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秘诀》.docx
《《青囊秘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囊秘诀》.docx(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囊秘诀<篇名>青囊秘诀书名:青囊秘诀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篇名>序属性:青囊秘诀,余阅之,未知其果效与否,而其议论纯正,望之而知为异书也。因挥汗抄录,带入都门, 试之对口、痔漏等症,无不应手而愈。虽扁卢神术,无逾乎此。潘子原本,失其姓氏,书传而人不传,是谁之 咎?余闻君子不没人善,异日者当以无名氏青囊秘诀弁其眉而付诸梓头。 大清雍正元年岁次癸卯巧月帆川王大德撰于金堂之旅次。 x河南怀庆济源庙道张士学秘藏x <目录>上卷<篇名>背痈论属性:人有背心间先发红瘰,后渐红肿,此发背之兆也,最为可畏。古人云“外大如豆,内大如拳,外大如拳,内 大如盘”
2、;言其外小而内实大也。然而痈疽等毒,必先辨其阴阳有先阴而后阳者,有先阳而后阴者,有先后 俱阴者,有先后俱阳者。阳症虽重而实轻,阴症虽轻而实重。先阴而变阳者生,先阳而变阴者死。病症既殊,而何 以辨之也?阳症之形,必高突而肿起;阴症之形,必低平而陷下。阳症之色必纯红,阴症之色必带黑。阳症之初起 必痛,阴症之初起必痒。阳症之溃烂必多脓,阴症之溃烂必多血。阳症之收口,身必轻爽;阴症之收口,身必沉 重。至于变阴变阳,亦以此消息之,断断不差矣。倘见红肿而高突者,乃阳症之痈也,乘其内毒初起,毒尤未化, 急以败毒之药治之,可随手而解也。发背而至于横决者,皆因循失治,以至于破败而不可救,阳变阴者多矣。救痈 如救
3、火,宜一时扑灭,否则延烧屋庐,不尽不止,切勿见为阳症无妨,而轻缓治之也。方用急消汤 忍冬藤 紫花地丁 天花粉 桔梗 青蒿 甘草 茜草 甘菊花 贝母 黄柏 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又轻,三剂全消,不必四剂也。此方消阳毒之初起者最神,既无迅烈之虞,大有和解 之妙。世人不知治法,谓阳毒易于祛除,孟浪用虎野狼之药,虽毒幸消散,而真元耗损于无形,往往变成别病,乃 医者成之也。何若此方王霸并施,有益无损之为妙哉。 x秘诀x 背痈急消两地丁,花粉三钱与桔梗, 蒿草茜菊同上用,忍冬二两齐煎冲, 贝母二钱钱黄柏,初起三剂见奇功。 方用神散阳痈汤亦效 车前子 贯众 甘草 天花粉 赤茯苓 生地 柴胡 羌活 黄芩 紫菀
4、水煎服,一剂消大半,二剂全消矣。 x秘诀x 神散阳痈阳疽用,急投车前与贯众, 甘粉赤苓各五钱,生地一两柴钱攻, 羌活二钱芩菀三,服止两剂可奏功。 人有背心发瘰痒甚,已而背肿如山者,隐隐发红晕如盘之大者,此阴痈初起之形象也,最为可畏,非前症阳痈 可比。盖阳症有可救之术,而阴岂无可生之理,亦在救之得法否耳。盖阴痈之症,必正气大虚,邪得而入之也。设 正气不虚,邪将安入?故救阴痈之症,必须大用补气补血之药,而佐之散郁散毒之品,则正旺而邪自散矣。方用变 阳汤 金银花 人参 黄 附子 黑荆芥 天花粉 甘草 白芍 柴胡 水十碗,煎汁二碗,先服一碗后,少缓,再服一碗,服后阴必变阳而作痛;再一剂而痛亦消,再服一
