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季养生冬季养生.docx
《中医四季养生冬季养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四季养生冬季养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四季养生冬季养生中医四季养生冬季养生 冬天的养生总则:“立冬天渐冷,要防寒伤肾”。 冬天:在五行为水,在五味为咸,在五色为黑,在五化为藏,在五气为寒,在五方为北,在五季为冬,在五脏为肾,在六腑为膀胱,在五官为耳,在形体为骨,在情志为恐。 内经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 “闭藏”就是封闭,收藏和储藏的意思。也就是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水面结冰,大地冻裂,所以人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
2、,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现再起床;使情志就像军队埋伏、就像鱼鸟深藏、就像人有隐私、就像心有所获等等一样;还要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不要让肤腠开启出汗而使阳气大量丧失。这乃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肾气,到了春天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闭藏机能在冬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春天时焕发生机的能量少而不足的缘故。 冬天是四季养生的重中之重,原因有三: 其一,因为冬天天气寒冷,易引发或加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 其二,若冬天养生不好,来年易生病,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其三,冬天“养藏”,藏精不好会影响来年的精力,所以冬天必须特别关
3、注养生。 冬天是提高人体正气的重要时期: 人抵抗疾病全在于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就是人体的卫御之气。正气与人体的肾、脾、肺有密切关系。其中,肾为元气之根,脾为正气之源,肺为卫气之本。养生最重要的就是 “脾胃”和“肾脏”。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就是吃进饮食到胃里头以后起到腐熟作用。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生命就像一棵树,脾就像土壤,好的土壤能帮助树来吸收营养。 而肾则是树的根,根扎得深,分布得广,树才能长得壮实。 正虚的主要原因是肾虚,肾为元气之根,阳气之本,肾气虚就会导致元气不足,从而形成正虚,造成免疫力
4、下降。人体的免疫细胞主要来自肾,免疫细胞产生于骨髓,而骨髓由肾所生,所以肾虚的人免疫力就会下降,因而导致抵抗力减弱。所以肾虚的人要提高免疫力就要补肾。肾主骨生髓通脑。女性到了49岁开始肾虚,男性到了64岁开始肾虚。 1冬季养阴也养阳 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冬天应养阴,因为冬天是阴气最浓的季节,是阴长阳消、长阴气的时候。所以,顺应冬天阴长的天时,应该给人体补阴,尤其是阴虚之体,不要错过冬天是赋予阴气最好的时机,来平衡于自己的阴阳。 但是,冬天也要注意养阳。因为冬天是四季养生的重中之重,冬天的养生质量关乎着来年的健康;又因为冬天的阳气最宝贵,日照短而弱,太阳很快就偏西;加之冬天是寒气主令,
5、天气寒冷,易耗损人体的阳气,所以冬天也必须重视养阳,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尤其阳虚的人,更要注重养阳。 养阴: 常做深呼吸:到水边、树林、高山、峡谷。 常饮三杯水:水为阴中至阴,喝水最养阴,可多饮清洁的地下水、矿泉水、井水。 第一杯水:早晨57时。此时是大肠经“值班”,此时喝水有利于清洗大肠,有利于排便。 第二杯水:下午1719时。此时是肾经“值班”,此时喝水可达到清洗膀胱的作用。 第三杯水:晚上睡前小时。此时喝水既有利于稀释血液,保护心脑血管,又不影响睡眠。 吃养阴食物:如冬枣、雪梨等。 养阳: 常晒太阳:上午1011点,下午13点左右。太阳是阳气的主要来源,太阳是大自然最无私的
