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征文爱和责任与我同行.docx
《两学一做征文爱和责任与我同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学一做征文爱和责任与我同行.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两学一做征文爱和责任与我同行“两学一做”征文 爱和责任与我同行 平罗县城关六小 池永良 我叫池永良,是城关六小教育战线上的普通一员。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宏伟事业,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丰功伟绩”。有的只是曾经默默在农村那片教育热土教书育人的琐琐碎碎、平平凡凡。十几年来,笔墨春秋,书写了我教书育人的喜怒哀乐;讲台岁月,浸透着我不屑的挚爱深情。我爱自己的事业,胜于爱自己的生命,我把自己的爱与责任,把自己的一切都倾注在了教育事业上,以下我就以“爱和责任与我同行”为题,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成长的经历。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不是一个惟利是图的人,而是最富有爱与责任的人。因为她的爱将会使她的孩子们在
2、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在灵魂深处留一份最无邪的感动! 说到这我想起了自己进师范大门的第一天,看到让我一生难忘的一句话,那是19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先生说的:“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当时的我只能从这句话的表面含义上感受到教师的伟大。三年的师范生活让我储备了教书的知识,当毕业后的我守着自己清贫的收入游走于物欲横流、强调物质多于精神的今天,我迷茫过、感慨过,但当我的学生每天都把我当朋友般的相处时,我无数次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我进师范第一天所看到的这句话的内涵,那就是教育看似是每天几个40分钟的讲台授课,他更是每时每刻教书育人的身教熏陶。 现如今我
3、们生活的时代可以用经济全球化、信息大爆炸。感受到更多的是能力需提升、知识需补给、教育需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也就更高了。他们有的没有时间,有的没有能力去辅导孩子,一部分家长感到学生放学或放假后不好管理,又怕他们学坏,于是希望给学生找一个家教班。另外,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一些“空巢家庭”随之出现,留守孩子也急需找一个家教班进行全托。于是,“有偿家教”应运而生;慢慢地滋生了“有偿家教”的土壤。“有偿家教”的存在是否能够弥补家长的期望空缺呢?可能这是那些喜好评论和辩驳者的较好话题。但我却想问问大家,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最让你们内心感动和关注的是什么?是加工资?提职称
4、?我想可能更多的人像我一样更关心和更感动地还是那些清贫一生,桃李千万的人之师、师之表。因为他们精于专业,更因为他们诚于品德。就拿网络上在社会引发不同凡响的殷雪梅教师来说,她的舍身救人固然让人肃然起敬,但更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她的职业操守。正是她对教育信念的持守让她的事业成就了她,她也辉煌了她的事业。 我认为当教师就应当像殷雪梅那样在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热衷于“有偿教育”难免会损坏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我深刻感受到教师的使命在于用人格陶冶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这样的使命要求需要每一个教师凝心聚力;这样的使命要求需要每一个教师倾情奉
5、献。尽管“有偿家教”只是少数教师的行为,但它容易使教育涂上功利和商业色彩,容易使师生关系蜕变为金钱关系。这些教师在获取个人利益的同时,会渐渐淡薄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渐渐失去师生互动中纯净的情感。对“有偿家教”的态度暧昧,说明我们的教师观念的落后以及对自身工作缺乏自信。我们需要明确态度,那就是对“有偿家教”说不。因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甘于寂寞,就要耐得住外部世界的诱惑,就要淡泊名利。否则你就干脆不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有人这时可能会说我的孩子家教后每次考试都是班级或年级前几名等等。“有偿家教”到底能将学生的成绩、素质提高多少?不否认现实中可能有极个别或是被放大的事例,但我们更应清晰的看到“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学一做 征文 责任 同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