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总结.docx
《中医内科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总结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一、感冒-解表达邪 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疫毒。 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病位:肺卫。 病理:六淫之邪。 二、咳嗽-祛邪利肺,扶正补虚。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病位: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病理:痰、火。 辨证:1辨外感内伤,2辨证候虚实。 三、哮证-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病机: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 病理:以痰为主。总属邪实正虚。发时邪实,平时正虚。 发作时病理: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四、喘证-分清虚实邪正,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为主, 虚喘治在肺肾
2、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为主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 病位:肺、肾,涉及肝脾。 辩证:辨虚实;实喘再辨外感内伤;虚喘当辨病变脏腑。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血瘀。 病理: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见阴伤气耗。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 病位:肺 六、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病因:感染痨虫 正气虚弱 病机:虚体虫侵,阴虚火旺。 病理:痨虫。 病位:肺 与脾肾密切,后及心肝 七、肺胀-有侧重地选用 祛邪与扶正 病因:久病肺虚、感受外邪。 病机:久病肺虚,六淫侵袭,以致痰饮瘀
3、血结于肺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病变:首肺,继脾肾,后及心。 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互为影响。 病理性质:为标实本虚。 辩证:标本虚实 病情轻重 病位:肺-脾肾-心 八、肺痿补肺生津 病因:久病损肺、误治津伤。 病机:肺虚,津气大伤,失于濡养,肺叶枯萎。 病位:肺,与脾胃肾相关。 病理:肺燥津伤、肺气虚冷。 第二单元 心系病证 九、心悸 首辩证:虚实。 病因:体虚劳倦、七情、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病位:心,肝脾肾肺关。 病理:虚实 气滞、血瘀、痰浊、水饮。 十、胸痹-祛邪治标,扶正固本 “补,通” 标实尤重活血通脉、补虚尤重补益心气 病
4、因:寒邪,情志,饮食,劳倦,体虚 病机:心脉痹阻。 病位:心,涉及肝脾肺肾。 首辩:病情轻重。实证:气滞、血瘀、寒凝、痰浊, &、真心痛 病机:本虚标实 病位:心,其本在肾 十一、不寐-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 病因:情志失常,饮食不节,劳逸失调,病后体虚。 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病位:心,与肝脾胃肾相关。 首辨:虚实。 第三单元 脑系病证 十二、头痛 首辨外感、内伤。 外感所致属实,治疗以祛邪活络为主,内伤所致多虚,治疗以补虚为要 病因:外邪、情志、饮食劳倦、体虚久病、 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跌仆损伤或久病入络 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病位:清窍、外感 手足三阳 内伤 肝脾肾。 病理:
5、痰湿、风火、血瘀。 十三、眩晕 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病因:情志、饮食、年高肾亏、病后体虚、跌仆损伤、瘀血内阻。 病机: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 病位:清窍,病变脏腑:肝脾肾。 病理:风、火、痰、瘀。虚 首辨:脏腑。 十四、中风 病因: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情志、气虚邪中。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产生风、火、痰、气、血、虚,致痹阻或血溢之外,脑之神明失用 病位:心脑,与肝脾肾相关。 病性: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病理因素:风、火、痰、瘀。 首辨:中经络、中脏腑。 十四、瘿病 理气化痰,消瘿
