行不中道,立不中门,趋礼即是晚辈见到长辈低头小步快走 见面之礼:拱手礼、跪拜礼、揖礼 入座之礼:尊者西席,主人作陪东席,年长者北席,晚辈陪坐南席,虚坐尽后 饮食之礼: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文化 概论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5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