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场所医疗安全的知识讲座ppt课件.ppt
《监管场所医疗安全的知识讲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管场所医疗安全的知识讲座ppt课件.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监管场所医疗卫生实务,监管场所常见事故脱逃破坏监管秩序群体病疫(非正常)死亡、伤残,一、入所检查把关二、医管配合,确保日常医疗安全三、卫生防疫四、常见传染病和流行病的预防五、危重病人的现场急救六、常见病及医学相关情况的处理,一、入所健康检查,不予收押情形,根据有关规定,监管场所对以下人员不予收押:一,患有精神病或急性传染病的;二,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在监所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生活不能自理的(对罪大恶极另有规定除外)三,怀孕或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一、值班把关,1、询问:既往史;现在有何症状不适:如疼痛麻木,发热,进食,二便。是否吞食异物。女性要询问生育月经史,尤其是末次月经。2、观察:
2、面色,出汗,神情,观察对答是否流畅准确。3、检查:活动情况,能否弹跳,行走步态,表皮肿块斑块,是否有皮肤病,是否有新鲜创伤。4、有情况报告医生进一步检查。,案例1 5月21日,宁波市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张收芳(男,40岁)向巡诊医生报告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经医生检查,怀疑可能患脑部疾病,将该罪犯送至宁波市第一医院就诊,经医院确诊为慢性蛛网膜下出血,有生命危险,需立即手术抢救。当日下午,手术后,张收芳脱离危险,术后恢复良好。事后经调查,张收芳在羁押期间并无被殴打欺负现象,本人也陈述在入监前头部受过损伤,入监体检时,张收芳双眼部确有淤青,经宁波市李惠利医院脑部CT检查未见异常。5月24日,宁波市中
3、级法院裁定罪犯张收芳减刑12天,并于当日办理刑满释放手续。,案例2 2010年12月22日晚,平湖市看守所值班医生在办理收押犯罪嫌疑人任晓杰(男性,18岁)时,发现其额头有外伤。经进一步了解,获知其在两天前头部碰伤后在医院仅缝了三针,未作CT等进一步检查。在收押时民警发现其面部无痛苦表情,他自述也无疼痛感觉,但为防止其在羁押期间疾病恶化或发生危险,遂向办案单位民警提出为犯罪嫌疑人上医院作CT检查,一小时后,经过CT检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脑内伴有血肿,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属于不宜羁押的对象,决定暂不予收押。,二、医生检查,对患病或外伤症状的人员,应全面检查,根据病情确定是否要办案单位带医院检查,明确诊
4、断。一般性传染病人(如性病),可以收押,但要采取隔离措施。疑似精神病无法确定的,可以暂押。严加看守,必要时约束,督促办案单位尽快精神司法鉴定。严重疾病因案情需要必须关押的,请示领导,由所领导协调处理,关押期间外出就医原则上由办案单位负责。做好相关责任文书。,三、跟踪观察,患病或外伤,又不属于不予收押范围的,要求送押民警详细登记受伤患病情况记录,签字。医生要建立病情档案,跟踪观察,掌握病情变化,及时治疗,直到好转,必要时做相应辅助检查。,二、医管配合,确保日常医疗安全,一、医生巡诊,1、医生巡诊前准备工作(1)巡诊须穿白大褂,使被监管人员知道你是医生。(2)巡诊前先了解熟悉当前监所患病信息。(3
5、)带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和常用药品及登记本。2、巡诊基本要求(1)“细”医生必须做到细处着眼,无论真病假病,罪恶大小,本地外地,都必须一视同仁、仔细检查,对阳性或者疑似阳性体征结合主诉进行分析判断,无法确诊的,及时就近医院作进一步检查。(2)“勤”指脚勤、眼勤、嘴勤、手勤。,二、医生和管教的配合,1、管教在日常管理中发现病情2、管教在日常治疗中的配合3、防非正常死亡和伤残4、危重患者现场急救和快速转院,管教在日常管理中发现病情,1、一些小所、拘留所没有配备专职医生,需要管教利用卫生常识和经验发现病情,并作相应应急处理,及时报告医生或外送治疗。2、管教日常巡视和谈话教育中了解身体状况和思想动
6、态。,管教在日常治疗中的配合,1、对患病对象,生活上予以相应照顾。2、管教民警负责药品的保管发放,监督服药,防止藏药。3、对患病对象交接班,重点观察,跟踪病情变化,及时反馈医生。4、对治疗效果差的疾病,配合医生做好解释工作。,防非正常死亡和伤残,一、非正常死亡、伤残原因 殴打(约占50%)自杀(约占30%):自缢、割腕,撞墙,服毒等。其他(意外死亡伤残)(约20%)二、如何防非正常死亡伤残 严防牢头狱霸。对某些特定群体重点保护。民警加强自身修养,文明管理,不体罚虐待。防消极自杀:1、重点人员的谈话教育心理疏导;2、不能忽视留所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3、加强安全检查,杜绝违禁品流入;4、自杀的现场
