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docx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docx(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年级教学计划 学生 一年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一点点的认识,自我意识不够强烈,同师生交质量 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对生活与社会的适应性还了解不够,现状 需要继续学习,继续成长。 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校园和小伙伴,学会简单的交往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处理教 育 目 标 与 技能 与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掌握交往的一些简单规则。学会自己是事情自己做,能守纪律,学会倾听和发言,要有礼貌的对待别人,遇到事情要学会自己处理。 过程主要是学习内容加深、学习任务增多、学习方法变化、思维要求提高四与 方面的适应。运用游戏、讨论、故事、音乐等方法教学。
2、方法 情感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会积极态度适应的方式,并能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调适方式对生活学习中的挫折情境。价值 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合群,负责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 观 艰难的健全人格。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活动,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行为特点来进行教育。 2、要让学生在活动课上了解自己、认识自我、不断学会完善自己,改变自己行为中的消极因素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 3、要尽可能的让所有学生与教师一起参加活动。 4、要让学生学会不断调节自己的情绪,协调各种人际关系。 主 要 教 育 措 施 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安排 周
3、次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课 题 第一单元14 第二单元58 1、我上学我骄傲 2、我要学本领 3、你我他,像一家 4、可爱的我 5、我的校园 6、上课之前 7、手牵手,一起走 8、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三单元912 第四单元1316 9、我们都能守纪律 10、学会倾听 11、我不是故意的 12、得表扬了 13、父母的小帮手 14、学会发言 课时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7 15、有礼貌的小客人 1 8 16、被爱的感觉 1 备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上、下学期进行,1、2单元上学期,3、4单元下学期。 第一课 我上学我骄傲 适
4、应环境和转变角色是新入学小学生生活适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年级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启了全新的学习与生活模式。虽然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穿衣、吃饭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全新的环境和未知的小学生活仍然给一年级新生带来很大的挑战。 本节课力图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新的小学生活,接纳自己的新角色,积极认同自己的小学生身份,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为自己的新角色感到骄傲和自豪。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新学校,喜欢学习,并为自己成为小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3行为目标:积极接受自己的新角色,向往学校生活。
5、 重点:引导学生转变角色,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难点:培养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1 教学PPT。 2 课前小调查:上学第一天,谁送你上学?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目 标 过 程 1.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一个小朋友愉快地告别送自己上学的爸爸,信心满满地走进校园;其他小朋友观察岛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都面带笑容,高兴地与新老师打招呼。由观察图片逐步联系到学生自己,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情景。 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讲述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情景。 3.请学生说出自己学校的校名,教师将校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照着写。 4.教师总结: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每天背着
6、书包,高高兴兴到学校,骄傲又自豪。导入本课课2 建 议 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 题。 活动一:新教室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有两间教室,其中1. 活动一一间是幼儿园的教室,另一间是小学一年级的教重在引导学室。提问:你觉得两间教室有哪些是相同的?哪生适应新的些是不同的?你现在所处的教室与哪一间更相外部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动营 活的不同,培养学生热爱新学校,喜欢学习,并为自己成为小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像? 2.请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3.教师总结:现在我们坐在小学的教室里了,我活;活动二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有新老师、新同学、新重在激
7、发学课本、新校园,我们一定也有与上幼儿园不一样生内部的骄的新感受。导入活动二。 活动二:新感受 新教室,说说自己的感受。 5.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对新角色的感受。 受,并及时给予反馈。 傲感和自豪感。 言时教师要给予反馈。时,教师要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景体验,观察、描述自己2. 学生发6.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学生填写7.教师将学生说出的新感受进行整理,写在黑板巡视。 上,鼓励学生将黑板上与自己的感受比较符合的3.本环节用语句写到活动二的方框中。 主动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新角色产生自豪感。 时约20分心理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入学情绪,转变角色,钟。 总结
