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故事背后的思考.docx
《三个和尚故事背后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个和尚故事背后的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个和尚故事背后的思考“三个和尚”故事背后的思考 一、“三个和尚”故事 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不久,来了个高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 ,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 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这样总算还有水喝。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高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
2、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现实中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人越多,效率越低下。下面从管理学基本原理的角度来分析三个和尚故事背后的原因以及路在何方。 二、从管理学基本原理上来读三个和尚的故事 老故事与新问题 “三个和尚”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古老故事。从现代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可以对这个传统文本做出新的分析。 第一,为什么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为什么一个和尚有水喝?对于一个和尚来说,水缸中的水既是私人物品也是生活必需品,而喝水
3、的机会成本就是把水从山脚挑到寺庙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这与为了实现某种效用就必须拿出等价的成本来交换是一个道理。在不存在其他人的情况下,他只需要从自身利益考虑。另外,作为一个“理性人”,他能够运用智慧使麻烦迎刃而解,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因此,这时候的寺庙生活井井有条。 为什么两个和尚抬水喝?“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抬”和“挑”一字之差,却揭示了事情本质上的不同。可以肯定,第二个和尚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他同样乐善好施,而且是理智正直的。他能够意识到自己受到了一缸清泉的款待,就应该为此做出等价的回报,至此双方关系都表现得相当融洽。问题在于,当水变成了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
4、时,他们开始只为各自的 1 利益打算,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要求,谁都想占便宜而不想吃亏,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两人虽然一同抬水,但合作却三番五次中断,关系也一度僵化。最终还要靠米尺来测量扁担长度,才使得他们就公平问题达成共识。保证公平成了他们的接受底线,抬水喝的日子这才得以维持下去。然而公平与效率往往很难两全。原本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现在却要两个人都出力,明显造成了不经济的结果。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他们之间又产生了新的矛盾,也就是利益冲突。比如当双方中必然有一方的私人物品要受到环境的不利影响时,蒙受损失的一方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得以幸免的另一方则表现为幸灾乐祸。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
5、种不公平,但是较之于抬水时的不公平,它具有明显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很难有对策地克服。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首先应该明确第三个和尚出现后所发生的事情的来龙去脉:当新来的第三个和尚喝光了之前两个和尚抬上来的水以后,他拒绝提供补偿。于是两个和尚站在了与他对立同一条战线上,他们的利益似乎也合二为一了,最终第三个和尚被迫重新挑回了一缸水,却仍然想要独享。这时两个和尚的同盟关系又突然解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三人各自为战,纷纷保护他们认为应该属于、或者至少有一部分属于自己的水,即使任意挥霍甚至强迫自己喝下去也不愿将水拱手让人,因为他们认为那样是不公平的。一直到这里,都可以认为纠纷的产生完全归结于第三个和尚
6、的过错。 然而水喝光了,却没有人愿意做出积极的努力,宁愿与他人划清界限,各自祈求天降大雨,好盛满自己的水盆。纠纷产生的原因就不那么简单了:在产权界定不清的情况下,由于人天生是有惰性的,与他人共同面对一项任务时容易表现为逃避劳动、推卸责任,总是出于利己目的而寄希望于“搭便车”。不过,他们无论是维护自身利益,还是追求公平公正的行为是无可厚非的,更何况在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每个人都没有有意损害他人的利益。 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制度来保障三个和尚有水喝 故事本身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问题圆满解决的结局:面临灭顶之灾,三人你争我赶,前仆后继地跑去打水,通力合作,扑灭了大火。正是这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他们明白了一个
7、道理:他们是一个集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可以融为一体。大火过后,三个和尚将矛头共同指向那只打翻烛台引起火灾的老鼠,相互之间却重归于好,尽弃前嫌。三人分工打水,效率相当可观,超过了独自打水的效率,也再没有发生冲突。由此可见,依靠三人的觉悟和自觉性不仅能够保证水的正常供应,还可能发挥比较优势,增大效益。 在此建议实行几种具体的制度:分工合作,如故事中所述,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岗位,过程不能在任意环节上中断,否则还是喝不到水。这就对个人 2 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但相对来说,激励的作用也比较大,因为几乎不可能再完全指望别人来满足自己对水的需求;另一种方案是轮流打水。一天指派一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个 和尚 故事 背后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99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