5、剂而 痊愈,竟消灭于无形也。然而世人不致皮破血流,断不肯信,谁能用此等之药,以治发背之阴痈乎?无论病患 不肯服,即医生亦不肯用。或医生知用此治疗,而病患之家亦不肯信,往往决裂溃烂,疮口至如碗大而不可收 拾,始追悔参 之迟用,晚矣!余所以既论此证,又多戒辞,劝人早服此方,万不可观望狐疑,以丧人命也。 盖阳毒可用攻毒之剂,而阴毒须用补正之味。此方用人参、黄 以补气,气旺则阴幽之毒,不敢入心肺之间。 而金银花性补,善解阴毒,得参 而其功益大。然非得附子则不能直入阴毒之中,而又出于阴毒之外。毒深者 害深,又益以甘草以解其毒。然而毒结于背者,以气血之壅也,壅极者,郁之 极也,故加柴胡、荆芥、白芍、天花粉
6、之类,消其痰而通其滞,开其郁而引其经,自然气宣而血活,痰散而毒 消矣。 x秘诀x 变阳阴疽初起方,银八参 二附钱, 荆芥三钱炒黑用,花粉五钱同在甘, 白芍一两柴二钱,变阳三剂自无难。 此症用锦庇汤亦效 茯苓 甘草 黄 黑荆芥 天花粉 肉桂 贝母 锦地罗 水煎服,一剂而散大半,三剂痊愈。 x秘诀。x 气血壅滞用锦庇,苓草一两三两 , 荆芥粉桂各三钱,贝母二钱研去心, 地罗五钱同煎服,三剂阴毒去十分。 人有背痈溃烂,洞见肺腑,疮口黑陷,身不能卧,口渴思饮者,人以为阳症之败坏也,谁知是阴虚而不能变 阳乎?夫背痈虽有阴阳之分,及至溃烂之后,宜补内而不宜消外,则阴阳之症一也。溃烂而至于肺腑之皆见, 此乃
7、从前失补之故,使毒蕴而延烧,将好肉尽化为瘀肉耳。肉瘀自必成为腐肉,而腐则必洞见底黑,此等症候, 九死一生之兆也。倘胃气健而能食者,犹可救疗;倘见食即恶者, 断无生理。虽然,能用参、 、归、熟,亦往往有可生者,正不可弃之而不救也。方用转败汤 金银花 白术 肉桂 远志 茯苓 熟地 人参 黄 麦冬 当归 山茱萸 五味子 水煎服,一剂而胃气大开者,即可转败为功也。倘饮之而稍能健饭,亦在可救。惟饮之而杳无应验者,是 胃气已绝也,不必再治之矣。或饮之而饱闷,少顷而稍安者,亦有生机。此方补其气血,而更补其肺肾之阴。 盖阴生则阳长,阴阳生长,则有根易于接续,而后以金银花解其余毒,则毒散而血生,血生而肉长,肉长
8、而皮 合,必至之势也。倘日以解毒为事,而不补气血之阴阳,则阴毒不能变阳,有死而已,可胜悲叹哉! x秘诀x 背痈危症转败汤,银花白术四两尝, 桂志茯苓各三钱,二两熟地参与黄, 麦冬山萸量同上,归两味钱一剂良。 此症方用变阳汤亦可效 黄 当归 山药 肉桂 半夏 人参 茯苓 锦地罗 水煎服,四剂愈。 x秘诀x 阴毒不起变阳汤,三两黄 二两当, 二两山药五钱桂,三钱半夏草同尝, 一两参苓五钱锦,四剂毒化病自康。 人有背痈将愈,而疮口不收,百药敷之,绝无一验者,人以为余毒之未尽也,谁知是阴虚而不能济阳乎? 夫痈疽初起则毒盛,变脓则毒衰,脓尽则毒化矣。疮口之不收者,乃阴气之虚,非毒瓦斯之旺也。世人不知治法
9、, 尚以败毒之药攻之,是已虚而益使之虚也,欲求肌肉之长,何可得乎?然亦有用补法治之而未效者,何也?以 但用阳分之药以补其阳,而不用阴分之药以补其阴故也。盖独阴不长,而独阳亦不生也。凡痈疽至脓血已净, 则阴必大虚。若止补其阳,则阳旺阴虚,阴不能交于阳矣。虽阳有济阴之心,而阴无济阳之力,所以愈补阳而 阴愈虚,则疮口愈难合矣。治之法,必须大补其阴,使阴精盛满,自然能灌注于疮口之中,不用生肌外敷之药, 而疮口之肉则内生矣。方用生肤散 人参 焦白术 熟地 肉桂 忍冬藤 麦冬 当归 山茱萸 水煎服,二剂而肉自长,又二剂而疮口自平,又二剂而痊愈矣。此方补阴之药多于补阳,使阴胜于阳也。 然而补阳之药,仍是补阴
