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ppt
《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一、历史与现状二、血液灌流的定义三、血液灌流适应症四、常用血液灌流器种类五、小儿血液灌流操作六、血液灌流操作要点及技巧解析七、血液灌流的副作用八、并发症及处理九、血液灌流临床问题及解决 十、HP中的监护和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护理十一、血液灌流注意事项,目录,一、历史与现状,血液灌流的研究始于上世纪40年代。1964年希腊学者Yatzidis首次应用活性炭颗粒对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灌流,可以有效清除许多外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物,如肌酐、尿酸、酚类、胍类和巴比妥类药物。1966年加籍华人学者Chang将活性炭进行白蛋白火棉胶包膜用于血液灌流中,有效地防止炭微粒脱落而进入人体血液,从而
2、避免血栓栓塞现象和白细胞、血小板下降问题,较好地解决血液的相容性问题。1970年Rosenbaum等率先用吸附树脂进行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取得较好效果。1979年,Terman等首先报道了使用DNA免疫吸附柱,采用血液灌流技术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从此迈入了用免疫吸附疗法治疗免疫性疾病的新阶段。,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我国于70年代末期开始也逐步进入这一领域。上世纪80年代初期对血液灌流用的吸附剂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特别在药物中毒、肝衰竭、肾衰竭、免疫吸附等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血液灌流技术作为血液净化的基本治疗模式之一,在近十年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应用范
3、围越来越广泛。卫生部2010年2月印发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明确规定了血液灌流技术的适应证范围,血液灌流技术作为血液净化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模式,可广泛应用于维持性透析并发症、重症肝病、急性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危重症和高脂血症等多个领域。上海、天津、重庆、北京等地都相继研制了不同原料、不同包膜材料的活性炭或树脂吸附剂。各地用树脂血液灌流治疗的病种中包括有急性药物中毒、有机磷或有机氯农药中毒、精神分裂症、尿毒症,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一、历史与现状,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血液灌流技术在我省其它医院还没有应用于治疗小儿临床疾病,而我院现已具备开展此项技术的各项条件
4、,目前,已逐步应运于临床,并且得到了病人的认可。我院开展小儿血液灌流有以下几点意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SLE等。.中毒急救 急性中毒是急诊常见病,并且化学品中毒居首位,依次为药物中毒、农药中毒、混合中毒、动植物中毒等。中毒的原因复杂,毒物种类繁多,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而血液灌流技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体内的中毒物质,从而能减少患儿的死亡率。3.有力提升我院形像 全国范围内儿科能开展的也仅余所医院,的引进可大大提升我影响力和知名度。,一、历史与现状,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二、血液灌流的概念,定义:血液灌流技术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吸附剂吸附毒物、
5、药物、代谢产物,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或手段。它与血液透析所不同的是在“净化”的机理方面,血液透析藉超滤及透析作用而除去小分子代谢废物及水分,而血液灌流则有赖于吸附剂、酶、活细胞等对血液某些成分进行吸附粘除或加工等处理而清除大分子物质。,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血液灌流示意图,二、血液灌流的概念,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三、血液灌流 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证 1.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HA230灌流器)2.尿毒症,尤其是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HA130灌流器)3.重症肝炎、特别是爆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HA330-灌流器)4.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征。(
6、HA330灌流器)5.银屑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HA280灌流器)6.其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危象、肿瘤化疗等。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严重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减少或其它凝血功能障碍着禁用。,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目前我院血液灌流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HA230灌流器)和自身免疫性疾病(HA280灌流器),.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解除药物和毒物中毒是HP在临床上的主要用途.对一些深昏迷而又无特效解毒剂的中毒患者一般内科治疗难以奏效,血透仅适用于清除水溶性,不与蛋白或血浆等其他成分结合的毒物或药物。对对分子量较大,脂溶性较高,在体内易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和毒物的清除,以HP 疗效为
