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案.docx
《七下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下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案第 I 条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导读单 课题:5.1.1相交线 月 日 班级: 姓名: 一、教材分析: 学习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13页回答下列问题: 1.图5.1-1观察并阅读有关内容体会说明:图中“剪刀” 可以看作:_线,画出示图
2、为: _ 2.阅读“探究”中有关内容回答相应问题并填写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O 3.如2题图中AB交CD于点O形成四个角,1和2有一条公共边_,它们的另一边互为_,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互为邻补角的还有:_ 1和3有一个_,并且1的两边分别是3的两边的_.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互为对顶角的还有_. 4.写出对顶角的性质:_.写出性质的推理或说理形式. _ _ _ 5.例题中求三个角的度数时,应用了哪些 “原理”?分别是: _ 三、问题训练单: 6.如图直线c 分别交直线a、b形成如图中8个角,写出图中 1的邻补角有: 3的邻
3、补角有: 5的邻补角有: 7的邻补角有: 所有的对顶角有:_ _ _ 7. 下列说法对不对 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1438如图,填空: (1)1与 是邻补角,1又与 是邻补角; (2)2与 是邻补角,2又与 是邻补角; (3)如果140,那么2 ,4 ,3 . 9*.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写出图中所有对顶角: 写出:AOC的邻补角有: AOE的邻补角有: AOF的邻补角有: AOD的邻补角有: 四、问题生成单: 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 课题:5.1.2垂线 月 日
4、班级: 姓名: 一、教材分析: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垂线的性质1,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2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 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35页回答下列问题: 1. 垂线的定义:结合相交线模型和图5.1-4体会当=_度时,a和b互相垂直,这说明:当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C如图直线AB垂直于CD,记作:_垂足为_ 2. 垂线的定义推理过程: ABCD _=_=_=_=_
5、(垂直定义) AO反之 _=_(已知) _(垂直定义) D3.举生活实例说明互相垂直. 4. 垂线的画法探究: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_ (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_ (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_ B. B. A 结论(垂线性质):经过一点(_),,能画出已知直线的_垂线,并且只能画出_垂线,即: 性质1 过一点_且_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三、问题训练单: 5.如图,DPE90,则直线 、 互相垂直,记作 ,垂足为 ;直线CD是直线 的垂线,直线EF也是直线 的垂线. 6.如图,AB
6、OC,垂足为O,则AOC ,BOC . 7.如图,ADBC,垂足为D,则 90. CFPEDACCOBADB 8.尝试题:利用三角尺画垂线. (1)如图,过点A画直线a的垂线; (2)如图,过点A画直线a的垂线; A(3)如图,过点P分别画射线OA、OB的垂线; a(4)如图,过点P画线段AB的垂线. AAOPBPABa四、问题生成单: 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 课题:5.1.2垂线 月 日 班级: 姓名: 一、教材分析: 学习目标:经历探究“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的过程,知道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会利用三角尺画垂线段,会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学习重点和难点
7、: 1.重点:两个结论的探究、垂线段和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 2.难点:几何语言. P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56页回答下列问题: 1.思考:如图,直线l表示一条河,现在要把河水引到农田P 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把最短的渠道在图中画出来. 2.探究:说明此探_, 究的问题是l:结论: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 _最短。(也称垂线性质2) 简单说成: _。 3. 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右图, PABOC_叫做点 P到直线l的距离。PO、PA、PB、PC中最短的线段是_ 4. 写出垂线的两条性质: 垂线性1:_ 垂线性2:_ 质质三、问
8、题训练单: 5.用三角尺画出点A到直线BC的垂线段AD. B AAB BC C CA 6.如图,利用三角尺,画出点A到BC的垂线段AE,画出点C到DA的垂线段CF. ADA BBCC7.如图,点A到BC的垂线是线段 ,点B到AC的垂线是线段 . 8.思考题:如7题图,填空: (1)因为线段AC是点A到BC的垂线段,所以AC ; POl(2)因为线段BC是点B到AC的垂线段,所以BC ; (3)由(1)(2)题得出,线段 在三条线段中最长. 9.如图,直线l外一点P到l的垂线段PO的长度, 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用尺子量一量, 点P到l的距离 厘米. 10.用尺子量一量第5题各图点A到BC的距
9、离,它们分别是 厘米, 厘米, 厘米. 四、问题生成单: 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 课题: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月 日 班级: 姓名: 一、教材分析: 学习目标: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含义,会在简单的图形中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含义. 2.难点: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67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直线AB,CD与EF相交(也可说两条直线_被_ _所截)构成八个角,俗称“三线八角” 其中直线_被称为截线. 2.细心研读教材有关三概念内容,结合图形及定义填空: 图中同位角的还有_
10、 图中内错角的还有_ 图中同旁内角的还有_ 3. 如图,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填空: ab (1)1与_是同位角; (2)8与_是同位角; (3)2的同位角是_; 3147658E2A3146C578EBDFFc (4)7的同位角是_. 4.如图,直线BE、CF被第三条直线AD所截,填空: 2ABCD (1)ABE与_是同位角; (2)DCF的同位角是_. 5.解析7页例题,说明题中应用了哪些数学原理。 _ 三、问题训练单: 6.如图,填空:(1)4与_是同位角; (2)4与_是内错角;(3)4与_是同旁内角; a14b58c(4)4与_、_是邻补角;(5)4与_是对顶角. 23677
11、.填空:(1)如图,DAE的同位角是_; (2)如图,CAD的内错角是_;(3)如图,B的内错角是_; (4)如图,1与_是同位角, 1与_是内错角,1与_是同旁内角. Ecd AADD ADEB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BCC1C254B3614752a8. 如图,填空: (1)1与_是同位角,它们是直线_.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3(2)1与_也是同位角,它们是直线_.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第8题图 (3)1与_是内错角,它们是直线_.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4)1与_也是内错角,它们是直线_.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5)1与_是同旁内角
12、,它们是直线_.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6)1与_也是同旁内角,它们是直线_.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9.如图,填空: Ab14356E2BCD(1)1的同位角是_;(2)6的同位角是_; (3)1的内错角是_;(4)6的内错角是_; (5)4的同旁内角是_;(6)5的同旁内角是_. 10.如图,填空: (1)A的内错角是_,它们是直线_、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2)B的同位角是_,它们是直线_、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A11.如图,填空: DE12(1)B与_是内错角,它们是直线_、 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2)C与_是内错角,它们是直线_、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13、. 12.如图,填空:(1)5的同位角是_,它们是直线_、 D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2)1的内错角是_,它们是直线_、 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BC12A34B5CE(3)4的内错角是_,它们是直线_、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4)ADC与_是同旁内角,它们是直线_、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ADC与_也是同旁内角,它们是直线_、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13*. 如图,填空: E (1)DAE的同位角是_,它们是直线_、 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2)CAD的内错角是_,它们是直线_、 AD直线_被直线_所截形成的. BC(3) B的同旁内角有:_ 四、问题生成单: 五
14、、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 课题: 521 平行线 月 日 班级: 姓名: 一、教材分析: 学习目标: 1.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意义. 2.会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经过一点画平行于已知直线的直线. 3.通过画图,经历得出平行公理及推论的过程.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意义,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难点:画平行线. 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1213页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实验体会P12页中“思考”问题,得出-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b平行,记作a_b 2.同组同学生举例说明平行线的生活实例. 3.画出图形总结说明: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第五 相交 平行线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9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