10、之助,以其能入于阴之中,而交于阳之内也。忍冬藤非特其能解余毒,尚取其能领 诸药至于疮间也。 x秘诀x 疮口不收生肤散,人参焦术整五钱, 二两熟地一钱桂,忍冬麦归一两山, 水煎连来六剂服,生肌长肉自不难。 此症方用收肌饮亦效 白术 熟地 人参 山茱萸 麦冬 当归 甘草 肉桂 菊花 花粉 水煎服,切戒房事一月,否则变生不测矣。 x秘诀x 收肌二两术熟地,一两参萸麦当归, 草桂菊花各三钱,花粉三钱服四剂。 人有背痈长肉,疮口平满,忽然开裂流水者,人以为疮口之肉未坚也,谁知是色欲恼怒之不谨乎?大凡 疮痈之症,最忌者房事,其次者恼怒也。犯恼怒者,新肉有开裂之虞,犯房事者,新肉有流水之患,然此犹些 小之疮
11、节也。其在背痈,犯恼怒者不过疾病,而犯房事者必致死亡!其疮口开裂者,必然色变紫黑;而流水者, 必然肌肉败坏矣。当是时,必须急补气血,万不可仍治其毒。盖前毒未尽,断难收口,既经收口,复至朽坏, 实新肉不坚,而自决裂也。况发背新愈之后,其精神气血,尽皆空虚,所以交合泄精,遂至变出非常,舍补气 血,又安求生再活乎?然而即补气血,以些小之剂,欲收危乱之功,无异大厦倾颓,岂一木所能支哉?故又 须大剂补之而后可。方用定变回生汤 人参 黄 山茱萸 茯苓 忍冬藤 麦冬 白术 当归 五味子 肉桂 水煎服,一剂而肉不腐,二剂而肉生,三剂而皮合,四剂而疮口平复矣。切戒再犯,再犯无不死者,即再 服此方,亦无益也,可不
12、慎乎?此方实救疮疡坏症之仙丹,不止疗发背愈后犯色怒之败腐也。人疑泄精以致决 裂,宜用熟地以大补之,何故反置而不用?以熟地补阴最缓,而症犯实急,所以舍熟地而用气血之药,急拯其 危,非熟地不可用而轻弃之也。此方服数剂之后,各宜减半,而多加熟地,以为善后之计可耳。 x秘诀x 怒欲疮裂回生方,人参四两 三两, 萸苓一两桂二钱,忍冬麦术二两当, 五味三钱四平复,再犯色戒定不长。 此症汤用补缝饮亦佳 人参 熟地 白术 当归 麦冬 山药 肉桂 附子 白芍 五味子 水煎服,十剂愈。 x秘诀x 前方既用服此药,参术熟地二两着, 归麦一两药五钱,桂二附一五钱芍, 惟有五味用三钱,服之十剂可安乐。 人有夏月生背痈,
13、疮口不起,脉大无力,发热作渴,自汗盗汗,方用参 大补之剂,更加手足逆冷,大便 不实,喘促呕吐者,人以为火毒太甚也,谁知是元气太虚,补不足以济之乎?夫痈分阴阳,疮口不起者,乃阴症 而非阳症也。脉大似乎阳症,大而无力,非阴而何?发热作渴,此水不足以济火,故随饮随汗也。既是阴症似 阳,用参 阳药以助阳,正气足以祛阴而返阳矣,何以愈补而反作逆冷呕吐之状也?此阴寒之气甚盛,而微阳 之品力不能胜耳。非助之以附子辛热之品,何能斩关入阵,以涤荡其阴邪哉!方用助阳消毒汤 人参 黄 当归 白术 附子 陈皮 水煎成膏,分作两次服,凡自汗盗汗、逆冷呕吐诸症,俱可顿除。连服数剂,疮起而溃减半,又用数剂而 愈。此方非治痈