7、佳。尤其是以镇静、安眠药类中毒引起的昏迷。,三、血液灌流 适应症和禁忌症,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敏性紫癜是免疫功能紊乱为主要发病机制的一种全身血管炎性疾病。HSP 主要是以T、B 淋巴系统免疫功能紊乱致多种细胞因子及循环免疫复合物介导致病,血液灌流技术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多种细胞因子及循环免疫复合物,从而达到血液净化和治疗的目的,血液灌流对HSP 急性期炎症反应的临床症状(如皮疹、消化道症状、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肿痛)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减少激素的使用,尤其对急性期炎症反应重和(或)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疗效更佳。,三、血液灌流 适应症和禁忌
8、症,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免疫治疗前后对比,三、血液灌流 适应症和禁忌症,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四、常用血液灌流器种类,目前我院主要使用HA230型和HA230型血液灌流器,HA230型主要用于中毒急救,HA230型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四、常用血液灌流器种类,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小儿血液灌流操作难度较成人大,但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及操作规程,是可以在临床很好地推广和应用的。(一)小儿血管路的建立 1.留置导管 由于小儿的血管细及合作不好,故首选双腔血透用留置导管作深静脉(如: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一般选用双腔(单腔)血透导管,体重10kg以上
9、的小儿选择7F导管,10kg以下选择5F导管,双腔单管留置在股静脉内。对于新生儿,如果脐部血管通畅,可经脐静脉将导管送至腔静脉内,小婴儿可在透视下将导管头从颈内静脉送至右心房上部。小儿置管用双腔(单腔)血透静脉导管小儿专用型号导管如:5Fr、8Fr、10Fr型号(进口的有昆顿、箭牌、贝朗,国产的有艾贝尔)。,五、小儿血液灌流操作过程,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2.管路的预冲及予预冲液的配置患儿在进行灌流前,整个血路管需要于冲,预冲液约4000ml(1,5,1,1方案),整个预冲过程需要40分钟,1,5,1,1方案指的是第1瓶为5%GS,第2-6瓶为加有肝素的0.9%NS(肝素的浓度为12500U
10、的肝素加入100ml0.9%NS中,每瓶加10ml),第7瓶为加有12500U肝素的0.9%NS,第8瓶为0.9%NS,预冲液配好后按一定的顺序进行预冲,而预冲的速度为第1-6瓶为80ml/h,第7瓶为50ml/h,最后一瓶为80ml/,五、小儿血液灌流操作过程,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二)小儿血液灌流血量的维持。小儿总的血容量少,儿童能耐受的相对失血量为全身血量的10%,一般体外循环血量大于8ml/kg时(或体外循环血量大于小儿全身血量的10%)对小儿的血容量影响比较大,加上小儿血液动力学的不稳定,最好治疗前补充新鲜血或血路中预充血制品(全血或白蛋白)。体重低于30kg的小儿,需备血200
11、ml;体重低于20kg的小儿需备血300ml;输血100ml后开始以50ml/min的速度引血,并同时调快输血的速度,上机10分钟内将血输完。,五、小儿血液灌流操作过程,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三)小儿血液灌流的抗凝治疗1.普通肝素100125U/kg,维持量肝素030U/kg/h。2.低分子肝素用量按小儿体重占成人(按60kg)体重的比例来估算。(四)小儿血液灌流的流速引血流量为5080ml/min,待血流稳定后,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尽快将血流量控制在58ml/(min.kg),体重40kg者可使血流量达200ml/min。(五)小儿血液灌流的回血 体重低于30kg的小儿一次回血量不应超过
12、200ml,余下血量保存后再缓慢输入;20kg以下小儿,一次回血量不应超过150ml。未回输的血液可保存后分次缓慢回输给患儿.(六)管路的连接一般是股静脉置管出血最畅通的一端设为动脉端及引血端,而另一端为回血端。,五、小儿血液灌流操作过程,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六、血液灌流操作要点及技巧解析,1.充分预冲的目的何在?答:肝素是人体内的重要抗凝物质,充分预冲灌流器后,灌流治疗中树脂则不会吸附患者血液中的肝素,可减少治疗时输入患者体内的抗凝剂用量,并有利于防止治疗中凝血的发生。灌流器在出厂检验时对微粒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但是考虑到在产品运输和贮存过程中过分的颠簸及野蛮装卸等可能新增的微粒风险,故需
13、充分预冲来进一步控制。,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六、血液灌流操作要点及技巧解析,充分预冲有利于排尽灌流器内的气泡,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灌流器内的保存液是无菌注射用水,预冲前用动力的方法将灌流器内的保存液排掉,并充分的预冲可使无菌注射用水被完全置换出来,避免无菌注射用水进入血液中引起溶血反应。,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六、血液灌流操作要点及技巧解析,2.预冲血液灌流器时必须要使用7瓶盐水吗?答:根据标准规程,血液灌流预冲盐水总量控制在20005000ml,而根据实际临床操作和健帆公司研发部提供的数据证明,采用6瓶肝素盐水预冲的方式可保证HA树脂血液灌流器充分肝素化,最后一瓶用来冲掉高浓度肝素生
14、理盐水,保证引血上机的安全性。7瓶盐水的预冲量3500ml符合标准规程和产品肝素化要求,故是必须的。,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六、血液灌流操作要点及技巧解析,3.预冲时流速可以快一些吗?答:流速和吸附效果成反比,故为了达到充分肝素化,规范要求的流速是必须的,过快无法保证树脂充分肝素化。且以我院实际操作经验,40分钟左右是完全可以完成预冲的。,血液灌流技术与临床应用,六、血液灌流操作要点及技巧解析,4.为什么要排掉灌流器预存液,排气不是麻烦了吗?答:灌流器预存液是无菌注射用水,为防止进入患者体内引起溶血,从护理安全的角度考虑是必须先排除掉的。排气步骤如下:旋开灌流器两端的端帽连接动脉管,利用泵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液 灌流 技术 临床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