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处方.docx
《中医经典处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经典处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经典处方中 医 经 典 验 方 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 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 佛手片5克,乌贼骨)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每服23克。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 组成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
2、,麦芽 30 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甘草5克,田七末3克。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 组成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 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
3、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 组成木香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六、治泄泻方 组成新鲜番石榴叶30片 功效消炎止泻。 主治肠炎泄泻,细菌性痢疾。 七、治肠套叠方 组成旋覆花5克,代赭石15克,党参9克,炙甘草5克,生姜2片,大枣3枚,法夏9克。 用法上药慢煎,服后半小时,继用下法。另外,用蜂蜜100毫升,加开水200毫升,待温度为37
4、时,灌肠,与此同时,用梅花针扣击腹部肿块。 功效降逆理肠,调畅气机。 主治小儿肠套叠。 八、治急性阑尾炎方 组成生大黄15克,蒲公英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丹皮9克,皂角刺12克,芒硝6克。 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 针灸疗法:针刺阑尾穴,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小时。每天1次,连刺3天。 外敷法:三黄散外敷。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 九、治慢性阑尾炎方 组成生大黄9克,丹皮9克,冬瓜仁30克,桃仁9克,芒硝6克。 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慢性阑尾炎。 加减法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地丁、银花、连翘;出现包块加皂角刺;虚人
5、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 注:此方即大黄牡丹皮汤,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3个月。 十、治慢性肝炎方 组成党参或太子参1530克,云苓15克,白术12克,甘草5克,川萆薢10克,珍珠草30克。 功效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 主治慢性肝炎。 加减法湿重者加法夏10克、砂仁3克、苡仁15克。肝郁者加素馨花10克、郁金10克。肝阴不足而见眩晕、失眠、梦多者加桑寄生30克、桑椹子15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肾阴虚而见腰膝酸痛、舌嫩红苔少、脉细数者加首乌30克、山萸肉12克、熟地20克、淮山药易白术、太子参易党参。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溪黄草 30 克,或金钱草25克、土茵陈25克。血瘀者加丹
6、参15克、茜草根12克、桃仁10克、6克。 十一、治早期肝硬化方 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楮实子12克,川萆薢10克,云苓15克,菟丝子12克,土鳖虫10克,甘草6克,丹参18克,鳖甲30克。 功效健脾护肝,化主治早期肝硬化。 加减法酒精中毒性肝硬化,加葛花12克;肝炎后肝硬化,加珍珠草30克;门脉性肝硬化,若硬化较甚,加炒山甲10克;牙龈出血者,加紫珠草30克;阴虚者去川萆薢,加淮山药15克,石斛12克。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 十二、治腹水方 组成甘草、甘遂等量。 用法用等量之甘草煎浓汁浸泡已打碎之甘遂,共泡3天3夜,去甘草汁,将甘遂晒干为细末,每服12克,用肠溶胶囊装吞,于清晨用米粥
7、送服。 功效攻逐泻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注:此方为民间验方,攻逐力强,不宜重用多用,仍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十三、治低白蛋白症方 组成淮山30克,苡米15克,鳖或龟约斤许。 用法煲汤或炖服。每周12次。 功效健脾填精。 主治低白蛋白症或A/G比值倒置者。 十四、治肝吸虫方 组成党参12克,云苓12克,白术10克,扁豆12克,山药15克,郁金10克,枣子槟榔25克,使君子10克,甘草5克。郁金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榧子肉25克,枣子槟榔25克。 用法先服方,每日1剂,复煎当日服,连服34天;后服方,服法同上,连服57天为1疗程。若体质壮实者,则先服方,后服方,剂次不变。感染轻者,一般服12疗
