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次考核作业.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次考核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次考核作业.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次考核作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次考核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 A.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B.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C. 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D.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2.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 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B. 事物在联系中运动变化 C. 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D. 事物的客观实在性 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普遍联系的规
2、律 4.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 A. 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B. 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C. 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D. 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5. 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A. 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B. 它是正确区分事物的基础 C. 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D. 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或然率就是对。 A. 可能性在质上的科学说明 B. 可能性在量上的科学说明 C. 可能性在质量结合上的科学说明 D. 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科学说明 7. 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称之为。
3、A. 偶然性 B. 必然性 C. 现实性 D. 可能性 8.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 A. 事物的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B. 事物的内在要素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 C. 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的一对范畴 D. 事物的先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9. 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 A. 不可能性 B. 现实的可能性 C. 抽象的可能性 D. 微小的可能性 10. 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客观世界不存在偶然性,这种观点是。 A. 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B. 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C.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 D.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11. 假象是指。 A. 正面
4、地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B. 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C. 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 D. 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12.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折衷主义的观点 13.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A. 相对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4. 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过:“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一种。 A. 绝对主义 B. 相对主义 C. 唯心主义 D. 二元论 16.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 普遍性和
5、特殊性 B. 绝对性和相对性 C. 变动性和稳定性 D. 斗争性和同一性 17.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问题 )。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问题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问题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问题 18. 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D.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19. 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 A. 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B. 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 哲学原理 第二次 考核 作业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9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