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认识左右、上下、前后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77-78页,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想、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两个小朋友做“指鼻子、指眼睛”的游戏,左图用指左眼引起对“哪边是左”的问题的讨论;右图用指右耳,引起对“哪边是右”的问题的讨论。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一定的区分左右的知识。对前后、上下、正反的理解积累的经验比较多。也能很容易的就区别开来。
2、但是对于左右的相对性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这时本节课特别需要关注的地方。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左右时,设计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建构知识。 三、教学设想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提取有意义的素材我在上新课环节,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初步确定左、右观念。接着
3、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创造性地设计了“找邻居”这个游戏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并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精神。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活动中学数学。数学活动教学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标,明确提出了以“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力求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活动促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沸腾的,真实的生活。本课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左右、记住左右,并能自觉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在体验左、右相对性时,通过学生相对而立,伸出右手握一握,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对面的同学与
4、自己的方向不一样。初步感知对面同学的左右方向和自己的左右相反。同时又让学生课后参加实践活动走楼梯,进一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并训练学生左、右的方向感,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学贵在用,走出教室,开放课堂,既巩固了知识,又指导了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文明规则。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左右”的认识,学生兴趣盎然。 四、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经过对教材的理解的分析,确定以下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这两个方位,初步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语描写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3、让学生经历在现实情景中描述或交流物体间位
5、置关系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分辨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间位置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指鼻子眼游戏,游戏最贴近学生的生活,由游戏入手巧妙引入课题。让学生从玩游戏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自主探索,交流提高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学生面对面做游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出争论,引起学生的思考;再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其中的奥秘;最后通过转身验证让学生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这样,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
6、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接下来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在游戏中对左、右这两个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从初步感知发展到进一步理解,并能在生活中寻找这样的例子,从而加深印象,学会运用。 1 巩固深化,拓展应用认识上、下、前、后,通过做游戏引入对上下前后方位的认识,并以自己的切身体验理解这些方位;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方位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 总结回顾,评价反思本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归纳整理,目的是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具体的认识,通过游戏再加深一下认识。 六、板书设计认识左右、上下、前后 左 右 上 下 前 后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说课稿(
7、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的第一节内容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一、说教材: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一步学习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节课在例题的选取上,力争取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力争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及在积极的实践活动中发现规律,使他们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在教法上,提倡多种思路,为学生提供发表自己意见的场所。在多种思路的基础上,侧重“凑十法”。 本课是在学生已
8、经掌握6-10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9加几,因此,我紧密地围绕新课标阐述的建议,结合三维目标确立了本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9 加几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会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快乐,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 体验。 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理解及运用 二、说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导取向的活动建构式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一系列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建构新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展示。一年
9、级学生活泼、好动、喜好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在他们的生活中已有过无意识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给学生自评、互评的机会,把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自主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我利用学生熟悉的运动会课件进行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节课选取了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中的“报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直观信息,有利于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本节课我从情境图引入新课。9人参加赛跑,6人投沙包。图中的老师提出了一
10、个问题“需要写多少个号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 、自主探索,交流提高 1、小组合作: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有一个合作探索的空间。 2、小组汇报: 需要写多少个号码? 9+6=15 或 6+9=15 数一数: 用小棒摆: 凑10法: 一共有多少朵花? 9+8=17这一个问题是探索9加几的口算方法和几加9的口算方法。教学需要写多少个号码?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运动员就知道了”的解决策略。为什么要有算号码转化为算人数,是教学的难点。摆学具是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在各种方法中,要特别重视由“9+6=15”想“6+9=15”,一方面继续渗透交换两个
11、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另一方面强化计算“小数加大数”时,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大数加小数”的方法完成,教给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 、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出示课件:自主练习83页、84页。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看图计算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道理。找朋友连线题,巩固9加几以及相应几加9的进位加法。小兔拔萝卜和蜜蜂采蜜解决问题的题目重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训练。 、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今班你学会了什么?你感觉表现怎样?总结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总结学生可以对这节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评价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说教学媒体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12、,好动,这节课我制作了课件,既有课本插图又有跟踪练习,使用课件课堂效果好一些。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知道这些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并掌握2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数11-20各数的读法。 教
