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级国学教案.docx
《三四年级国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四年级国学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四年级国学教案第一课 一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在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的基础上,能够给对子连线。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体会诗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2、并随时加以指导。 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知识链接:第3页我会填 五、拓展活动:第4页我会填 六、读故事:梁武帝做和尚 了解故事内容:梁武帝晚年先后四次出家,四次赎身还俗,花掉了国库不少钱,还把朝廷大事弄得混乱不堪。后来有一个野心家发动了叛变,梁武帝被困在宫中,被活活饿死。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八、作业 1、我会对对子。 鸟语对 山花对 好对 蓝天对 第二课 二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对
3、子的相关特点。 2、能在朗读中读懂对子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提问了解大自然的相对的动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4、。 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知识链接:第7页我会填 五、拓展活动:第8页我会填 六、读故事叶公好龙 1、默读,读出故事大意。 2、学生说故事大意,师生补充。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八、作业 春种一粒粟,收万颗子。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亦奇。 第三课 三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继续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能了解国家相关历史。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能对国家的相关历史有所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
6、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知识链接:第11页我会填 五、拓展活动:第12页我会填 六、读故事庄周活鲋 1、默读,读出故事大意。 2、学生说故事大意,师生补充。 七、课外延伸 1、与同学讲讲你还知道的有关国家的事。 2、抄写三江。 八、作业 1、背诵全文 第四课 四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诵读四支,达到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感受为民着想,为民谋利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1、 师讲公仪休拔葵去织的故事。 2、 你觉得公仪休做的对吗?为什么?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
7、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觉得王吉是个怎样的人?公休仪又是个怎样的人?
8、 2、你还知道哪些居官不与民争利,为民着想,为民谋利的人? 3、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很大,懂得了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随意乱拿,不贪小便宜,不争利,希望同学们也向王吉、各公仪休学习,做个正直、坦荡的人。 七、作业 1、找朋友 山花对茶对 燕子对落絮对 第五课 五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诵读五微,达到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对子歌中所写的古代人景情趣。 教学过程: 二、 故事导入 3、 师讲三尺剑的故事。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
9、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师生共读,读出对仗的乐趣。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觉得汉高帝是怎样得到他的天下的呢? 2、你还知
10、道哪些君王的故事? 3、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很大,了解了好几个君王如何得到天下的,那希望同学们能在课后,多看课外书,了解我们中国的古今大事。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将课后的我会填完成。 第六课 六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争取背诵下来。 过程与方法: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1、 师讲完璧归赵的故事。 2、 生说一说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3、 赵王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1、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能说一说蔺相如是如何让把那块玉从秦王
12、手中拿回来的吗? 2、最后,蔺相如把那玉给了秦王了吗? 3、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很大,懂得了做人要有诚信,也学到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 七、作业 1、把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2、将课后的我会填完成。 第七课 七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声律启蒙“七虞”达到熟读成诵。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美。 2、认识“裘、履、狐、妖、股、粥、嘉、幽、篱、茅、陌”等11个生字,初步理解“箕裘、杖履、杞梓、桑榆、竹篱、茅舍 ”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感悟“七虞”所涉猎的知识信息,欣赏对子,知道对子有正对和反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
13、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诵读方法,培养吟诵作对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交代目标、激趣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一起来温故知新“茶对酒”。 2、提问:说说知道的对子小常识。师介绍最早的对子 3、出示声律启蒙“七虞”交代目标: 熟读成诵。认识十一个生字。初步理解对子内容。了解四个历史人物。 二、初步练读,学词、识字。 1、听教师配乐范读,注意节奏。 2、学生自读:注意停顿。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检验自读情况。 指名读对子。齐读、开火车读生字词卡。 4、指导认识生字:按结构分类贴生字卡。扩词、换部首。 5、把生字送回原文再读一读。 6、反馈:拍手齐读。 三、练习熟读
14、,初步理解。 1、请大家默读原文,结合注释,查查字典,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同桌讨论:说说文中提到的四个历史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天欲晓,日将晡”什么意思? 3、汇报交流:把你读懂的地方向大家汇报一下。 随着学生汇报出示词卡:“箕裘、杖履、杞梓、桑榆、刺骨、竹篱茅舍”。你知道四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想说些什么?用什么语气读这两个对子?试读。 “天欲晓,日将晡”是什么时候?你知道表示天刚亮的词或片段吗? 4、考一考: 对子当中提到的“秦”、“赵”、“越”、“吴”是春秋战国时的国家,你还知道那些朝代?说一说像“客”、“夫”这样表示什么样的人的生字。 5、多种方式熟
15、读成诵: 五、学对对子,挑战自我。 1、学生学对对子。2、讲纪晓岚对对子的趣味故事。 六、结束全课。教师总结:我们的汉语就是这样神奇,像成语、古诗、对联诵读多了,你们说话就会出口成章,写文章就会下笔有神,希望同学们多积累。 第八课 八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诵读八齐,达到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感受古人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三、 故事导入 4、 师讲 夷齐让国的故事。 5、 你觉得伯夷和叔齐为什么要让国?这样做,你觉得怎么样?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
16、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巩固拓展 1、找到自己的小伙伴,把你知道的意思说给他听吧。 2、小组合作
17、,在组中进行背诵。 3、小组间进行对子游戏,全班共对,读出乐趣。 六、总结 七、作业 1、抄写课文。 2、把这则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一听。 第九课 九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诵读九佳,达到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学生自
18、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能说一说孟子和孔子所说的人性本善和心斋的问题吗? 2、最后,伯夷和书齐做君主了吗? 3、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很大,懂得了做人要孝顺和忠义,也学到了不要愚忠,要懂得变通。 七、作业 1、把夷齐让国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2、将课后的我会填完成。 第十课 十灰 教
19、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诵读十灰,达到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古人的情感,做个敢于说真话的人。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背诵九家。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文章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
20、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六,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忠臣良士吗? 2,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七、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八、作业: 背诵十灰 第十一课 十一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十一真,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
21、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十灰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羯鼓催花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
22、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 背诵十一真 第十二课 十二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十二文,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十一真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四 年级 国学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00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