14、之法也,然以治痈之法而轻治此等之症,鲜不立亡,可见治痈而不可执也。大约阳痈可服消毒 化疾之药,而阴痈不可用消毒化痰之药,舍痈从症,实治痈之变法,医者不可不知也。 x秘诀x 夏月喘促背生疮,盗汗冷逆方无阳, 急取消毒参八两,一斤黄 四两当, 白术亦四附五钱,陈皮二剂分服康。 此症方用起陷丹亦效 人参 白术 熟地 附子 当归 麦冬 五味子 肉桂 山药 白芍 水煎服,连服十剂愈。 x秘诀x 补虚起陷用参术,二两熟地一钱附, 归麦一两味三钱,肉桂二钱山芍五, 若能一连服十剂,疮口下陷患自除。 人有背生痈疽,溃烂之后,或发热,或恶寒,或作痛,或脓多,或流清水,自汗盗汗,脓成而不溃,口烂 而不收,人以为毒
15、瓦斯之未尽也,谁知是五脏亏损,气血太虚之故乎?凡人气血旺盛,阴阳和平,何能生毒? 惟其脏腑内损,而后毒瓦斯得以内藏,久之外泄,及至疮痈发出,其毒自不留内。然而脏腑原虚,又加流脓流血, 则已虚而益虚矣。观其外而疮口未敛,似乎有余;审其内而气血未生,实为不足。治之法,当全补而不宜偏补, 恐脏腑致有偏胜之虞也。方用十全大补汤最妙,以其合气血而全补之耳。然而用之往往不救者,非方之不善也, 乃用方之不得其法耳。夫背痈何等之症,岂寻常细小之剂所能补之乎?故必须多其分两,大剂煎服,始克有应 验之效。余因酌定 一方,以求正于同人 人参 当归 黄 熟地 白芍 茯苓 白术 肉桂 川芎 甘草 水煎服,一剂有一剂之效
16、也。世疑此方绝不败毒,如何化毒而生肉也?不知痈疽未溃之前,以化毒为先; 既溃之后,以补正为急。即有余毒未尽,不必败毒也。盖败毒之药,非寒凉之品,即消耗之味也。消耗则损 人真气,寒凉则损人胃气。真气损则邪气反盛,胃气伤则谷气全无,何能生肌长肉哉?惟十全大补汤专补真气, 以益胃气,故能收全效耳。且此方不特治背痈之未溃,即疮疡之已溃者,皆宜用之,惜世人未知之也。 x秘诀x 还有人参一两当,黄 熟地整二两, 白芍茯苓术五钱,桂二芎草三钱当, 此是十全大补剂,自然毒化气血刚。 此症或疑十全大补汤无化毒之品,又有加减十全大补汤亦可用,备载于后。 人参 白术 当归 熟地 麦冬 甘草 五味子 锦地罗 茯苓 黄
17、 水煎服。 x秘诀x 加减大补亦妙方,参术归地麦两襄, 甘味地罗俱三钱,茯苓五钱 二两。 <目录>上卷<篇名>肺痈论属性:人有胸膈之间作痛,咳嗽之时,更加痛极,手按痛处,尤增气急者,人以为肺经生痈也,谁知是肺热以成痈 乎?夫肺为娇脏,药石之所不能到者也,故为治甚难。肺受热害,既已成痈,将何法以疗之乎?治之法,似宜 泻火以救肺,然而肺药不可入,而肺之母为脾,脾经未尝不受药也,肺之克为肝,肺之贼为心,二经未尝不受 药也。补其脾经之土,则土能生金也。平其肝经之木,则金不能克木也。清其心经之火,则火不来刑金也。三经 皆有益于肺而无损乎金,则肺气得养,而后以消毒之品,直解其肺中之邪,何患
18、肺痈之不治乎?方用完肺汤 金银花 麦冬 玄参 甘草 天花粉 茯苓 白芍 水煎服,一剂而痛减,二剂而内消矣。大凡肺痈之症,必须内消,而不可令其出毒。内消之法,总不外脾、 肝、心三经治之,而别无求消痈之道也。或曰肺之子肾也,独不可治肾以消痈乎?不知肺痈之成,虽成于火烁肺 金之液,实因肺气之自虚也。补肾虽能使肺气不来生肾,惟是肺肾相通,补肾之水恐肺气不降,而火毒反不能速 散,不若止治三经,使肺气得养,自化其毒,不遗于肾之为妙也。 x秘诀x 肺金生痈五两金,麦冬二两三玄参, 甘草五钱三花粉,苓芍亦然痈自泯。 此症方用地罗甘桔玄参汤亦效 麦冬 玄参 甘草 锦地罗 桔梗 贝母 水煎服,二剂愈。 x秘诀x
