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法6补法.docx
《中医法6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法6补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法6补法中医八法6-补法 补法 什么是补法: 补法:是指人体内阴阳气血出现亏损的虚浮时,用可以补益的药物来滋养亏损的气血的方法。 虚证 虚证:是指人体内生理功能比较低下。 造成原因: 1、人体先天禀赋不足。2、缺乏后天适当的调养。3、疾病的耗损。 虚证的主要表现为全身气、血、阴、阳的不足,而这些虚像又大多体现于某些脏腑功能的衰退。 虚证的分类:虚证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 具体表现: 1、气虚和阳虚都属于阳气不足的病证,两者临床表现十分相似,容易出现疲劳,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症状。区别,气虚体质虚弱无寒象,阳虚体质虚弱有寒象。 2、血虚与阴虚都属于阴血不足的病证,两者的临床表现类
2、似,具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皮肤萎黄等症状。区别,血虚者热象较少,阴虚者通常会发热。 三、补法 1、适用范围:凡是人体出现虚证的情况时,都可使用补法来治疗。 虚证造成原因:1、先天禀赋不足。2、后天失养。3、疾病不断损耗等。 补法的具体方法:补法包括,补阴、补阳、补气、补血四个方面,从藏象学说来讲补法包括补肝、补心、补脾、补肺、补肾五个方面。在使用补法时,应将补法分为不同的层次,才能根据病人不同的层次,达到满意的疗效。 3、补气与补血 补气是指人体出现了气虚的症状,可用补气药如人参、白术、茯苓来治疗。 补血药是用在患者出现血虚的症状,常用药物:当归、川芎、鸡血藤、阿胶等。 阳虚与补阳 阳虚:具
3、有气虚的一切症状同时兼有怕冷、畏寒、四肢冰冷、容易腹泻等。常用药物巴戟天、杜仲、续断等。 5、阴液亏虚:具有血液亏虚的症状,同时伴有脸上潮红的潮热、手脚心流汗、口干舌燥、心悸失眠等症状。通常使用白芍、麦门冬、熟地等补阴药来治疗。 6、补血药比较温燥,容易造成口干舌燥产生虚火;补阴药比较寒凉滋润,容易造成体质偏寒。 7、补气药的温热程度比不上补阳药来得迅猛。单纯气虚,可以使用人参、白术、党参等药物来治疗。如果出现了阳虚,必须使用补阳药物如巴戟天、杜仲、附子、干姜等。补阳药温热程度补气药大,补阴药的寒凉程度比补血药大。 8、气虚的治疗:气虚在五脏中,出现气虚的脏腑有脾、肺、肾、心。即治疗时可根据上
4、述四脏进行补益。 9、血虚的治疗:血虚通常属于肝血虚和心血虚,治疗时可以针对肝、心二脏来进行补益。 10、阴虚的治疗:阴液亏虚主要是肺、肝、肾、心四脏,很少出现脾阴虚,治疗时主要针对上述四脏来进补。 11、阳虚的治疗:阳虚症状大多跟肾、脾、心三脏有关,治疗时主要针对上述三脏来进行补阳。 12、补肝的药物:肝脏发生病变时,通常属于肝阴虚和肝血虚的病变,很少有其它病变。补肝阴的药物如白芍、天麻等。补肝血的药物如当归、阿胶等。 补心的药物可以分为补心阳、补心气、补心血的药物;补脾的药物可以分为补脾气、补脾阳的药物;补肺的药物的药物可以分为补肺气、补肺阳的药物;补肾的药物的药物可以分为补肾阳、补肾阴、
5、补肾气的药物。掌握上述原则,通过辨证论治,可以大大提高疗效。 13、补阳药与祛寒药的区别: 祛寒药又称温里药如:附子、肉桂、干姜、丁香、小茴香等;补阳药如:巴戟天、杜仲、续断、补骨脂等。区别:补阳药具有补益阳气党参效果,主要治疗虚证;而祛寒药则只能袪除体内的寒气,主要治疗寒证。治疗时应分清阳虚明显还是体内寒气明显,对症用药,方显奇效。 14、虚不受补应如何应对: 部分病人由于虚证时间过长,有的也有时几年时间由于虚证时间过长,造成了其它脏腑的损伤。如血虚、最初只是肝脏和心脏,但长期不愈必然影响到脾、肾、肺三脏,形成其它疾病,不能只靠补益药物来治疗。这类患者已经形成了一种虚热的症状,治疗时应同时祛
6、除虚热,先以清热药为主,待虚热消退后,再以补益药物为主。 虚不受补的确定:凡是病程超过个月以上的虚证,都会引起其它脏腑的损伤,形成虚热、痰饮、瘀血、便秘,治疗时应该首先清除上述各证在进补,或是以治疗上述各证的药物为主,补益药物为辅来进行治疗。 虚不受补的治疗:首先治疗虚热、痰饮、瘀血、便秘等,以功邪为主,补益为辅,邪气清除后,以补益为主,千万不能颠倒。 15、服用补益药物应注意的事项: 服用补益药物后,应注意忌食辛辣、油炸、冰冷的食物,不能喝烈酒。 不能过度熬夜或是纵欲过度;否则,将出现新的病证。 16、因工作压力、疲劳过度、生活压力引起的虚证的治疗: 上述虚证大多数属于肝血虚或肝阴虚,以肝阴
7、虚的症状明显。 容易出现疲劳、烦燥、肝火上升、口干、口苦的症状。可用天麻、北沙参、麦门冬等滋阴药那治疗。 病情特别严重者,出现发怒、烦躁不安、口干特别严重,睡眠不好等,表明已经出现了肝火,必须在原来药物的基础上加上清热泻火药物,如龙胆草、黄芩、夏枯草等。一方面补充肝脏中的阴液,另一方面清除体内虚热。诊断时应特别注意是否有口干、口苦、胸口烦躁、胸闷的现象。 病案举例: 患者男30岁,由于长期服用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造成皮夫明显枯槁,毫无润泽,阴液十分亏虚。原辩证时只是脾胃功能不好,肾阳虚一症,未注意到该患者有明显的肾阳虚证,由于长期服用上述药物造成阳气偏盛,阴液更加亏虚,因此形成皮肤干瘪枯槁,过
8、度的补脾反而造成脾胃功能的消耗。 治疗原则:补脾同时,必须兼顾补肾阳及阴液,补脾、补肾、补阴药物应有一定比例。注意:当病人症状好转后,应改变药物剂量。病人体内的阴液补充上来之后,不宜长期服用补益药物。参考处方: 白芍10克、麦冬15克、生鳖甲30克、当归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麻黄3克、杜仲15克、续断15克、附子5克、干姜5克、甘草5克。 滋阴:白芍10克、麦冬15克、生鳖甲30克共55克; 补血:当归10克。 健脾:茯苓15克、白术15克、甘草5克共35克。 宣肺:麻黄3克。 补肾阳:杜仲15克、续断15克共30克。 温里:附子5克、干姜5克共10克。 服用补益药物应注意的事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4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