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
《七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七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 巧妙的测量 1.让学生懂得一些常用的测量的方法。 2.开动学生的脑筋。 教学目标 3.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 掌握测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开动学生的脑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一、导入 没有时钟的时候,人们是如何测量时间的,引入新课。 学生认真阅读科技活动14页,并用准备好的材料去测量硬币的直径。 二、授新 1、分析总结: 测一滴水的重量积少成多法。 测一头象的重量分解替换法。 测硬币的直径、测酒瓶的容量替换法。 2、拓展思维: 请学生们在总结完成后,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怎样测量圆球的直径? 2、怎样测量
2、一张纸的厚度? 3、怎样测量自己的体积? 4、怎样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5、如何用交通比例尺测一段铁路的长度? 三、总结 告诉学生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没有想到的方法。 二次备课 课 后反思 1 七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 寻找地球自转的证据 1.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2.“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证明地球在自转。 3.通过摆的实验研究,了解摆的特点,并借此理解“傅科摆”的原理。 教学目标 4.通过提供的有关“傅科摆”的资料,理解人类是如何直接证明地球在自传的。 5.懂得地球自转是需要实证的。 6.认识到地球自转
3、虽无法直接观察到,但通过实验,仍可以证实。 教学重点 学生设计方案证明地球在自转。 教学难点 学生设计方案证明地球在自转。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否在运动呢?的确,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的过程中也在不停的自转,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等设备观察到地球在自西向东地自转。而在古代,人们是无法直接观察到地球自转的,那他们是怎样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证明地球在自转。 二、认识摆的特点 1出示单摆明确起摆要求,并进行前后摆动,问:谁能描述一下现在摆锤的摆动方向? 师:这是一个摆,它是由一条摆绳和一个摆
4、锤组成的,古人就是通过摆发现地球在自转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对摆进行研究。谁愿意上来帮助老师将摆锤南北方向摆动起来?拉紧摆绳,提起摆锤,靠近铁杆,与铁杆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自然松手。 2师:现在我们观察到摆是南北来回摆的,如果老师将摆的整个装置转动90度,摆锤的摆动方向会发生变化吗?师:为什么这么猜?转动180度呢?转360度呢? 师: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研究摆的方向在摆架转动后是否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可以自由旋转地圆盘,我们将摆架底座按照南北朝向放到圆盘上,方便我们南北方向起摆。接下来怎样研究摆的摆动方向在摆架转动后是否会发生变化呢?这个方案不错,但要顺利完成这个实验可不容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5、实验的注意事项。 3教师强调注意点: 小组内分工明确 2 二次备课 七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摆架底座南北方向摆放,摆锤南北方向起摆; 缓慢而平稳地将底盘转动一圈。 底盘转动一圈地过程中,随时观察90度,180度,360度摆的摆动方向。 教师演示转动180度、270度、360度,并出示实验记录单,要求实验完成后及时填写记录单。 4学生领取材料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单。 5交流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摆始终在南北方向来回摆动,那东西方向起摆,转动一圈后摆动方向会变化吗?教师演示东西方向起摆。 三、认识傅科摆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1引入: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国有一个叫傅科的科学家也在研究摆的性质,在研
6、究中发现了一个惊奇的现象,什么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播放傅科摆的视频资料。 3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抽屉里的资料,结合资料思考这三个问题。 傅科摆是一个特殊的摆,和我们的摆相比它特殊在什么地方? ,27千克的铅球组成的摆。) 傅科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现象? 摆在一段时间内沿着顺时针方向发生了偏转 他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 师:傅科摆摆动平面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反过来说傅科摆的这种变化就有力的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4介绍北京天文馆内的傅科摆。 师:我国北京天文馆内也有一个傅科摆,让我们通过视频来认识它。 5教师小结: 通过视频我们发现傅科摆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与当
7、地的纬度有关。在北京纬度为40度的地区,傅科摆转动一周需要37个小时多,纬度越低,傅科摆转动一周需要的时间越长,如临安的纬度约是北纬30度,所以在临安当地傅科摆的摆动平面转动一周需要的时间约是51个小时多。 四、寻找其它证据证明地球在自转 过渡: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傅科摆是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除此之个,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呢? 水的旋窝,河床的冲击、昼夜交替、炮弹运动方向的偏离、探井测量法等等 交流资料,拓展认识。 交流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五、应用讨论,修正关于地球运动的科学前概念。 出示本单元第一课对昼夜交替现象的四种假说。 排除哪些,保留哪些。 课 后反
