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三下音乐教案.docx
《上海教育三下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教育三下音乐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教育三下音乐教案第二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年 级:三年级 周课时数:2 总课时数:32+32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发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努力造就具有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新人。 二、教材分析: 新教材强调学生的学是以学生为主,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本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
2、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兼时代性,以此为主,教材生动活泼。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的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4、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
3、和友爱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歌曲表演、聆听欣赏 六、教学难点:即兴表演、编创与活动 七、提高措施 1、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 3、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4、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时 课题 具体内容 1-2 3 牧牛 唱一唱放牛山歌;听一听牧歌;编一编家乡的歌;乐理常识:换气记号和延长记号。 2-3 3 春光美 唱一唱嘀哩嘀哩;乐理常识:符点音符;欣赏春天来了。 4 2 大山的孩子 乐理常识:人声的分类和声乐演唱形式;我是幸福的小山娃采山聆听山娃娃;器乐:
4、竖迪的连音奏法和口琴练习。 5-6 6-7 7-8 3 2 3 小舞台 动漫之星 欣赏显身手。 常识:节奏乐;器乐:种海菜 唱一唱蓝猫淘气三千问;常识:学习四四拍号;欣赏樱花。 8-9 9-10 11 12 13- 期末音乐会 2 3 2 2 在森林里 小舞台 音乐故事 小舞台 常识:欣赏器乐:竖笛的单吐奏法。 唱一唱常识京剧;欣赏京调 欣赏匈牙利舞曲 唱一唱小讲 乐器:竖笛曲与 口琴曲。 游乐园;音乐之窗;同音乐家交朋友; 乐坛画廊;点歌台。 总第1节 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 放牛山歌 第一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1、认识换气记号;延长记号。 2、初步学习歌曲,让学习在歌曲中感受两
5、中记号的不同作用。 3、创编舞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 乐理常识 教具准备 琴、五线谱教学板 教学过程 一、设境诱导 你会游泳吗?你能学一学吗?游泳最关键的是什么? 二、师生参与 现在我们来学习游泳的换气技巧。对于换气记号和延长记号教师做简要的讲解,在歌曲教学中做实地的练习。 三、探索感知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引导学生注意听换气和延长的地方。 2、让学生随录音哼唱歌曲领悟两种记号的作用。 3、引导学生随录音反复听唱和哼唱歌曲。 4、让学生分组合作:创编舞蹈。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四、评价提高 师生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总第2节 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 年
6、 级 教学目标 放牛山歌 第二课时 三年级 通过学唱歌曲,欣赏使学生感受东北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东北地区美丽的景观和特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并喜欢家乡的音乐。 教学重学习歌曲 点 教具准琴、五线谱教学板 备 教学过一、设境诱导 程 你知道东北的特产是什么吗?那你知道我们家乡的特产是什么吗? 二、师生参与 1、复习上节课讲解的内容,让学生回忆。 2、让学生说说我们家乡的好处。 三、探索感知 1、结合本地区的风景和物产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从而揭示歌曲东北好 2、让学生先读歌词,尤其是道白,要说的 轻巧、利落,表现出东北人民的自豪和风趣的性格。 3、学生随
7、琴哼唱歌曲。 4、难点让学生反复听唱,还可以教师教唱。 5、让学生在次借助舞蹈表现歌曲,更好的感受和表现东北民歌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表演能力。 四、评价提高 师生进行评价。 教学反 思 总第3节 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 放牛山歌 第三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训练巩固音乐常识,并通过拍踏练习促进手脚协调感受音乐。 2、欣赏月牙五更感受东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 教学重点 巩固常识 教具准备 琴、五线谱教学板 教学过程 一、设境诱导 放音乐师生共舞? 二、师生参与 有的同学跳舞不是很好看?有的同学跳非常优美,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手脚不够协调。 出示综合训
