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1、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答:、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的两个基本内容是:第一: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谁是世界的本源。第二:思维和存在或事物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原因: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基本的问题。第三: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不同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第四:是哲学争论的焦点。2、简要回答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答:内容实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
2、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定义的三个含义:a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B具体物质形态的高度抽象性,c物质的可知性。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定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3、简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是物质在绝对运动过程 中所显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运动状态。静止与运动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首
3、先它们是相互区别的,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同时,它们又是统一的,在相对静止中总是包含绝对运动的一面,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相对静止的一面,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避免将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或者否认运动而只承认静止。4、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量变的含义:量变是事物量的变化,它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组成事物的成分的排列组合方式的变化。量变是事物在维持质原有的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微小的、不显著的、渐进的变化。量变是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它表现事物发展的连续性。人们日常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在量变过程
4、中呈现出来的状态。质变的含义: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莫测,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质变是一种根本性的、显著的、急剧的突变,是一种飞跃,是冲破旧质向新质的飞跃,质变是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质变是超出原来质的范围的变化,是对度的突破,是渐进过程中的中断,它表现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第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状态,是不同性质的两种变化莫测,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的。第二、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在量变基础上发生的质变,体现和巩固着量变的成果,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因为质变发生后,新的质态总有自己相对稳定的
5、发展阶段,又有在新的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即量变,这一新的量变又在为新的质变做准备5、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三大规律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 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
6、,相互过渡。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 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事物发展普遍规律。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
7、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在数量上的规定性。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就发生变化,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
8、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的发展过程。6、简述实践在认识论中的作用答: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因为: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第三,实践
9、使认识得以产生。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感觉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实践在认识中基础地位的又一重要表现。7、简要回答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
10、识。感性认识所反映的只是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获得关于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坚持这一点就在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8、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
11、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9、论述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答: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透过现象达到事物
12、本质的过程,所谓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人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尺度去安排原来的客观世界。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合乎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
13、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10、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是相互对立的。共性是无条件的是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又是相互联结、依存的。个性与共性不能分开。个性中包含共性,个性一定与共性相联结而存在;共性就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只能通过个性才能显示出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4)、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概括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共性,中
14、国国情是特殊性,是个性,普遍性的原理只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理论才能发挥其指导实践的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才能获得成效。11、简述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意识现象的总称,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其内容包括道德、宗教、艺术、哲学、政治、法律思想、科学、社会心理等。、社会存在,主要是指作为人的本质对象化的但又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同时还包括作为劳动的自然前提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斗争的焦点,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划分是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为标准的。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
15、解决其他的所有历史观问题的前提。1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所谓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过程;这种反映遵循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同时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所谓能动的、积极的反映,就是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只是描述、陈述,还有创造、解释、批判和超越。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使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13、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在
1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其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由生产力所产生出来的生产关系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生产力有能动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促进作用。 第二、阻碍作用。14、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对上层建
17、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就是说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由此根源所派生出来的,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迟或早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谁在生产关系中居于统治地位、谁就必然要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居于统治地位再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就要随之而改变、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服务的方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方向是两个方面的,是保护自己,打击或限制异己。第二、服务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是控制。第三、服务的效果。
18、服务的效果有两种即促进和阻碍。15、怎样理解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答: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抽象劳动反映的则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
19、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16、简述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其中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它对商品生产起着决定作用;而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则是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商品交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和价值实现的规律的统一。17、简述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是因
20、为虽然商品价格是以其价值为基础的,但价格的形成又会受到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市场价格往往会高于其价值;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其市场价格往往会低于其价值。但这并不是对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的否定,相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一现象,是价值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就短期来看,市场价格与其价值不一致,但从长期来看,商品的市场价格上涨下落可以互相抵消,因而长期的平均价格和其价值是一致的。18、劳动力商品价值所包括的主要内容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19、简述资本的本质及区分不
21、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把
22、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既然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带来的,而仅仅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可以拿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用公式表示:m=m/v该公式是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20、简述产业资本循环的几个阶段,采取的职能形式和执行的职能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
23、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殖,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21、简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虽然垄断取代自由竞争而在社会经济生活
24、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它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同时并存。垄断之所以不能消除竞争,是因为: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商品经济是竞争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而竞争的存在,又推动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垄断不能消灭商品经济,自然也就不能消除竞争。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在垄断组织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还存在着大量非垄断的企业。在非垄断企业之间,以及非垄断企业与垄断企业之间势必会展开激烈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也始终存在。垄断组织在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后,为了扩大统治范围,它们之间也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因此,在垄断统治的条件下,既存在着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
25、争,也存在着垄断竞争,即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以及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22、什么是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怎样实现的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尽管垄断利润远远高于平均利润,但是,就其来源来说,依然是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规定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规定的旨在保证其能够获得垄断利润的产品价格。它包括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两种基本形式。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向非垄断企业、小生产者和经济落后国家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
26、的价格。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大大高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价格。然而,垄断价格并非一种可随心所欲任意定价的纯主观性范畴,而是一种客观经济范畴。垄断是垄断价格产生的客观基础,同时,它还会受到市场竞争、商品供求和购买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等客观经济情况的制约。23、金融寡头是怎样实现其统治的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通过掌握一定数量股票额来支配和控制企业的制度。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建立对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等的层层控制,并进而控制着整个国民经济。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基本上是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各种
27、渠道收买决策人和高级官吏,如通过赞助选举、提供政治捐款等,影响*制定和执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内外政策;二是利用在其控制下的政党,派代理人或亲自出马担任*要职,直接掌握国家机器实现政治统治。此外,金融寡头还凭借其经济力量建立许多企业、事业机构,掌握着出版、报刊、通讯、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并插手于文化、教育、科学、艺术、体育、卫生、慈善事业等,把其统治扩展到社会生活一切方面。24、比较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m=m/v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为确定
28、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和全部资本的比率p/v+c,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否认了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才能创造剩余价值,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实质。25、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有什么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又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种划分的依据、意义和内容是不同的,不能混淆。这两种划分的区别是:第一,划分的目的和意义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并据此进一步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并进而
29、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于预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第二,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同。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第三,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这就是说,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26、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
30、用和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其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一,我国
31、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
32、这种低水平、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脱离生产力盲目变革生产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与生产力状况和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优化结构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经
33、济体制改革正是在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27、试述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革;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体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过程。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但是,原有的政治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如官僚主义、权利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现象,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只要改革原有的政治体制,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存在着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利、决策高度集中,法制不健全等现象,严重妨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扫清道路,才能巩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