19、又有二两麦玄参,一两甘草一两锦, 桔梗贝母五钱研。二剂毒化妙如神。 人有胸膈作痛,咳嗽吐痰,更觉疼痛,手按痛处,痛不可忍,咽喉之间,先闻腥臭之气,随吐脓血,此肺 痈不独已成,而且破矣。夫肺痈未破者易于消,已破者难于治,以脓血未能遽消耳。然治之得法,亦不难也。 盖肺之所以生痈者,因肺之火不散也。然肺火之来,因肺气之虚也。肺虚而后火留于肺,火盛而后肺结为痈, 不补虚而散火,而未成形者何以消,已成形者何以散,既溃烂者又何以愈哉?是虚不可不补,而补虚者将补何 脏乎?必须补肺气之虚,而肺不能直补其气,补脾胃之虚,则肺气自旺矣。今痈已破矣,多吐脓血,则肺气愈 虚,虽毒瓦斯犹存, 不可泻其毒瓦斯,于补气之中
20、而行其攻散之法,则毒易化而正气无伤也。方用完肺汤 金银花 人参 玄参 天花粉 蒲公英 甘草 桔梗 黄芩 水煎服,一剂而脓必多,二剂而脓渐少,三剂而痛轻,四剂而又轻,五剂而疼痛而脓血亦止也,六剂而奏 全功矣。此方补胃中之气,而即泻胃中之火,胃气旺而肺气自不能衰,胃火衰而肺火自不能旺,所以既能败毒, 又能生肉耳。虽诸药不单走胃,然入胃者十之八,入肺者十之二,仍是治胃以治肺也。或问“肺痈已破,病 已入里,似不宜升提肺气,喻氏谓宜引之入肠,而先生仍用桔梗以开提肺气, 恐不可为训”。嗟乎!余所用之药,无非治胃之药,药入于胃,有不下引入肠者乎?然而肺气困顿,清肃之 令不行,用桔梗以清肺,上气通而下行更速,
21、是则上之开提,下之迅速,可断言矣。 x秘诀x 肺痈已破银花参,玄参二两粉三钱, 蒲公五钱甘桔三,黄芩一钱一同煎, 二剂三剂脓渐止,服至六剂痈自痊。 方用肺痈救溃汤亦神效 玄参 蒲公英 金银花 紫花地丁 菊花 甘草 陈皮 黄芩 桔梗 款冬花 水煎服,七剂愈。 x秘诀x 消痈救溃参蒲银,地丁菊甘五钱陈, 芩桔款冬三钱入,水煎七剂痈回春。 人有久嗽之后,肺管损伤,皮肤黄瘦,咽喉雌哑,自汗盗汗,卧眠不得,口吐稠痰,腥臭难闻,惟闻喘急, 毛悴色焦。喘嗽之时,必须忍气须臾,轻轻吐痰,始觉膈上不痛,否则大痛难堪,气息奄奄,全无振兴之状者, 人以为肺中痈也,谁知是肺痿而生疮乎?此等之症,不易解救,然治之得法,
22、调理又善,亦有生者。夫肺痈与 肺痿不同,肺痈生于火毒,治之宜速,肺痿成劳伤,治之宜缓。大约火毒当补中而用泻,劳伤宜补中而带清。 泻与清不同,而补亦不同。惟是泻中用补,可用大剂;清中用补,当用小剂,勿忘勿助,若有若无,始能奏功 也。方用养肺去痿汤 麦冬 金银花 紫菀 百部 甘草 生地 百合 天冬 款冬花 贝母 白薇 水煎服,服十剂而膈上痛少轻者,便有生机矣。再服十剂而更轻,再服十剂而渐愈,共服五十剂,而始痊 愈也。此方不寒不热,养肺气于垂绝之时,保肺痿于将弃之顷,实有奇功。倘求捷效于一旦,必至轻丧于须臾,宁忍 耐以全生,切勿欲速而送死也。 x秘诀x 养肺救痿麦三银,紫菀百部草五分, 生地百合二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囊秘诀 秘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9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