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docx
《下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下第七章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了解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运用长江三角洲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读图分析和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处于江海交汇之地的地理位置优越性。 课前收集有关长江三角洲的视频资料,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 师生活动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导展示一段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风光片,激发学生关注。 入:问:影片中所描述的区域在哪里? 优越物产富饶,经济繁荣发达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被 誉为中国的“金三角”,本课就让我们走进这里来一个深度了解。
2、 展 一、江海交汇之地 示 1、学生观察图7.1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 交 说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流, 构 该地区的地势如何? 该地区的气候属于什么类型?有何特点? 2、结合图7.1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景观”,说说为什么长江三 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 3、结合图7.13读图找到“海”“江”,理解“江海交汇之地” 的含义,结合图7.15,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4、学生思考:长江三角洲有些什么优势?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展 构 5、活动: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建 展的影响。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补充说明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根据
3、图文资料认识河流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利与弊。 说说都江堰工程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讨论: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上游:主要体现在农业、发电和运输上;下游:主要体现在农业、运输居民生活和旅游,对外交流、城市规划和发展上。 课堂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范围、优势并 小结 将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进行了比较,了解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下节我们将继续讲解长江三角洲。 教学 反思 板书设计: 知识脉络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江海交汇之地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鱼米之乡大部分地
4、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第二课时 1、 了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并能利用资料说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其他区域的带动作用。 2、 分析同城效益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3、 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重点:了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并能利用资料说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其他区域的带动作用。 难点: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整理的长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下第七章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下第 第二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 地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06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