13、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请看一看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1位老师和9个学生一共10个人。 生2:再接着数一共是19人。 生3:我发现有14棵树、20条斑马线。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这幅中告诉我们过马路时一定要注
14、意安全。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操作、数数。 师:大家看看老师有一把铅笔,猜一猜,有几支? 生:自由猜测9、15、16、20 师:小朋友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好,我们数数看,。 生:1、2、10, 师:好的,老师先把这10支捆成1捆,那么再接着数下去。 生:11、1220。 师:这里一共是20支,你猜对了吗? 师:现在你们能像老师刚才的样子,拿20根小棒,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吗? 师:这些数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 师: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哪些事物是表示“11-20各数”的。 2、摆小棒,读数。 师: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 生:快速且
15、大声地回答11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生:大部分学生抢着举手,1捆就是10根,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 师:拿起1捆小棒简单地说,几个十? 生:1个十。 师:再拿出1根小棒几个一? 生:1个一。 师:教师语速放慢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好,刚才老师讲的这句话,谁还会说?指名复述这句话 师:还有好多同学都会说,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吧?同桌互说 师:刚才都是老师摆小棒,现在小朋友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摆一个十几,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说组成,有问题吗? 生:没问题。同桌合作后个别汇报 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生1:17。 师:好多小朋友都看不见你摆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吗
16、? 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 师:也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1: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生2:我摆的是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 3、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小朋友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看看尺子图,把你认识的数字读出来好吗? 4 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你发现什么?生:数字越来越大。 师:老师看着尺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15前一个数是几?后面又是几? 生:它的前面是14,后面是16。 师:比16多1是几?生:17。 师:19比20少几?生:少1个。 师: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并且比我提得更好? 学生提问,其他倾听回答
17、 师:好多小朋友还想提,那同桌合作,1个提问,1个答。同桌内交流 师:小朋友能否把尺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 师:13比14少几?19前一个数是几?2个十是几?抢答 三、学习应用,巩固新知。 1、分组比赛,看哪组数得最好。 A、从11数到20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朋友。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朋友。 四、小结。 师:这节课中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生1:我学会了1120各数。 生2:猜数字我很喜欢 我换牙了说课 说教材 统计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认识客观事物常用的一
18、种方法。本单元的初步统计知识是在前面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知识,对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非常重要。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切实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为今后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做准备。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 说学情 学习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类和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习分类和比较时,已经向学生渗透了统计思想,但没有正式接触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想出把一些知识进行分类再统计,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说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19、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一些单的问题。 3 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重点:掌握统计的方法,收集统计的数据,并能根据结果提出数学问题。 难点:根据统计结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说教学方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时结合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换牙的学习活动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经历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过程,学
20、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再让他们观察教材提供的信息,分析整理数据进行填写透明、统计表,统计图,说说统计的作用。一方面巩固了刚学的统计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认识了统计及其作用,获得了数学知识,发展了能力。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的主 5 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讨感受到,要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调查统计,在调查统计后,学会思考,能根据数据回答和提出简单的问题,深化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
21、能力。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理解和体验了统计的过程,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说学习方法: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 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在程。 3 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的学法。 课前准备: 不完整的统计图表,铅笔、彩笔、纸条。 说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1、师:小朋友,你几岁了?你换牙了吗? 2、师:噢,这么多同学都换牙了。那谁还记得你换了几颗牙? 生 。 3、师:好,如果想知道换几颗牙的有几人,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吗?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22、。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同学们熟悉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背景体验统计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想办法。 二、探究统计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第一次统计 1、谁愿意说说你的想法? 生1:数一数! 生2:先让换一颗牙的举手,数一数;再让换两颗牙的举手,数一数; 2、他的办法怎么样?那我们就用他想出来的办法数一数。谁愿意到前面当小老师? 小老师:“换一颗牙的请举手、换两颗牙的请举手、换三颗牙的、四颗牙的 ” 3、师:谁还记得换1颗牙的有几人?换3颗牙的有几人?换8颗牙的有几人? 4、师:瞧,有的同学都记不清了,那我们刚才不就白数了嘛,看来咱还得想个办法,怎样数过
23、后并且记住它呢?开动脑筋。有办法了吗? 生:我有办法,数完了之后把它记在纸上。 师:这种办法真妙! 第二次统计 1、下面咱就把数的结果都记在这张白纸上,好吗?这次谁来当小老师? 2、展示学生记录情况。 师:同学们看,我拿了几份大家记录的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第一份,你看懂了吗?这是谁记的?你来给大家讲讲。大家懂了吗?经过他一讲,我们就明白了,说的不错,请回。 师:下一份,看懂了吗?谁记的?你也来给大家讲讲,听明白了吗? 问:这份看懂了吗?怎么看懂的?他的记法怎么样? 师:不用他讲,我们一看就能看明白。真棒! 教师在此基础上,画上格,问:加上格好,还是不加格好? 认识统计表 1、这两个格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93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