8、几条让1.引导学生总结做小学生以后有哪些变化,让自学生产生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变化是什么。 分享屋 豪感的方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法,让学生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体会到当一名小学积极接受自生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自豪,有教师教自己学己的新角知识,有同学陪伴自己成长。 色,向往学心理引导:巩固所学知识,加强作为小学生的自校生活。 豪感体验。 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 2.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 3 1.教师引导1.组织学生思考教材上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骄拓展园 强化学生对新身份的认同。 傲感、自豪感等积极情感。 2.鼓励学生回家之后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感受。 心理引导:把课
9、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把自己的身份从幼儿园的小朋友转变为小学生,同时产生骄傲感和自豪感。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如学生不明白,可以举例说明。 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一天背着书包准备上学时,你感到 。 A. 高兴 B.害怕 C.骄傲 D.自豪 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 2.学生是否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3.学生是否对成为一名小学生产生自豪感。 第二课 我要学本领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本领,不断成长。本节课力图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作用,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知并初步理解学习的作
10、用。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行为目标:让学生喜欢学习。 重点:激发学习兴趣,喜欢学习。 难点:理解学习的作用。 1. 了解学生的特长,准备相应的道具。 2. 教室作适当变动,留出学生表演的空间。 3. 教学PPT。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目 标 过 程 建 议 4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 观察岛 心) 引出本课主生的兴趣。 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说一说“哥哥”有哪些本领。 领。 4.教师总结:“哥哥”的本领真多,只要我们好好学习,也能像“哥哥”那样,掌握许多本领。导入本课主题。 活动一:寻找本领小明星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1.在活
11、动一中,图片,图片中的小朋友分别在弹钢琴、唱学生展示本领环歌、跳舞、打拳。这些都是他们通过不断节,老师一定要的学习而掌握的本领,我们班上也有同学给予充足的时学到了一些本领,请他们向大家展示一下间,让尽可能多自己的本领吧。 的学生参与,同2.鼓励学生勇做小明星,主动展示自己的时为照顾比较胆本领,并给展示本领的同学热烈的掌声。 小或是弱势学3.教师总结:我们班的小明星真多,他们生,可采取集中通过活动,掌握的本领不仅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展示的方式。 引导学生感而且也给他人带来了欢乐,你想不想学习2.学生展示本领活动营 享) 知并初步理一些新本领呢?导入活动二。 后,也可以让学生直接投票,选一步强调
12、学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让学生喜欢习的重要性。 学习。 心理引导: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引导学生喜欢学习。 1.强调学习需要坚持。 拓展园 伸) ,我们观察岛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都生活在地球屋上,地球屋正因为有了你我他,才像一个家。请同学们想1.此处教师可酌情一想,如果地球屋中只有你一个人,调整活动方式。 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2.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屋上,我们彼此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交朋友。 活动一:我们一起来作画 1.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分组。 2.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花涂色,看看哪一组画
13、的最漂亮。 3.教师总结:现在每个小组都已经为花涂好了色,老师发现每个小组都画的很漂亮,以后这是我们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活动营 鼓励学生了活动二:说说心里话 1.每个小组的同学解自己,了解4.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画画时,教师要巡他人,学会关思考。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下,当视。 心他人,学会你们得到同学的关心和帮助时,有什2.本环节用时控制与他人相处。 么样的感受?当你关心和帮助同学时,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5.鼓励同学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6.教师将学生说出的两个感受分别进行整理,写在黑板上,鼓励学生将黑板上与自己的感受比较符合的语句写到活动二的横线处。 心理引导:培养学生
14、互相帮助、关心别人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与同学交7 建 议 2.本环节用时不超过5分钟。 在20分钟以内。 往,学会与同学相处。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与同学相处?请同学积极发言。 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学习应该怎样与同学相处, 心理引导: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与他人相处,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 1.引导同学思考一下他认识的同学的拓展园 让学生为有一个好朋友而自豪,能够感受有朋友真好。 优点。 2.真诚的对自己的同学说出他的优点。 点。 心理引导:夸夸别人的优点,有利于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 被同学夸奖的感受是怎样的? A.开心 B.难过 C.不喜欢 1学生
