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中医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论述 1,脾气虚可以导致哪些病理变化?脾虚四症的病机及临床特征。 脾气虚证 病机:脾气不足,运化失职 临床特点:胃脘隐痛喜按,腹胀纳呆,食后甚胀,呕恶嗳气,大便溏薄,|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或淡白,消瘦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脾虚气陷证 病机:脾气虚弱,升举无力而清阳下陷。 临床特点:脾气虚+眩晕耳鸣,脘腹坠胀,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泻久痢,小便混浊如米泔,或脱肛,子宫下垂,胃肾下垂,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弱。 脾阳虚证 病机: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 临床特点:脘腹冷痛绵绵,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口淡不渴,纳呆腹胀,形寒肢冷,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小便
2、短少,或肢体浮肿,或带下清稀色白量多,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脾不统血证 病机:脾气虚弱,无力统摄血行,而至血溢脉外。 临床特点:便血,吐血,尿血,肌衄,齿衄,或妇女经量过多,崩漏,面白无华或萎黄,食少便溏,食后腹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苔淡白,脉细弱。 2,湿热为患常发生于那些脏腑?湿热四证的病机及临床特点。 肝胆,脾,大肠,膀胱 肝胆湿热证 病机: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功能失职。 临床特点:胁肋部胀痛灼热,厌食腹胀,口苦泛恶,大便不调,小便短赤;或寒热往来,身目黄如橘子色;或男子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女子带下黄臭,外阴瘙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湿热蕴脾证 病机:湿热内
3、蕴中焦,致脾胃运化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脘腹痞闷胀满,呕恶口苦,纳呆厌食,肢体困重,小便短赤,大便溏泻不爽;或身目发黄,色泽鲜明如橘皮,或皮肤瘙痒;或身热不扬或热势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大肠湿热证 病机:湿热蕴结大肠,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临床特点:下痢脓血粘液便,或暴泻而见黄褐臭秽稀便,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发热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膀胱湿热证 病机:湿热蕴结膀胱,而至气化不利,排尿失常。 临床特点: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小便短赤,或浑浊,或尿血,或尿中见砂石,小腹胀痛,或腰,腹掣痛,或伴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何谓肝风内动证?肝风四证的病机及临
4、床特点 肝风内动证泛指肝脏功能失调,导致以眩晕欲扑,抽搐,震颤,蠕动等动摇表现为主症的证候。 肝阳化风证 病机:肝阳亢逆无制而引动肝风 临床特点:眩晕欲扑,头摇头痛,语言蹇涩,项肢震颤,手足麻木,步履不整,舌红脉弦细;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喉中痰鸣,舌红苔黄腻,脉弦有力。 热极生风证 病机:热邪亢盛,灼伤筋脉,四肢抽搐,颈项强直,引动肝风。 临床特点:高热神昏,躁扰狂乱,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佘红绛苔厚黄燥,脉弦数。 阴虚动风证 病机:肝肾阴亏,筋脉失养,导致动风。 临床特点:手足蠕动,眩晕耳鸣,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形体消瘦,舌红少苔
5、,脉细数。 血虚生风证 病机:肝血亏虚,筋脉失养导致动风。 临床特点:手足震颤,肌肉润动,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眩晕耳鸣,面色无华,爪甲不荣,舌淡脉细。 4.何谓心脉痹阻证?临床如何辩证求因。 心脉痹阻证是由于血瘀,痰阻,寒凝,气滞而致心脉闭塞,不通则痛所表现的证候。 血瘀:血瘀心脉者,以刺痛为特点,伴见舌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或结代等瘀血内阻的症状。 痰阻:痰阻心脉者,以闷痛为特点,伴见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等痰浊内胜的症状。 寒凝:寒凝心脉者,以痛势剧烈,突然发作,得温痛减为特点,伴见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等寒邪内盛的症状。 气滞:气滞心脉这,一胀痛为特点,其发
6、作往往与情志因素有关,伴见胁胀,善太息,脉弦等气机郁滞的症状。 5.肺气虚,肺阴虚,肺阳虚,痰热壅肺证在咳,喘,痰及兼症方面各有何特征? 肺气虚: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动则益甚,咯痰色白清稀,面色淡白,声低懒言,神疲体倦,自汗畏冷,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虚。 肺阴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甚至痰中带血,口燥咽干,声音嘶哑,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肺阳虚:面白晦暗或晄白,咳喘无力,痰白清稀量多如泡沫,胸闷气短,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或面浮肢冷,舌淡紫胖嫩苔白滑,脉虚大或迟而无力。 痰热雍肺:咳嗽气喘,气促胸闷,喉间痰鸣,咯痰黄稠量多或多为脓血腥臭痰,
7、甚则鼻煽胸痛,身热烦躁,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6心,肺,肝,肾阴虚的临床表现各有何异同 同:五心烦热小便数,口燥咽干,形体瘦弱,颧红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异:心阴虚: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潮热。 肺阴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不易咯出,甚至痰中带血,声音嘶哑。 肝阴虚: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胁肋隐隐灼痛,或手足蠕动。 肾阴虚:腰膝痠软而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或见崩漏。 7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三证之间的区别于联系。 联系:心阳虚证是由心气虚进一步发展,导致心阳虚而寒内生所致。心阳暴脱证是在心阳虚衰或