7、急救。,牢头狱霸+处置不当,2011年1月12日,湖南省慈利县看守所在押人员雍大欣(男,48岁)被殴打致死。雍于11日23时05分被收押,但民警未按照规定为雍安排铺位,也未给其被子。后雍因打扰他人休息被同监室多名在押人员多次殴打,监控人员发现后在巡视道用手电照射制止,但离开后雍又被继续殴打,甚至2名在押人员踩住雍的手脚,直到12日6时28分协警打开放风场门后,在押人员将雍放到放风场,此时雍已不能站立,躺在放风场水泥地面上。期间,巡视人员2次经过并用手电对雍照射,但未采取有效措施。8时10分,看守所所长朱学俊为雍戴上脚镣,将其抬到监室内盖上一床棉被睡下,但未采取任何救治措施。15时50分,在押人
8、员反映雍情况异常,值班民警即拨打120急救,16时10分,医务人员赶到确认雍已死亡。,被民警殴打体罚致死,2011年3月13日17时许,甘肃省渭源县看守所带班副所长宋碧带领部分在押人员放风,宋问站在垃圾堆旁的在押人员王红兵:“你站在那干什么呢?”王回答:“没干什么。”宋即对王腹部击打一拳,臀部、裆部各踢一脚,王双腿交叉站立、双手护于裆部,宋又用其右手击打王的左颈部一下,致王仰面倒地不起,头后部撞击水泥地面。此后不久,同监室在押人员报告王头部后面流血,所医检查发现王头后部有一处长约0.5厘米的伤口渗血,立即将王送医院治疗。16日9时34分,经抢救无效死亡。,危重病人的现场急救和快速转院,快:早发
9、现、早抢救、早报告、早转送规范:流程操作规范协同配合:快速通知办理变更手续,做好患者及家属工作。口径一致,避免纠纷。案例,四、保健教育和卫生管理,医务人员督促管教民警落实各项生活、卫生管理措施:1、个人卫生管理:内务,室内卫生,个人卫生。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生活规律,确保室外活动时间和适当的体能锻炼。3、合理安排和调剂伙食,做好饮食卫生。4、保证饮用水卫生和供给。,三、出所就医和住院守护,一、出所就医和住院的条件的审批,1、出所就医对象:病情不明确,需要确诊的;所内医疗条件所限无法满足治疗需要的;危急病人;需要司法或伤残鉴定的。2、必须由医生提出。3、需要住院的,应由医院提出并经所医确认
10、。4、填写审批表,所长批准。5、落实具体带押警力。,二、安全防护,1、配足警力。禁止单人带押和利用服刑人员带押和看护。重刑犯可与武警协商,协助武装警戒。2、必须加带戒具。提高警惕,寸步不离,严防途中逃逸,自杀,行凶等。3、尽量减少医院逗留时间:提前联系预约,绿色通道;监管病房。4、住院治疗的,严格落实24小时民警看守制度,不得擅离职守,不得从事任何影响看守职责的事情。四肢固定,妥善保管戒具钥匙,需检查或上厕所离开病房时要特别警戒。,四、卫生防疫和流行病控制,监管场所的特殊性:生活卫生环境差,缺乏运动、日晒、通风,容易滋生病菌。被监管人员失去自由,情绪压抑,心事重重,对未来不确定性等负性心理因素
11、加重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多种疾病流行。所以,监所卫生防疫工作也是监所安全的重点。,卫生防疫,一、科普宣传:利用监所广播、电教、板报、分发宣传资料,邀请卫生防疫部门医生授课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或答疑,促使被监管人员自觉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提高防病意识和能力。二、督查卫生:勤理发,勤洗手,勤洗澡,勤洗晒衣被,勤剪指甲。督促保持监室整洁。三、做好日常消毒,卫生防疫,一般用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1、物理消毒:监管场所常用的有紫外线(紫外线灯、太阳暴晒),热力(烧、烤、煮、烫等)等。通风、擦拭、冲洗、过滤、机械抖动、干燥也有除菌作用。2、化学消毒: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常用的有
12、:漂白粉、碘剂、过氧乙酸、福尔马林等 中效消毒剂:具有一定的灭菌作用,常用的有:煤酚皂液(来苏儿),高锰酸钾、酒精等 低效消毒剂:起到抑制微生物的作用,常用的有:新洁尔灭,洗必泰等。,卫生防疫,消毒要求:使用消毒剂对监管场所消毒每月不少于二次。对肝炎、艾滋病等隔离房间或区域应每天消毒。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杀虫、灭蚊、灭鼠。重点防疫区域:监室、伙房、厕所等。定期暴晒被褥衣物。,流行病控制,把好入所健康检查关。把好食品和饮用水源卫生关。季节性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民警的自身防护。,一、把好入所健康检查关,被监管人员入所(包括提讯、开庭或外出等重新回所),要严格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和伤情
