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1).docx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有_、_和_。 2、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前一个“马”指的是_,后一个“马”指的是_。 3、中国文学的意境有两大构成要素,一是_,一是_。 4、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 5、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_”拓疆期,后为利用“_”交流期。 6、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的“性善论”、 _的“性恶论”及_的“性三品说”。 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_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_考试选官。 8、古代世界中较为
2、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_朝的_制。 9、人性论是中国_的主要理论之一。 10、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和_等积极作用。 11、在中国,笔、墨、纸、砚被合称为_。 12、文化是人类_和_的总和。 13、宗法制形成于_代,_代开始转型。 14、古代世界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_。 15、古近代世界的政体主要有三种形式, 即_政体、_政体和_政体。 16、中国“和”文化的功能是_。 17、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的“性善论”、 _的“性恶论”及_的“性三品说”。 1 18、整体型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_,分析型思维则注重研究事物的_。 19、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有三种表现:_、_和_。
3、20、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是_。 21、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共鸣和感应的关系,叫做_。 2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_思想。 23、_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二、判断题 1、现代高科技不以古代科技为本,因此,现代科学与古代没有联系。 2、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由地理环境决定。 3、中国传统文学以“善”为特征,即只求内容,不看形式。 4、文化是人的文化,包括个人文化和群体文化两种。 5、中国文化不关注个性,只讲不偏不倚。 6、中国文化只有走“全盘西化”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 7、黄河、长江、辽河、淮河、珠江五大水系的流域同是中华文化的发祥之地。 8、中国古代社会是
4、宗法社会。 9、现代中国是“人治”国家。 10、中国老庄的思想充满了消极、不思进取的色彩。 三、解释题 1、三纲五常 2、直觉 3、以人为本 4、中和之美 5、存异 6、文化及文化传统 2 7、“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 8、合理外推 9、仁 10、智圆行方 四、简答题 1、简述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2、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有何影响? 3、中国传统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带来什么结果? 4、在思维的属性方面,中西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5、简述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与欧洲的人文主义之异同。 6、比较“性善论”与“性恶论”。 7、为什么说文化具有超地域性? 8、中国古代系统观中包含了哪几
5、种系统关系? 9、简述中西人文主义的异同。 五、论述题 1、试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2、以周易乾坤两卦为例,试述你对其所包含智慧的理解。3、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4、试论宗法制对中西社会的不同影响。 5、比较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 6、试述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嫡长子继承制 封邦建国制 宗庙祭祀制 2、具体 抽象 3、情 景 4、关羽 3 5、武功 文治 6、孟子 荀子 董仲舒 7、建立官僚体制 科举制 8、唐 三省六部 9、人文主义 10、民族凝聚 民族复兴 11、文房四宝 12、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13、西周 秦 14、科举制 15、民
6、主 贵族 官僚 16、生变 17、孟子 荀子 董仲舒 18、功能 实质 19、意境和气韵 追求变化 飞动之美 20、易传 21、心物对应 22、相对主义 23、家国同构 二、判断题 答: 1、现代高科技不以古代科技为本,因此,现代科学与古代没有联系。 从文化的结构来看,其分为软文化和硬文化两类。属物态性质的硬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确实不大,但属精神和方式性质的软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却很大,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基础。 2、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由地理环境决定。 早期人类依赖地理环境,但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地理环境便不是唯一的因素,更不是主导的因素。 4 3、中国传统文学以“善”为特征,即只
7、求内容,不看形式。 中国传统文学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美善相兼”。 4、文化是人的文化,包括个人文化和群体文化两种。 文化虽然具有超地域性,但同样具有地域性。地域性是文化个性的表现。世界文化正是在不同个性的文化的竞争、融合中不断进化的。 5、中国文化不关注个性,只讲不偏不倚。 中国文化讲中和,既有个性,又能融会贯通。 6、中国文化只有走“全盘西化”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 文化虽然具有超地域性,但同样具有地域性。地域性是文化个性的表现。世界文化正是在不同个性的文化的竞争、融合中不断进化的。 7、黄河、长江、辽河、淮河、珠江五大水系的流域同是中华文化的发祥之地。 中华文化是五江流域文化融合而
8、成。 8、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社会。 在夏商周三代,是宗法社会,但在秦汉建立官僚制后,便不是。 9、现代中国是“人治”国家。 现代的世界大多数是“法治”社会,包括中国。没有法治,便没有现代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10、中国老庄的思想充满了消极、不思进取的色彩。 老庄两人恰恰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老庄的真正内蕴是:不要对抗“难题”,而是在顺其自然中去控制它。 三、解释题 答: 1、三纲五常: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文化 概论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