6、散结 病因: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 体质因素。 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 特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瘿候。 病位:肝脾,与心有关。 辩证:在气在血 火旺与阴伤 及病情的轻重 十五、癫狂 初期:理气解郁、畅达神机,降火豁痰、化瘀通窍。 后期:补益心脾,育阴养血,调整阴阳 病因:七情内伤 饮食失节 先天不足。 病机: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病变:心肝,涉及脾胃,久伤肾。 病理:气、痰、火、瘀。 十六、痫病-豁痰顺气 病因:先天因素、七情失调、脏腑失调、脑部外伤 病机:痰浊内阻,脏气不平,阴阳偏盛,神机受累,元神失控。病位:脑-五脏关联 主责心肝
7、久则首伤心脾 继肝肾。 病理:风火痰瘀,痰为重要。首辨:病情轻重。 病理基础:肝脾肾损伤 十七、痴呆-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治标, 补虚扶正、充髓养脑治其本。 病因:年迈体虚、情志、饮食、久病耗损。 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病位:脑,与心肝脾肾有关。 本虚:阴精、气血亏虚, 标实:气、火、痰、瘀。首辨先天后天。 第四单元 脾胃病证 十八、胃痛 - 理气和胃止痛 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 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位:胃,与肝脾密切。 病理: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 十九、痞满-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病因:感受外邪
8、、内伤饮食、情志失调 病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 病位:胃,与肝脾有关。 病理:食积、痰湿、外邪、气滞。 辨虚实、寒热。 二十、呕吐-和胃降逆止呕。辨虚实论治 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病后体虚。 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病位:胃,与肝脾有关。 二十一、噎嗝-理气开郁、化痰消瘀、滋阴养血润燥。分标本虚实而治 病因:饮食不节、七情内伤、久病年老。 病机:脾胃肝肾功能失调,致津枯血燥,气郁、痰阻、血瘀互结,病因:寒邪、湿热、痰浊、食滞、虫积。 病机:正亏,脏腑失和,气滞,瘀血、痰浊内结。 首辨:在气在血。 三十、鼓胀-据气、血、水的偏盛:行气、活血、祛湿利水或暂用攻逐之法 病
9、因:酒食不节、情志刺激、虫毒感染、病后续发。 病机:肝病久,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 病变:肝脾,久则及肾。 病理:气滞、血瘀、水湿。 辨 虚实 三十一、疟疾-祛邪截疟 病机:疟邪伏于少阳,出入营卫,邪正交争。 而致食管干涩,食管、贲门狭窄。 病位:食道,属胃所主,与肝脾肾有关。 病理:气、痰、瘀。辨虚实。 二十二、呃逆-理气和胃,降逆止呃 病因:饮食不当、情志不遂、体虚病后。 病机: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 病位:病变脏腑胃,与肝脾肺肾有关。 实证:寒凝、火郁、气滞、痰阻。 辨生理、病理,虚实、寒热,病情轻重。 二十三、腹痛-“通”字立法,标本兼治,久痛取辛润活血通络
10、。 病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阳气素虚、跌仆损伤、 络脉淤阻或腹部术后,血络受损。 病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 病理: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 病位:肝胆脾胃 大小肠 膀胱 胞宫 足三阴 足少阳 手足阳明 冲任带 辨:腹痛性质、部位。 二十四、泄泻-运脾化湿。 病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不调、病后体虚、禀赋不足。 病机:脾虚湿盛,致肠道功能失司。 病位:主病脏腑脾,与肝肾相关。 病理:湿。 首辨:暴泻久泻。再辨:寒热、虚实、证候特征。 二十五、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病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 病机: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肠
11、道传化失司,脂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 病位:肠,与脾胃相关,可涉及肾。 病理:湿热疫毒。 辨久暴,察虚实,识寒热,辨气血。 二十六、便秘 通下 病因:饮食、情志、年老体虚、感受外邪。 病机:大肠传导失常,气机不畅,糟粕内停。 病位:大肠,与肺脾胃肝肾有关。 首审病因,分清虚实。 第五单元 肝胆病证 二十七、胁痛-疏肝和络止痛 病因:情志、饮食、跌仆损伤、外感湿热、劳欲久病。 病机:肝络失和。 病变:肝胆,与脾胃及肾有关。 病理:气滞、血瘀、湿热。 病位:肝胆-脾胃肾 辨在气在血,再辨虚实。 二十八、黄疸-化湿邪,利小便,健脾疏肝利胆 病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 病位:脾胃肝胆。 病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内科学 总结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4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