8、心脉痹阻的基础上暴脱所致。 区别:心气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动则诸症加剧。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 心阳虚: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心痛,唇舌青紫,气短自汗,畏寒肢冷,面色晄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微细,或结代。 心阳虚脱:在心阳虚表现的基础上,更见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或胸痛暴作,面唇青灰,甚或神志模糊,昏迷不醒,舌淡或淡紫,脉微细欲绝。 8.心,肺,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同:经常畏冷,四肢不温,嗜睡踡卧,面色惨白,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细弱,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自汗,食少
9、等。 异:心阳虚: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心痛,唇舌青紫。 脾阳虚:脘腹冷痛绵绵,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口淡不渴,纳呆腹胀,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小便短少,或肢体浮肿,或带下清稀色白量多,舌淡胖边有齿痕。 肺阳虚:面白晦暗或晄白,咳喘无力,痰白清稀量多如泡沫,胸闷气短,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或面浮肢冷,舌淡紫胖嫩苔白滑,脉虚大或迟而无力。 肾阳虚:腰膝痠软冷痛,畏寒肢冷,下肢尤甚,面色晄白或黧黑,神疲乏力,或见性欲冷淡,男子阳痿,滑精,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白带清稀量多;或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尿频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 9兼有肾虚的脏腑兼证有哪些?概括各自的辨证要点。 心肾阳虚
10、证:以心悸怔忡,浮肿尿少与虚寒见证为辨证要点。 肺肾阴虚证:以干咳少痰,音哑,遗精月经不调与虚热见证为辨证要点。 肝肾阴虚证:以眩晕耳鸣,腰膝痠软,胁痛失眠,与虚热见证为辨证要点。 脾肾阳虚证:以腰腹冷痛,久屑久痢,浮肿与虚寒见证为辨证要点。 10兼有心虚的脏腑见证有哪些?概括各自的辨证要点。 心肺气虚证:以心悸咳喘,胸闷气短与气虚见证为辨证要点。 心脾两虚证:以心悸失眠,食少便溏,慢性出血与气血两虚为辨证要点。 心肝血虚证:以心悸失眠,目、筋失养与血虚见证为辨证要点。 心肾不交证:以心烦心悸,失眠,腰膝痠软,遗精多梦与阴虚见证为辨病要点。 二简答题 1虚证失神的特征表现及临床意义。 正虚失神
11、是精亏神衰的表现。 表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面色晦暗无华,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削著骨,动作艰难,或郑声神昏等。 临床意义:提示脏腑精气亏虚已极,正气大伤,功能活动衰竭,多见于慢性久病之人,属病重。 2假神的特征表现及临床意义。 表现: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神志清楚;或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或久病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久病懒言少语,却突然言语不休,或久病脾胃功能衰竭,本无食欲,而突然欲进饮食。 临床意义:提示脏腑精气耗竭殆尽,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常见于临终之前,为死亡的预兆。 3何谓假神?假神与重症好转如何鉴别。
12、二者虽然都是以病情危重为前提,但是假神出现多为重症治疗无效的前提下,突然出现个别现象的一时性好转,与整体病情危重情况不相一致;而重病真正向愈则在治疗有效的基础上,从个别症状的改善,逐渐发展为全身的、稳步的好转。 4简述黄色的主病和分类主病。 较黄色更黄者。多由脾虚不运气血不足,面部失容,或湿邪内蕴所致。主脾虚,湿证。 萎黄:面色淡黄而晦暗不泽者,多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黄胖:面色淡黄而兼虚浮者。属脾气虚衰,湿邪内生。 黄疸:面、目、尿俱黄者 阳黄:黄色鲜明如橘皮者,乃湿热熏蒸为患 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乃寒湿郁滞所致。 面色苍黄者,多属肝郁脾虚。 5简述赤色的主病和分类主病。 较常色更红者
13、。多因热盛而脉络扩张,面部气血充盈所致,亦可见于虚阳浮越。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实热证:满面通红者,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火热炽盛的实热证。 虚热证:两颧潮红者,多属阴虚阳亢的虚热证。 戴阳证: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颧颊部嫩红如妆,游移不定者。是脏腑精气衰竭殆尽,阴不敛阳,虚阳浮越所致,属病危。 6正常舌象的特征及望舌的主要内容. 正常舌象的特征:舌质淡红,鲜明,润泽;舌体大小适中,柔软而运动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干湿适中。 望舌的主要内容:1、察舌的神气和胃气。2、舌质和舌苔的综合判断。3、舌象的动态分析 7怎么区别厚苔薄苔?辨舌苔厚薄有何意义。 薄苔: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称见底苔,属于
14、薄苔。 厚苔:透过舌苔见不到苔下的舌质,称不见底苔,属于厚苔。 意义:舌苔乃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而生成。舌苔薄白可见于正常人,主表证及病情轻浅的里证。舌苔增厚是由胃气挟湿浊邪气熏蒸所致,主邪盛入里,或内有痰。饮、水、湿、食积等。 8黄苔厚薄燥腻等苔质变化的意义。 薄黄苔:提示热邪较轻,多见于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入里初期。 厚黄苔:邪热深重。 黄腻苔:主湿热内蕴、痰饮化热或食积化热,外感暑湿,湿温或腑气不畅,苔黄而粘腻,提示痰饮或湿浊与邪热胶结不解。 黄燥苔:主热邪伤津 9哮与喘的特征及区别。 哮:只呼吸喘促而喉间有哮鸣音。以声响命名,以喉间哮鸣音为特征。 喘: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
15、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以气息命名,以气息急迫,呼吸困难为特征。 10.病态呼吸包括哪几种?各有何特征 喘: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哮:只呼吸喘促而喉间有哮鸣音。 气短:指呼吸短促,气虽促而不能连续,气虽急而不伴痰鸣,似喘而不抬肩。 少气:指呼吸微弱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语无力的表现。 11.问诊主要询问哪些内容? 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 12.常见的寒热类型有哪几种?各自特征及临床意义。 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 1、恶寒发热: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 意义: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是诊断表征的重要依据。 2、但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诊断 学期末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4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