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社会学研究学派的比较.docx
《三大社会学研究学派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社会学研究学派的比较.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大社会学研究学派的比较 三大社会学研究学派之比较 中国早期社会学研究有三大流派,乡村建设学派,综合学派,社区学派。三大学派各有各的特色,运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来开创中国社会学,使社会学本土化,为后来的中国社会学者研究中国社会打下了基础。以下对三大学派作一介绍及比较。 背景 乡村建设学派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中国不少地区兴起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事业,学术界一般称之为“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建设学派就是这一运动的实践者,这一团体成分很复杂,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和晏阳初。 综合学派是中国早期社会学只中的一个重要学派,综合学派把社会看作一个整体,认为社会现象具有非常复杂的性质,因此从多方面
2、进行综合的研究。这一研究取向实际上是西方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的传统取向,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等社会学大师及现代西方社会学的一些代表性人物都是秉承上述观点的。其代表人物有孙本文,朱亦松,柯象峰,吴文藻,蒋旨昂,简贯三等。 社区学派是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中国社会学界的一个重要的学派,社区学派以认识中国现实社会为宗旨,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社区实地研究。社区学派的活动大大地改变了此前中国社会学界往往以译述四方社会学为主的局面,在社会学中国化的道路上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关代表人物的理论 梁漱溟的“中国文化失调与重建”理论,所谓文化失调是说中国原本的伦理本位和职业分立的社会组织结构在西
3、洋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被破坏却并未向西洋那样进入个人本位和阶级对立,而是陷入一种所谓的“旧辙已破,新轨未立”的境地。他还说出了自己对重建新的社会组织结构的想法。他的重建思想中提到要从农村引发工业,以农村为本而繁荣城市,这也是其后来主持邹平乡村建设实验的指导思想。晏阳初等人提出了“愚穷弱私论”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村问题的根本在农民身上,中国农民普遍存在四大问题:愚,穷,弱,私。即缺乏知识,生活贫困,身体素质差,不能团结。他后来主持的定县乡村建设实验中就针对这四大问题采取里一系列措施,以文艺教育培养知识力,主要措施包括推广平民文学等,以解决愚的问题;以生计教育培养生产力,包括农民生计
4、训练等,解决农民穷的问题;以卫生教育培养强健力,通过设立县级系统的卫生保健制度普及卫生知识等,解决农民弱的问题;以公民教育培养团结力,通过合作精神的教育和公民知识的传授,解决农民私的问题。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孙本文的社会学探索。首先是孙本文对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探讨,他首先确立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为,社会生活是由种种复杂的社会行为复合而成的现象。他的社会学原理一书中从对社会行为的概念的明确界定出发,进一步提出与社会行为相关的五种重要问题。并将社会行为分为基本社会行为和复合社会行为。孙本文还对社会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社会问题即是为共同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之问题,他在社会学原理一书中探讨了态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学 研究 学派 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0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