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教学设计说课反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材料 一、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的理解,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材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展开,帮助学生认识表面积的概念。这样可以把表面积的概念与刚刚建立起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很好的联系起来,为下面学习计算表面积做好准备。接着,通过例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中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而是启发学生用
2、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表面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有利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课标、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推理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及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使学生能正确地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 二、教法学法设计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主要采用了动手操作、观察推导、小组交流的教学方法。 三.本
3、课重、难点 让学生自己体会并想象出根据实际需要计算的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哪几个的面积之和。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2、操作探索 设计这个程序的目的是让学生抓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去操作,同时也能在操作过程中领悟到长方体每个面的两条边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面边长之间的关系,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为表面积计算中寻找每个面的对应的长和宽作很好的铺垫。 没有事先提醒学生应怎样选材,让学生充分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组合,在个别小组遇到拼不成难题时,再让有经验的小组提醒选材应注意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思维充分暴露,在获得成功经验的同时获得些难能可贵的错误经验。 在汇报计算
4、方法时不强求学生汇报出所有能用的方法,重点在于学生根据自己对表面积的理解将计算自己的计算方法讲清楚。让方法在随机中生成,教学流程不以线型预设,而是块状呈现。 3、强化练习和联系实际、应用练习 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更需要在时间上保证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有充足的时间讨论和交流。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二)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5、。 教学用具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一般都是( ),相对的面的( )相等; (2)正方体有( )个面,它们都是( ),正方形各面的( )相等; (3)这是一个( ),它的长(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 )厘米; (4)这是一个( ),它的校长是( )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 )厘米。 2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 教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的表面都有6个面,今天就来研究它们表面的大小。(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
6、方体的表面积。) (二)学习新课 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用手摸一下前面(面对学生的面),说明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再用手摸一下左边的面,说它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它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教师: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6个面。 教师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说明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请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盒子也摸一摸,同时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再请同学拿着正方体盒子,两人一组边摸边说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拿着长方体盒子)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能一眼全看到吗?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全看到? 学
7、生讨论。(把六个面展开放在一个平面上。) 教师演示:把长方体盒子、正方体盒子展开,剪去接头粘接处,贴在黑板上。也请每位同学把自己准备的长、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铺在课桌上。 教师:请再说一说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口答。) 教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请同学拿着自己的长方体(用展开图折上)。教师:请量出它的长、宽和高,说一说哪些面大小相等?指出相邻的三个面各用哪两条棱作为长和宽? 学生四人一组边操作边讨论后归纳: 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作为长和宽的;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左右
8、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教师:对长方体实物,我们已经会找它每个面对应的长和宽了,在平面图上会不会找呢? 请同学用自己的展开图练习找各面的长宽。然后再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指出黑板上展开图中相等的面和对应的长和宽。 教师:我们再从立体图形上看一看。(用电脑动画软件或抽拉投影片演 (图像要验证相对的面相等,展示每个面对应的长和宽。) 教师:想一想,长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 学生讨论后归纳,老师板书: 上下面:长宽2 前后面:长高2 左右面:高宽2 (2)请同学们用新学的知识来解答下面的问题:例1(投影片)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厘米2硬
9、纸板?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或学生板书,同时其余同学填书上。) 解法1:652642542 =604840 =148(厘米2) 解法2:(656454)2 =(302420)2 =742 =148(厘米2) 答:至少要用148厘米2纸板。 练一练:(投影片)一个长方体长4米,宽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米2?(请几位同学用投影片做,选作订正样题。) 教师:如此题改为同样尺寸的无盖塑料盒求表面积如何办? 学生:应该少算上边的一面。列式: 4342.5232.52 3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教师:看看自己的正方体表面展开图,能说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吗? 学生:一个面的面积乘以6。
10、 教师:用棱长来表示它的表面积。 学生:棱长棱长6 (2)试解下面的题。 例2(投影片)一个正方体纸盒,棱长3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请同学们填在书上,一位同学板书: 326=96=54(厘米2) 答:它的表面积是54厘米2。 教师:如果这个盒子没有盖子,做这个盒子要用多少纸板该如何列式? 学生:少一个面。列式:325 教师:说表面积是指六个面,实际问题中有的不是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审题时要分清求的是哪几个面的和。 (3)练习:课本P62试一试。(请两位同学写投影片,其余同学做本上。 用学生投影片集体订正。 (三)巩固反馈 1计算课本练习题。 2口答。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长方体的
11、三角棱分别叫它的长、宽、高。 ( ) (2)一个棱长 4分米的正方体,求它的表面积的列式是426,结果是48分米2。 ( ) (3)用四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四个小正方体表面积的和小。 ( ) (四)课堂总结 1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要准确找到每个面的长和宽。 、布置作业 : 练一练。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教学反思 一、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必须具有较强的空间观念,这是教学的难点。为此,本节课我
12、借助于模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触摸、拼拆、展示,全方位感知,培养空间观念,寻找知识的结合点,让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上发挥更好的媒介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二、加强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所以我们要多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加工,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课中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时,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剖”长方体和正方体,展示出6个面。通过比较分析深刻地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积之和就是这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长方体6个面之间的关系,抓住了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关键,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出长方
13、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我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多种算法的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回想整节课,每一个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从问题的提出到交流,整个过程可以看到孩子们都在主动热烈的参与。新课开始面对课题教师提出:“你想到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被调动起来, “我想到了前面刚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我想到了以前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我想知道表面积和面积这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我想知道如何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面对同学们充满激情的提问,我以掌声给予了赞扬,良好的氛围让本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探求长方体表面积不同的求法时,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不时的在课堂上迸发,有的从长方体两个相对的面为一组去分析,得到求法;有的把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左面分为一组去求;还有的孩子从长方体展开的平面图去求,对问题的思考具有创新性与独特性,思维的深度得以发展。总之从这节课上,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数学的情感是积极的,参与是主动的,多数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情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获得了有效学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