6、恩赐。 吃温性食品:如羊肉炖萝卜、狗肉、鸡肉等。 多睡觉:睡觉也是养阳气、生“正气”的好办法。有些动物冬天进入冬眠,人类还要工作,还要生活,但多睡一点觉还是可以做到的。多睡觉,有助于恢复精力、体力,从而养阳。 2冬季养生宜养“藏” 冬应肾而养藏,冬季的特点是万物闭藏,是贮备的日子,连小蚂蚁都知道搬食贮藏,人更应该懂得贮藏能量。能否养好“藏”不仅关系到来年是否有精力,还关系着人的寿夭,所以冬天务必注重养“藏”。 冬天要做到“三大藏”:藏阳、藏精及藏神。 冬天要藏阳:避寒就温不过劳。 冬天要藏精:节欲少酒是首要。 冬天要藏神:“三少三多”要记牢。少躁动,少喧哗,少生气。 多睡眠,多平静,多安心。
7、3冬季养生贵养肾 养肾既要养肾阳,也要养肾阴。 养肾要养肾阳 冬天,天气寒冷,寒气通于肾,就是说寒邪首先侵袭人的肾。冬天为肾主令,人体五脏中,肾为阴脏,寒气又通于肾气,所以冬天要养肾。寒为阴邪,最易伤阳,所以冬天养生首先要保护肾阳。 肾阳虚的特点:腰以下发凉。尿多而清长,夜尿多。男子精冷、阴冷、女子带冷。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 冬天护肾阳要“三多三少”:多穿衣服。多晒太阳。多吃温补。少过多出汗。少过度劳累。少吃寒凉。 养肾要养肾阴 冬天,天寒地冻,是阴极时期,也是阴阳都易失调的时候。冬天天气虽然寒冷,但有一部分人,因为失于调养而易生内热,内热又可伤阴,导致阴亏。所以,冬天不但要养阳,也要养阴。
8、 肾阴虚的特点:腰以下发热,尤其足底心发烫,五心烦热。梦多少眠,腰膝酸软,遗精带下。头晕耳鸣,咽干舌红。舌质红,脉沉细数。 养肾阴可食:枸杞炖肉、清炒山药、何首乌、桑椹子、黑芝麻、黑豆、黑米等。亦可服用六味地黄丸。 养肾要养肾精 肾的功能是藏精,黄帝内经说:“肾主蛰”、“封藏之本”,这就是说要借助冬天肾主藏的本领进行封藏肾精,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肾精不足的特点:头昏、神惫。腰酸膝软、耳鸣耳聋、发脱齿落。早衰、健忘、反应迟钝,思维迟缓。 养肾精可食:鸡汤、骨头汤。核桃、桑椹、枸杞、黄精、何首乌、鹿茸、鹿角胶。 养肾要养肾气 肾主纳气,有调节水液的功能。肾气虚则肾不纳气致乏力、吸气困难、呼多吸
9、少、神疲乏力,以及腰酸膝软、尿多便稀。肾气虚则水液不行致水肿。 养生原则是固摄肾气,避免过劳。常食核桃、枸杞、何首乌、熟地、六味地黄丸等。 4冬季养生养膀胱 膀胱与肾互为表里。膀胱排尿要靠肾的气化作用,所以冬天既要养肾也要养膀胱。 肾虚:小便失摄,夜尿多。可服缩泉丸,六味地黄丸。 冬天天冷夜长,有些人睡觉后因怕冷而长时间憋尿。养膀胱就要注意冬天不要憋尿。 憋尿的害处: 易引起膀胱炎和尿道炎。 易加重前列腺炎或肥大。 易得膀胱癌。 老年人小便不畅,淋漓不尽要检查前列腺是否肥大,若有肥大则压迫尿道就会出现上述情况。请到医院检查。 前列腺肥大者养生方法: 腰部以下免受寒,裤子宽松不带弹,节欲提肛少久
10、坐,切忌憋尿畅大便,多吃果蔬少烟酒,不忧不恼病少沾。 5冬季养生亦养耳 耳与肾密切相关,肾开窍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肾精的盈亏对耳的听力很有影响,肾精足则听觉聪灵,肾精虚则两耳失聪。可食: 枸杞子粥:枸杞子15g,大米100g,白糖适量。 山茱萸粥:山茱萸15g。大米100g,白糖适量。 6冬季养骨养髓亦养脑 人的骨髓脑与肾的关系很密切,肾主骨生髓通脑。髓分骨髓、脊髓和脑髓,由肾中精气所化生肾中精气充盈,骨髓充养于骨,骨骼发育正常,才能起到支持人体的作用;脊髓上通于脑,髓聚而成脑,故称脑为“髓海”,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就健全。此外,“齿为骨之余”牙齿和骨的营养来源相同,牙齿也由肾中精气所充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四季 养生 冬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4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