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风景区导游词概况.doc
《泰山风景区导游词概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山风景区导游词概况.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泰山风景区导游词概况 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泰山风景区导游词概况,供大家参考学习。泰山风景区导游词1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的导游,我叫章明妍,大家可以叫我妍导。今天,我将带领你们游玩世界遗产之一泰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泰山吧!走进泰山,最醒目的就是高大宽阔的“正阳门”。进入正阳们,两扇朱红大门,门上有81个铁制馒钉,有铺首,象征着岱庙的尊严,游客们,你们知道吗?在古时候只有帝王才能从此门进入呐!正阳门高8.6米,上面的五凤楼高11米,共五间,为九脊,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24根明柱,
2、檐下斗拱出三翘四,墨线大点金彩绘,方金龙飞舞,远远望去翘檐翼然,翩翩欲飞。游客们,你们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唐代称“遥参门”;宋代在门内筑亭,改为“草参亭”;明代扩建,建筑围墙,并奉碧霞元君于其中,逐成为完整的庭院建筑。遥参亭为纵向二室庭院,南山门、仪门、正殿、方亭、北山门依次坐落在通天街至岱庙的抽线上,正殿在右置配殿及厢房,其中抽线于岱庙线一致,再南,一巨株唐槐掩映下,有一池,池内一龙首吐水,一龙首吞水,为清光绪六年所建,很是添景.游客们,泰山之旅结束了,祝你们下一站路途愉快!泰山风景区导游词2泰山风景名胜区 泰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泰山古称岱
3、山,又名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泰山是一座天然的历史、艺术博物馆,仅在泰山的中轴线上就现存有各种石刻1800余处。泰山岱庙天殿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 殿并称为中国三大宫殿。在灵岩寺还有40尊宋代的罗汉塑像,造型突出个性,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精湛的雕塑技艺和艺术表现力。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北,海拔1,545米。泰山风景名胜以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泰山山体高大,形象雄伟。尤其是南坡,山势陡峻,主峰突兀,山峦叠起,气势非凡,蕴藏着奇、险、秀、幽、奥、旷等自
4、然景观特点。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 三重空间。岱庙是山下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前连通天街,后接盘道,形成山城一体。由此步步登高,渐入佳境,而由“人间”进入“天庭仙界”。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 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主要分布在岱阳、岱顶、岱阴及灵岩。“泰山最险处,首推十八盘”,从松山谷底至岱顶南天门的一段盘路,叫摩天云梯,俗称十八盘,全程1公里多,石阶1,594级,垂直高度400
5、米。磴道全用泰山片麻岩修砌。如今,从中天门至岱顶望府山已架设了空中缆车。泰山风景区导游词3各位朋友:你们好!热诚欢迎你们到泰山来,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从泰山中路登上山顶。这座高大、古老的泰山蕴含了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的积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现在,我们仍要像古人那样问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同我一起步入大山,去领略泰山的神韵。这里是岱庙。从岱庙开始,经岱宗坊、一天门、红门、中天门、升仙坊至南天门、是古代皇帝封禅泰山所走过的路,现在被知名人称为“登天景区”,也称中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条路中最古老的一条。我们将从这条路登上极顶。大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庙前,还有一座较小的庙宇
6、,这就是“遥参亭”,是当年皇帝封禅泰山的起始点。当年帝王来泰山举行封禅祭典时,都先要在这里举行简单的参拜仪式,因此明朝之前,称此为“草参亭”。明代加以扩建时,改名为“遥参亭”。虽是一字之易,基虔诚却尽含其中了。朋友们,中国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着独特地位的,这座遥参亭的建筑构思既出于封禅大典将由此为前奏而步步进入高潮的需要,也是中国古代先抑后扬的美学思想的体现。正阳门内就是岱庙了,平是一个神奇的方。岱庙有着如此的魅力,决定于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围墙便与一般庙宇不同,围墙周1300米,5层基石,上砌大青砖,呈梯形,下宽17.6米,上宽11米,高约10米,共有8座门:正中为正阳门,是岱庙
7、的正门。由正阳门进得岱庙来,迎面是配天门,取孔子说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门两侧,东为三灵侯殿,西为太尉,三殿之间以墙相连,构成岱庙中间第一进院落。过了仁安门,便是雄伟高大的宋天贶,它又叫峻极殿,是这座庙宇的主体。天贶殿面阔9间,643.67米,进深5间,17.18米,通高23.3米。大家看,天贶殿坐落在宽敞的白色台基之上,周围石雕栏楹环绕,云形望柱齐列,使天贶殿与四周的环境产生了奇妙的效果。天贶殿周围施以回廊,形成了一个大院落,在中国的建筑中,廊是起着使空间有联贯、敛气、紧密、严谨而又富于变化的作用,这是世界建筑史上都加以称道的。岱庙的回廊把一座重檐庑殿的大建筑物紧紧地环抱着,平直与崇高的对
8、比更激起了人们对天贶殿的崇仰。我国古代建筑家深知世上没有绝对大绝对小,大小是从对比中产生的,除了四周低平的回廊外,天贶殿前平台上还修了两个精巧的御碑亭,既突出了天贶殿,又于雄伟中寓含着恬静闲适,因此天贶殿并不是雄伟两个字可以概括得了的。从天贶诬后门出,有砖石甬道与后寝宫相连。宋真宗封泰山时,因将泰山封为“帝”,帝则应当有“后”,于是便为之配了个夫人“淑明后”。从这一点看来,岱庙与其说是道教神府,还不如说更像皇家宫廷,这种布局进一步透露了封建统治者利用岱庙进行政治活动的功利目的。刚才,我们是沿着岱庙的主轴线游览,而主轴线两侧,原另有4个别院,东面前后两院,前为“汉柏院”,相传汉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
9、就在此院内;后为“东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这里就是泰山有名的十八盘了。大约25亿年前,在一次被地质学家称作“泰山运动”的造山运动中,古泰山第一次从一片汪洋中崛起,以后几度沧桑,泰山升起又沉没,沉没又升起,终于在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中,泰山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古老的造山运动造就了泰山南麓阶梯式上升的三个断裂带,最上一层从云步桥断裂带到极顶,海拔陡然上升400多米,使得这一层地带与四周群峰产生强烈对比,犹如宝塔之刹,形成了“东天一柱”的气势。这里是紧十八盘,也是整个登山盘路中最为艰难的地段了。大家看,石壁上古人的题刻:“努力登高”、“首出万山”、“共攀青云梯”那是在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泰山 风景区 导游 概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