8、练三 引导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节奏拍击。最后自己练习。 同时教师要有意识的把四二拍子的节奏打的强弱分明。 三、探索感知 欣赏月牙五更 先初听音乐,教师简介乐曲的情绪和节奏和节拍等特点以及演奏乐器的名称,音色。 再复听,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最后请学生哼唱 歌曲的旋律,以完成教材的思考和活动。 四、评价提高 师生齐唱歌曲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的主题思想。 教学反思 总第4节 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 牧童 第一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符点及符点四分音符和符点八分音符。 2、学习歌曲的旋律,了解歌曲的音乐情绪和艺术形象。 教学重点 常识 学习歌曲的旋律 教具准备
9、 琴、五线谱教学板 教学过程 一、设境诱导 学生演唱上节课的歌曲 二、师生参与 复习换气记号和延长记号在歌曲中表现作用。 三、探索感知 1、首先听录音范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出示各种不带符点的音符。在出示带符点的音符,通过教师的讲解,请学生进行比较。首先学生从他的时值上感受到带符点的不同。 3、教师提示学生在学习歌曲中要注意符点音符的作用。 4、学习歌曲的旋律。 第一乐段采用试唱的方法。第二乐段采用听唱的教学法。 首先让学生自己进行试唱。 然后随琴进行哼唱, 最后让学生通唱。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让学生进行帮助教学。同时感受符点音符在歌曲中作用。 四、评价提高 教学反思 总第5节 年 月 日
10、 星期 课 题 牧童 第二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优美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歌曲。 2、综合训练发声练习。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 教具准备 琴、五线谱教学板 教学过程 一、设境诱导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在家只怎么做的? 二、师生参与 用几幅不同画面,启发学生不做家庭中的小太阳,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做生活的小主人,做祖国健康活泼的小花朵。 三、探索感知 综合训练一:发声练习。要注意训练中连音和断音的区别。要唱的圆润流畅。灵活有弹性。 综合训练二:模唱练习。让学生接受分声合唱训练,注意声部间的和谐统一。 学习歌曲 首先让学生试唱歌曲的旋律。 引导学生读歌词。 第而乐
11、段是歌曲的难点,首先指导学生掌握带符点的节奏和跨越小节的切分节奏 指导学生分声部试唱、听唱。 最后和琴齐唱。 四、评价提高 教师的表扬要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 教学反思 总第6节 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 牧童 第三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生活的小主人,是祖国的花朵,从小养成自立、自强的好习惯。 2、欣赏,感受速度的变化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 教学重点 处理歌曲 教具准备 琴、五线谱教学板 教学过程 一、设境诱导 请学生说说自己在家中的形象。 二、师生参与 学生齐唱歌曲小小太阳不是我 三、探索感知 处理歌曲 第一乐段做表演唱处理
12、,第二乐段合唱部分以音色统一、声部和谐、情感表现为住。 引导学生即兴进行表演,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 欣赏 初听,要求学生感受辽阔的草原景象。 复听要求学生能听辩两段音乐因速度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再次复听,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相同的旋律通过速度的变化,产生了两个不同的音乐形象。 分析后,请学生独立完成思考与活动。 四、评价提高 师生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总第7节 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 牧童 第一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1、欣赏五首歌曲,使学生掌握人类分声的常识,了解不同人生的音色特点。 2、指导学生感受歌曲内容和情绪,并从中得到启发,激发学生珍惜生活,为祖国、为家乡努
13、力学习的感情。 教学重点 欣赏 教具准备 琴、 教学过程 一、设境诱导 复习歌曲 二、师生参与 首先请学生大略的听一遍歌曲,听出人声的不同。 三、探索感知 1、讲解人声分类和声乐演唱形式。 2、教师的讲解要通俗易懂。 欣赏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打起手鼓唱起歌我为祖国献石油 利用幻灯或录象等,将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 采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系统的复习巩固人声分类和声乐演唱形式的知识,使学生养成分析音乐作品的习惯。 复听,随音乐把你所熟悉的歌曲或乐段唱出来。 四、评价提高 教学反思 总第8节 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 年 级 教学目标 嘀哩嘀哩 第一课时