15、对课堂活动是否有兴趣。 2学生是否了解了怎样与同学相处。 3学生是否了解自己的好朋友优点。 陶罐和铁罐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
16、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8 分享屋 1.能够发现同学的优点。 2.使学生认识到交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 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 2.本环节用时10分钟以内。 1.这里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在10分钟以内。 3.请几个同学分享一下自己同学的优2.本环节用时控制“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代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
17、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得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托尔斯泰和乞丐 一天,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走路时碰到了一名衣衫褴褛的乞丐。 “先生,请可怜可怜我,给点钱吧!” 托尔斯泰看着乞丐朝自己伸出的手,赶忙掏出外衣口袋找钱给他,可是那天口袋里恰好一分钱都没有。
18、托尔斯泰为难地对乞丐说:“兄弟,真是对不起,今天我恰好没有带钱,下次再看到您的时候一定会给您。” 乞丐脸上带着微笑,郑重地对托尔斯泰说道:“先生,您今天给了我比钱更加珍贵的东西,真是太感谢了。” “珍贵的东西?可是我什么都没有给您啊。” “不是的,您用兄弟来称呼像我这样低贱的人,没有比这再珍贵的东西了。” 托尔斯泰并不是为了讨乞丐欢心而故意用“兄弟”称呼他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平时习惯用尊重谦虚的态度对待他人,是自然而然这样说出来的。 当自己受到老师或父母的尊重时,心情也会变好。无论谁受到了尊重,心情都会变得舒畅,因为这样感觉到了对方的重视。 如果想传递这种好心情的话,就学着尊重他人吧。 第
19、四课 可爱的我 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模糊,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片面。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决定了对待自己的态度,只认识到自己缺点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消极的,对自己时常持有否定的或不满意的态度。 9 本课的目的在于,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从而学会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这对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非常重要。 1.认知目标: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评价。 2.情感目标:认识到自己的可爱之处,为自己的优点感到自豪;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且对改正缺点有足够的信心。 3.行为目标:大胆的说出自己的优点,勇敢的承认自己的缺点。 重点: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对
20、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 难点:客观的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准备ppt。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目 标 过 程 1.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第一行图片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的几张照片,大家觉得这个下女孩是不是很可爱啊?第二行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的照引出本课片,他会做好多事情,这个小男孩是不是也很观察岛 的主要内可爱啊? 2.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已是不是也是容,激发一个可爱的小男生或者是一个可爱的小女生学生的学呢? 习兴趣。 3.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看来大家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可爱的小朋友,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同学们具体的可爱之处吧! 心理引导:从感知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一个什么
21、样的人? 学生初活动一:认识自己 己,知道己吗?” 活动营 字、性别、的事”、“我的家庭”三个方面进行交流。 年龄以及3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 址、家庭了解了自己的可爱之处,这是非常好的! 基本情况活动二:捉小鱼 建 议 1.此处教师可酌情调整活动方式。 2.本环节用时不超过5分钟。 1.总结归纳学生回答的2.教师要注意现场的秩的安全。 3.本环节用10 步认识自1.教师提问:“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了解自一定要在 自己的名2.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自我介绍”、“我喜欢基础上进行。 目前的住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都是可爱的小朋友,都序,注意同学等。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捉小鱼”的游戏。 室前面,其中6
22、名同学扮小鱼手牵手围成圆,另2名同学手牵手举起扮山门。大家边念儿歌,6名同学边走圆,“小小鱼儿游呀游,游呀游,游到一个小洞前,咔嚓一声被抓住”,当念到“咔嚓”一词时,扮山洞的两名同学双手立刻放下,套住一条小鱼。被套住的小鱼就向同学做自我介绍,包括自己的外貌、特长、兴趣爱好、学习等方面。 心理引导: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有哪些特点,对自己形成比较正确的认识。 时控制在20游戏的玩法:教师选8名学生代表站在教分钟以内。 学会跟小伙伴介分享屋 绍自己,爱。 拓展园 进一步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特点。 感受到关1教师带领学生一同朗读儿歌“我是小可爱”。 2教师引导学生从各方面感受到自己的可爱之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心理健康 教育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93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