13、检查,并做好记录。一是防止把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员收押进来,二是防止把传染病带进监管场所造成蔓延,危及监所安全。发现传染病可疑症状必须商情办案单位带出确诊,并及时对相关人员、物品及场地进行消毒处理。,二、把好食品和饮用水源卫生关,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坚持每天清洁扫除,垃圾不过夜,保持食堂环境卫生清洁;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出食品加工操作间和食品原料存放间;加强食品采购的监督,确保食品卫生;严格控制外来食品进入监所;防止饮用水源污染。,三、季节性预防,在疾病多发季节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春夏季服用预防性药物板蓝根等,提高抵抗力,减少流感、流脑的发生;夏季加强室内通风,增加放风时间,增加食盐摄入,保
14、证饮食供应,提供降温饮品,发放人丹、十滴水等药物防中暑;搞好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冬季做好保暖防寒,增加棉衣被,经常晒衣被,防止因寒冷发生感冒等疾病。,四、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发现传染病可疑症状的,值班民警立即报告医务人员,医务人员认真检查,不能确诊的迅速带出会诊。一旦确诊,要立即报告上级公安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在防疫部门指导下做好隔离、防护、治疗等工作。,五、民警的自我防护,民警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身防范能力。在对被监管人员实施检查、治疗、管理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检查身体和衣物要戴口罩和手套;特别是吸毒人员接触更要提高警惕,防止被吸毒人员致伤,一旦被艾滋病感染者
15、致伤,应在24小时内去防疫部门接受检查治疗。,五、常见传染病、流行病的预防,常见传染病,呼吸道传染:肺结核、流感、流脑等消化道传染:细菌性痢疾、甲肝、伤寒等接触传染:传染性皮肤病、性病等血液传染:乙肝,艾滋病等虫媒传染:乙脑,登革热等,肺结核,临床表现:全身不适、疲乏,食欲下降、日渐消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胸痛、咳嗽、咳痰或咯血 等诊断:临床表现结合X胸片或CT;痰菌检出结核菌治疗:1、严格遵医嘱坚持服抗结核药半年以上,定期拍片检查。2、增加营养。预防:1、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病人。2、开展健康教育,不随地吐痰,搞好环境卫生。3、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16、4、勤洗手,近距离接触戴口罩。,流行性感冒,一、概述: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中国近半个世纪内流感流行共计发生大中小规模的流感流行17次,其中2次为大流行。甲流、禽流感 均属流感。二、临床表现:头痛、高热(39以上),全身酸痛乏力,鼻塞、咽干、咽痛、咳嗽等,少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流行性感冒,三、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 近期本地或邻近地区“上感”病人明显增多。出现急性畏寒、高热、头痛、浑身酸痛和乏力等中毒症状,伴有呼吸道卡他症状。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症状,但发病急而恢复快,伴有呼吸
17、道卡他症状。流感流行期“上感”患者。符合上述+或或项者,为疑似病例。2.确诊病例 患者鼻咽部分泌物分离到流感病毒。测定恢复期血清抗体比急性期有4 倍升高。,流行性感冒,四、治疗1隔离。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2对症治疗。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3.早期抗病毒治疗。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4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有细菌感染者予抗生素治疗。,流行性感冒,五、预防一、控制传染源 1、入所把关。杜绝疑似病例流入2、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
18、活动。注意通风,每日对监室进行消毒 2.工作人员戴口罩、勤洗手、防交叉感染 3.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以发热、腹痛、腹泻、排浓血便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特征。甲肝:急性出现的乏力、畏寒低热、纳差、腹部不适、肝区痛;肝肿大,部分患者黄疸(巩膜、手掌)伤寒:持续发热12周,热型常为稽留热或弛张热,表情淡漠、玫瑰疹,相对缓脉,脾肿大等,部分病人有消化道症状,重者发生肠出血或穿孔。霍乱:以剧烈腹泻开始,继以呕吐。常无腹痛及里急后重,每日大便次数10余次至数十次,最多者不可计数。初排稀便,继拉黄水样或清水样便,少数为洗米水样或洗肉水样。呕吐物初为食物残渣,继为水样,与大便性
