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docx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 第一章 教师寄语:有生命,就精彩!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说出生物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也可以借助_、_等仪器,或利用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一定认识其中不少的生物。那么,我们的教室里有
2、哪些生物?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课前观察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 通过各小组的回答说明,要想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 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阅读课本P2-P5页,探究下列问题: 1、填充下图,识记生物的基本特征。 2、观察动物题材的投影片和教室里盆栽植物,结合课本第插图,讨论: 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 / 92 人类同其他生物呼吸均需要吸入_、呼出_。 动物
3、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 课本第五页插图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四、拓展创新 1、除了课本介绍的,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看哪个小组说得好 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 猫生小猫属于 。 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 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 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 五、归航拾贝 六、达标测试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
4、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 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5、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6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7、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动物取食 应激性 鲸喷出水柱 营养 向日葵朝向太阳 繁殖 植物开花结果 生长 2 / 92 人体排汗 排泄 蘑菇由小长大
5、遗传 子女与母亲相似 呼吸 七、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课前预习:肉眼 放大镜 显微镜 照相机 测量 二、合作探究 B 1.营养 进行呼吸 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长 繁殖 2.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食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但是,无论是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是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来自自然界中的一些简单的物质,它们都是一样的。 氧气 二氧化碳 动物和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如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4)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
6、的叶片合拢。说明了生物对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 蘑菇能从小到大;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长大;小鸡破壳而出。说明了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三、拓展创新 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生物能生长 生物能繁殖 生物能遗传 生物能变异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五、达标测试 1.D 2.C 3.D 4.B 5、C 6. 曲中的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人 ;曲中的非生物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天涯 7、 动物取食 营养 鲸喷出水柱
7、 呼吸 向日葵朝向太阳 应激性 植物开花结果 繁殖 人体排汗 排泄 蘑菇由小长大 生长 子女与母亲相似 遗传 3 / 9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师寄语:勤观察,多调查,增知识,拓视野!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行归类。 能力目标: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学习重点: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 学习难点: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
8、存状态。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_,人口普查也是_。 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物的特征,课下每个小组都对我们学校的生物做了调查,请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方法和结果进行展示,说出你们组是怎样调查的,结果是怎样的。 三、合作探究: 通过学生的发言,明确以下知识: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和 ,制定合理的 。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 和 ,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的方法步骤是: 选择调查范围 分组:_人为一个调查小组。 设计调查路线 调查记录归类 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
9、。 生物的归类方法 1.请根据本小组在室外开展的“调查校园生物活动”的有关情况填写下列内容: 我们的调查路线是; 我们的调查范围是; 我们组一共调查到了种生物,其中植物种,动物种,其他生物种;说说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从调查到的生物中选12种,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4 / 92 这次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 2.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可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_、_和_三大类;也可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_和_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_、_、_、_等。 四、拓展创新: 下图是某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五幅照片。 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是在
10、什么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 请对调查的具体地点进行简要描述: 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做? 写出你的分类依据: 列出你的分类结果: 五、归航拾贝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你还有的困惑: 六、达标测试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和 ,制定合理的 。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 和 ,有时要用数 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 A对象中的一个 B对象中的一部分 C全部对象 D以上都对 3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是( ) A猫头鹰和鼠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狗和水草 5 / 92 4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
11、源的清查是调查 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5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7将以下的一些生物分类:银杏树、鲫鱼、木耳、海带、奶牛、蚂蚁、白菜、大肠杆菌 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 按生活环境分类: 8谈起宠物你一定很感兴趣,你所居住的小区或村庄内有一定数量的宠物存在,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证它们不
12、向人类传播疾病等问题,也许你并非十分清楚。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广泛的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相关内容告诉身边养宠物的人。那么,你打算怎样做这个调查呢? 调查目的:_。 调查方式:_。 调查对象:_。 调查范围:_。 调查方案:_。 七、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课前预习: 调查 调查 二、合作探究 1.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方案 抽样调查 记录 整理 分析 2、略 1.略 2.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水生生物 、 陆生生物 ; 家禽、家畜、作物 、宠物 三、拓展创新 1.(1)淡水水域 略 ,陆生生物;据形态结构将照片中的生物分为植物;动物。 五、达标测试 1.调查目的 调
13、查对象 调查方案 抽样调查 记录 整理 分析 6 / 92 2.D 3.D 4.B 5.C 6.B 7.植物:银杏树、海带、白菜、 动物:鲫鱼、奶牛、蚂蚁、 其他生物:木耳、大肠杆菌 水生生物:海带、鲫鱼、 陆生生物:银杏树、木耳、奶牛、蚂蚁、白菜、大肠杆菌 8、目的:搞清楚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如何防止它们向人类传播疾病 方式:采用访谈法等 对象:饲养的宠物 范围:本小区或村庄 方案:根据所调查对象,制定调查计划。如调查内容、调查步骤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教师寄语:保护和爱惜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义不容辞!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14、说出各圈层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主要生物类型。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能力目标1.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学会利用资料分析提取信息,领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在课外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学习重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学习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 学习过程: 一、 课前预习: 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_,它是_ 共同的家园。 二、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扮演植物、动物、细菌、病毒等不同的角色,来体会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5、三、合作探究: 利用课本插图或挂图,阅读课本第11、12页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的深处。这个厚度为的圈层,包括、和。 3.说出各圈层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主要生物类型。 7 / 92 阅读课本11、12页插图,思考以下问题: 1.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 2.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什么异同? 3.为什么干旱会使粮食严重减产? 4.总起来说,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_、_、_、_、_、_。 5.大棚蔬菜在种植过程中,菜农会经常浇水
16、、施肥、松土,晚上还要在棚顶盖上草帘,而早晨把草帘卷起,且一个大棚栽种适量的作物,这都体现了生物生存的哪些基本条件? 四、拓展创新: 1.电视上经常会播放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公益广告,如:我们要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如果从本节课内容的角度出发,该怎样理解? 2.你饲养过小动物吗?回想一下,你是怎样来饲养你的小动物的?它们生活得好吗?如果不好,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五、归航拾贝 六、达标测试 1生物圈的范围为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
17、指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CA与B的总和 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虫 3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有机物 4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 A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 湖泊中的所有生物 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 D.地球及生物 5XX年x月x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功绕地球飞行20小时,你认为“神舟五号”的太空仓中,应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 A空气 B食物、水 C空气、食物、水 D水 6.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 8 /
18、92 A.没有二氧化碳;B.没有阳光;C.没有营养物质;D.水温太低。 7、下面列举了一些生物的名称,据此回答问题。 蝴蝶、花生、马尾松、乌贼、麻雀、鲸、紫菜、老虎、细菌、扇贝、藏羚羊、萤火虫、大熊猫、蘑菇 上述生物中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都有分布的是_。 请将以上除提到的以外的生物名称填写在生物圈适当的范围中。 大气圈 岩石圈 水圈 七、学习感悟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二、合作探究: 1.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是环绕地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2.10千米 10千米 20千米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3.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
19、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几乎到处都有生物。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森林、草原、奇花异草、昆虫、飞禽走兽、细菌、真菌、人等。 1.向日葵生长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无机盐)、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长颈鹿生活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荒漠,向日葵生活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中,但它们都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上册 全册导学案 答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9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