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6《黄河颂》教学设计新人教.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6《黄河颂》教学设计新人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6《黄河颂》教学设计新人教.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册6黄河颂教学设计新人教黄河颂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了解本首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 4.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
2、 2.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起黄河对于我们生活在兰州的人来说,谁都不陌生。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唱着颂歌。同样,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随军至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二、黄河印象 以幻灯片的形式投放黄河的图片。 三、字词
3、积累 1.注音 磅礴 澎湃 气魄 高山之巅 狂澜 哺育 浊流 屏障 2.解释词语 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1 屏障: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 狂澜:巨大的波浪 山巅:山顶 哺育:喂养 滋长:生长 澎湃:波涛相击,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四、整体感知 1.题目黄河颂中关键字是什么? “颂”赞颂、歌颂、颂扬。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2.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从内容上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 从结构上看又可分为三部分:序曲、主体、尾声。 即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3.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了解黄河
4、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4.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5.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五、具体分析 序曲:朗诵词 1.在第一段中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作用是什么? 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板书:序曲赞美黄河伟大坚强 2.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本诗首尾呼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河颂 年级 语文 下册 黄河 教学 设计 新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98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