19、质相仿,一般无发热。1-2天内出现脱水体征。,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1、经常性预防措施(1)开展“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灭蝇)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2)做好食堂卫生管理,把好采购关,严防腐败食品流入。不喝生水,不吃生菜、生水产品。2、传染源管理。对各型病人和带菌者加强管理,作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3、切断传播途径。(1)加强饮水及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确保饮水食品安全。(2)搞好环境卫生,处理好粪便、垃圾、污水、消灭苍蝇。(3)加强卫生宣教,搞好个人卫生,纠正不卫生的生活习惯。,虫媒传播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乙脑主要通过蚊虫传播,常在夏秋季流行,病死率
20、较高。表现为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症 等疟疾:通过蚊虫传播。发作时先发冷、寒战,继之高热,出汗后热退。呈周期性、规律性发作(间日疟隔日发作一次;三日疟间隔两天发作一次;恶性疟疾每天或隔天发作一次。)高热时可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间隙期病人多无自觉症状。流行性出血热 通过鼠类或其排泄物传播。突起高热、畏寒、伴有三痛(头、眼眶、腰痛)、三红(颜面、颈、胸部潮红)、呈酒醉貌、皮肤及粘膜可见出血点及肾损害。登革热:通过依蚊传播。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虫媒传染病的预防,1,搞好环境卫生,防止饮水源的污染。做好
21、夏季灭蚊、蝇。防蚊子叮咬。2,搞好猪圈等家畜家禽卫生管理。3,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4,加强患者隔离房间的消毒、厕所的消毒。,性传播疾病的预防,艾滋病 淋病 梅毒尖锐湿疣,艾滋病,艾滋病: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典型的艾滋病病程一般要经历急性感染期、潜伏期(2-15年)、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诊断:实验室抗体检测阳性疾控中心确证治疗:尚无特效药。抗病毒,提高免疫力。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淋病,症状:不洁性接触史
22、或间接感染后3-5天出现尿道红肿发痒-刺痛-灼热痛,有稀薄粘液流出-溢脓。女性可无明显症状。确诊:感染史+临床表现+分泌物涂片检出淋球菌传播途径:性接触、间接接触:共用毛巾、脚布脚盆、衣被,坐便器等治疗:治疗效果好。抗生素治疗(青霉素,曲松钠,红霉素、氟哌酸等),治疗不当可转慢性,易复发。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梅毒,临床表现:根据病情进展分三期:一期梅毒又称硬下疳,感染后2-4周发生在阴部不疼不痒的炎症性浅溃疡,一般发生一个为指甲大小、肉红色。溃疡内存在蜡样分泌物。二期梅毒以皮肤粘膜损坏为为,皮疹遍布全身。以四肢更明显,有对称必玻疹为多种形态,。有斑疹丘疹、鳞屑性皮疹,手心,脚心也可发生,不疼
23、、不痒,二期复发梅毒常出现在肛周的湿丘疹(扁平湿疣)三期梅毒60%左右呈树胶样肿,可以出现在全身各器官,以下肢部位多见,形成皮肤、粘膜大面积的溃烂。大量树胶样分泌物。最后变硬、疤痕形成,器官组织被穿孔,神经及心血管系统严重损害,危及生命。,一期梅毒:硬下疳,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梅毒,传播途径:同淋病,传染性比淋病更强。诊断:接触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抗生素治疗足量、足疗程;一期效果好,治疗不彻底-慢性,治疗困难。预防:同淋病,尖锐湿疣,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俗称“菜花”,多在感染后3周-8个月发病,发病3-5个月传染性最强,接触不久即发病。表现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监管 场所 医疗 安全 知识讲座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06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