14、 三年级 1、通过综合联系使学生理解并分别感受不同节奏的特点。 2、学习歌曲的旋律。 教学重学习歌曲旋律 点 教具准琴、五线谱教学板 备 教学过一、设境诱导 程 复习旧歌曲 二、师生参与 复习上节课的节奏练习 三、探索感知 综合训练一 感受并区分节奏:首先让学生从视觉上清楚,道理上明白。让学生深入的从听觉上听辩感受。 出示综合训练三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练习。 综合训练二 引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使学生掌握轻松愉快的歌曲情绪,速度稍快。 学习歌曲的旋律 让学生自己视谱试唱。 学生自由结组合作学习。 随琴哼唱旋律。 全体合唱。 四、评价提高 师生进行评价。 教学反 思 总第9节 年 月 日 星期 课
15、 题 年 级 教学目标 嘀哩嘀哩 第二课时 三年级 1、指导学生用优美、欢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创编曲调,感受创编的快乐。 创编与学唱歌曲 琴、五线谱教学板 一、设境诱导 引导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走进教室。 二、师生参与 复习学过的旧歌曲 三、探索感知 学唱歌曲 采用试唱教学法。让学生在自由试唱、打节奏的基础上,完成视谱任务。 由于在节奏上有难点,所以一字多音的填词,可用教学卡片辅助教学。 让学生按节奏读通歌词。注意歌曲的表现力度,在读歌词时要注意用轻声高位的方法读歌词。 还可以让学生边读歌词边打击节奏。 随录音哼唱歌曲。 再歌曲处理上:可采用拍手或跺脚的形式烘托气氛。 还可让学生选择
16、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 综合训练四:在以有的节奏上编上曲调。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由发挥。 四、评价提高 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总第10节 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 嘀哩嘀哩 第三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使学生了解民歌,体会作品抒发的儿童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勤奋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点 欣赏 教具准备 琴 教学过程 一、设境诱导 复习旧歌曲 二、师生参与 师生齐唱歌曲格登代 三、探索感知 初听歌曲 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复听歌曲 让学生哼唱歌曲的旋律 引导学生读歌词。让学生明白歌词的意思。进一步感受歌曲热情洋溢的情绪 最后学
17、唱歌曲 让学生即兴创编舞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热爱。 四、评价提高 师生互相评价和学习。 教学反思 总第11节 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 斑鸠调 第一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节奏乐器及其演奏形式方法。 教学重点 乐理常识 教具准备 琴、五线谱教学板 教学过程 一、设境诱导 复习旧歌曲 二、师生参与 师生联唱歌曲 三、探索感知 教师讲解什么是打击乐器? 指打击乐器而使其发声者。 打击乐器包括 1、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定音鼓、云锣等。 2、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梆子、铃鼓等。3、“革鸣乐器”也叫“膜鸣乐器”如各种鼓等。 4、“体鸣乐器”即敲击乐器
18、本体而发声音者。如木鱼,各种锣、钹铃等。 教学中打击乐器指的是响板、碰钟、双响筒、三角铁、串铃、小鼓、小锣等。 你能让这些打击乐器发出声音吗? 教学反思 总第12节 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 斑鸠调 第二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节奏乐,在节奏乐的教学中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节奏乐练习 教具准备 琴、 教学过程 一、设境诱导 复习什么是打击乐器 二、师生参与 复习歌曲 三、探索感知 综合训练二 模唱练习 首先欣赏中海菜 让学生感受乐器优美而抒情的旋律。 反复进行模唱第二乐段的旋律。 首先带领学生通览总谱,抓住节奏乐器双响桶和三角铁、铃鼓的典型节奏。 同时掌握好
19、四分休止符并保证旋律声部与节奏乐器进行时速度的统一。 分段合成时,让各组按节奏总谱各尽其责,还可轮换练习。 四、评价提高 教学反思 总第13节 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 年 级 教学目标 我是幸福的小山娃 第一课时 三年级 1、学习四四拍号,掌握四四拍子的含义及其强弱规律。 2、发声练习和学唱歌曲旋律,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 学习乐理常识 学习歌曲旋律 琴、五线谱教学板 一、设境诱导 复习歌曲 二、师生参与 模唱歌曲为发声练习做好准备。 三、探索感知 1、首先进行发声练习。 2、先用听唱法唱唱名,后发“啦”音。要注意口腔要打开,气息要流畅,吐字舌尖要灵活,两个声部声音要统一,要求按规定的换气记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教育 音乐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06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