8、程可愈;感染重者,一般服3疗程可愈,最多可服至4疗程。 功效健脾驱虫疏肝。 主治肝吸虫病。 十五、治胆道蛔虫症方 组成炒榧子肉15克,使君子12克,枣子槟榔12克,乌梅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 功效驱虫,安蛔,止痛。 主治胆道蛔虫,肠道蛔虫,亦可治蛔虫性肠梗阻。 加减法腹痛甚者加木香、枳壳、砂仁;热象明显者加黄连、黄柏;大便秘结者加枳实、玄明粉、大黄;脾虚者加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蛔虫性肠梗阻亦可配合针刺四逢穴,或加服生油50毫升,口服或胃管给药。 十六、治胆囊炎与胆石症方 组成柴胡10克,太子参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12克,白芍15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功效舒肝利胆排石
9、,健脾活血。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 加减法热盛者去太子参加黄芩、栀子;湿盛者去太子参加茵陈、木通;大便秘结者去太子参加元明粉、枳壳或大黄;脾虚较甚者加云苓、白术。 十七、治阿米巴痢疾方 组成鸦胆子肉20粒。 用法以滑石粉为衣,空腹吞服。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痢。 主治阿米巴痢疾。 注:此方出于张锡纯。 十八、治高血压方 一方 石决牡蛎汤 组成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白芍15克,牛膝15克,钩藤12克,莲子心3克,莲须10克。 功效平肝潜阳。 主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苔黄、脉数有力者加黄芩;兼阳明实热便秘者加大黄;苔厚腻者去莲须加茯苓、泽泻;头痛甚者加菊花或龙胆草;头晕甚者加天麻;失
10、眠加夜交藤或酸枣仁。 二方 莲椹汤 组成莲须10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淮山30克,龟板30克,牛膝15克。 功效滋肾养肝。 主治肝肾阴虚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气虚者加太子参;舌光无苔加麦冬、生地;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血虚者加首乌、黄精。 三方 肝肾双补汤 组成桑寄生30克,首乌30克,川芎10克,淫羊藿10克,玉米须30克,杜仲10克,磁石30克,生龙骨30克。 功效双补肝肾,兼予潜阳。 主治阴阳两虚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气虚者加黄芪 30 克;肾阳虚为主者,可用附桂十味汤;肾阳虚甚兼浮肿者,用真武汤加杜仲、黄芪。 四方 赭决九味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5克,陈皮3克
11、,法夏10克,云苓15克,代赭石30克,草决明30克,白术15克,甘草3克。 功效益气祛痰。 主治气虚痰浊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兼肝肾阴虚者,加首乌、桑椹子、女贞子;兼肾阳虚者加肉桂心、仙茅、淫羊藿;兼血瘀者加川芎、丹参、田七末等。 十九、治冠心病方 组成党参18克,竹茹10克,法夏10克,云苓15克,橘红10克,枳壳6克,甘草5克,丹参18克。 功效益气祛痰以通心阳。 主治冠心病。 加减法气阴两虚者合生脉散;血瘀胸痛甚者加田七末、豨莶草或失笑散;气虚甚者合用四君子汤或重用黄芪;血压高加草决明、代赭石、钩藤、牛膝;血脂高加山楂、布渣叶、草决明,首乌。 二十、治风湿性心脏病方 组成太子参30克,白
12、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桃仁10克,红花5克,五爪龙30克,鸡血藤24克,桑寄生30克。 功效益气活血。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 二十一、治慢性心衰方 组成花旗参10克,麦冬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太子参30克。 功效益气生脉。 主治慢性心功能衰竭。 加减法心阳虚者用暖心方,心阴虚者用养心方,除二方外,阳虚亦可用四君子汤合桂枝甘草汤或参附汤,加五爪龙、北芪、酸枣仁、柏子仁等;阴虚用生脉散加沙参、玉竹、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等。血瘀加用桃红饮或失笑散;水肿甚者加用五苓散、五皮饮;兼外感咳嗽者加豨莶草、北杏、紫菀、百部;喘咳痰多者加苏子、白芥子、胆星、浮海石;湿重苔厚者加苡米、扁豆衣;喘
13、咳欲脱之危症则用高丽参合真武汤浓煎频服,配合静脉注射丽参针、参附针,或参麦针以补气固脱。 注:此方出于黄省三加以化裁。 二十二、治偏瘫截瘫方 组成黄芪120240克,赤芍15克,归尾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5克,地龙10克,丹参24克,水蛭10克。 功效益气活血。 主治中风后遗症,外伤性截瘫。 注:此方为补阳还五汤加味。 二十三、治咳嗽方 组成百部10克,紫菀10克,橘络10克,浮海石10克,冬瓜仁10克,北杏10克,五爪龙20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甘草5克。 功效降气化痰,宣肺止咳。 主治咳嗽。 加减法外感咳嗽加豨签草15克、桑叶10克、薄荷6克。食滞咳嗽加布渣叶15克、
14、芒果核10克。脾虚咳嗽合四君子汤培土生金。暑热咳嗽加莲叶10克、扁豆花10克、西瓜皮15克。秋燥咳嗽加雪梨皮15克、沙参15克。过食生冷之咳嗽加藿香10克、生姜3片、苏叶6克。痰热咳嗽加黄芩12克、瓜蒌15克、竺黄10克。 二十四、治肺气肿方 组成五爪龙30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鹅管石30克。 功效培土生金,降气除痰。 主治肺气肿,哮喘之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 加减法咳嗽甚者加百部10克、紫菀10克、橘络10克。喘甚者加麻黄6克、地龙10克。兼食滞者加木亡果核10克,布渣叶15克。 二十五、治支气管扩张症方 组成百合30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经典 处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