8、思 4 七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1.举例说明微生物与疾病、医疗、食品的关系; 2.解释酸奶制作中的相关问题,并以此理解微生物在食品中应用的原理; 3.联系生活,通过观察和信息收集列举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 4.通过观看酸奶制作过程,分析、思考、解决相关问题; 5.观看相关视频,体验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的科学精神; 6.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科学意识,辩证看待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 解释酸奶制作中的相关问题,并以此理解微生物在食品中应用的原理。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微生物与疾病、医疗、食品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9、次备课 1、展示学生探究活动培养结果图片,复习提问:图片展示的属于哪一类生物? 如何看待结果? 2、引入新课: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无论是在空气中、水中、在我们身体的皮肤表面,微生物无处不在,他们到底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呢?今天我们就要来看看微生物与我们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引出课题: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与疾病: 1、 由甲流引入,微生物可以致病,人类历史上曾遭受多次严重的瘟疫流行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根据生活经验,请列举你了解致病微生物。 3、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以上举的例子从致病原因上属于传染性疾病,那么有没有也是微生物引起但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4、俗话说:“病从口入”
10、,为了防止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我们应该养成哪些习惯? 5、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完全防治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吗?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微生物与医疗: 1、引入:其实微生物不仅能致病,还能治病。那么请举例微生物与医药方面有什么联系? 2、观看视频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及对人类的贡献,并列举其他的抗生素。 3、抗生素效果明显,那么可以随便食用吗? 滥用抗生素危险,为何不能滥用抗生素? 4、微生物除了可以生产抗生素还可以用于什么医疗产品? 微生物与食品: 1、引入:微生物不但可以制药,在我们生活中,很多食品直接和间5 二次备课 七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接地使用了微生物,请同学举例。 2、提问:你
11、对食用菌有多少了解? 观看学生制作酸奶的过程 回答问题: 什么是发酵?发酵与微生物有什么关系? 酸奶和牛奶各起什么作用? 为什么要插电源且保持通电4-6小时? 酸奶营养价值高,有些人体内缺少乳糖酶,不利于消化牛奶,这些人喝酸奶比较好。 课 后反思 6 七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 制作简易地球仪 1.明白地球的形状。 2.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目标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地球形状的掌握。 教学难点 地轴倾角。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制作材料: 及铅笔等)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已从课本上初步了解了地轴、赤道、两极、经线,纬线的概念,也
12、从地球仪上观察了经线和纬线的特点,那末,同学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概念和特点了呢?你们能否利用这些概念自己制作小地球仪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尝试一下小地球仪的制作。 教师:现在同学们每人手里有一只乒乓球、一根铁丝,还有圆规、红笔和铅笔。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如何在乒乓球上画出赤道? 学生:中间这一条就是赤道。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赤道是中间最大的圆圈。 教师:对,利用赤道的概念,赤道是到南、北极距离相等的最大的圆圈。因此可以利用乒乓球两半球的接缝作为赤道。现在,我们用红笔来把赤道描出来。 教师:画好了赤道,老师要求第二步画经线,我请同学一起想办法如何画经线?用什么工具? 学生:圆规。 教师:有同学
13、提议用圆规,怎么画? 教师:想一想经线的概念? 学生:连接南北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 学生:我想到了,可以用铁丝画经线。 教师:我们把画好的经线圈标为0经线和180经线,那么90E和90W经线圈又该如何画呢? 学生:将铁丝圈再转一转,与赤道垂直。 教师:就请你来给大家演示。 7 二次备课 七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教师:这条经线圈与刚刚我们画好的0和180经线圈是什么关系? 学生:垂直。 教师:我们已完成了二个步骤,第三步我们来找两极。哪位同学能找到两极在哪里? 学生:两个经线圈的交点就是南北极。 教师:是不是与赤道的交点? 学生:不是的,是两个经线圈的交点。 教师:为什么这就是两极呢? 学生:
14、因为两极是所有经线的交点。 教师:对,同学们能够运用概念,很好,下一步我们来画纬线。纬线的定义是什么? 学生: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教师:怎么画呢? 学生:用圆规。 教师:好的,有同学想到了用圆规,哪里为圆心呢? 学生:南极和北极。 教师:请两个同学来评价一下,哪几个做得比较好? 教师:你们说说为什么比较好? 学生:好看。 学生:经度、纬度标出来了。 学生:经线与赤道垂直。 学生:纬线与赤道平行。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球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课后反思 8 进行表扬。 七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 自制葡萄酒 教学目标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科技活动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9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