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2).docx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2).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充分的、多种形式的读书,品味重点词语,结合生活实际,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认识到要做到严守规则的确不易,懂得遵守规则的意义。 2、把自己放到作品中去阅读,体会人物的心理,入情入境。继续练习标画问题、分类处理问题、点画重点词句,与“金钥匙”结合,学习品味重点词语的方法。 3、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认字8个,多音字“空”;写字6个。 4、理解“允许、悲哀、诱惑、骄傲、余地、实施、压抑、教诲、清晰”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5、根据课文内容,练习为湖边的木牌写“钓鱼须知”。 二、教学重点: 1、继续练习标画问题、分类处理
2、问题、点画重点词句,与“金钥匙”结合,学习品味重点词语的方法。 2、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认字8个,多音字“空”;写字6个。 3、理解“允许、悲哀、诱惑、骄傲、余地、实施、压抑、教诲、清晰”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4、根据课文内容,练习为湖边的木牌写“钓鱼须知”。 二、教学难点: 1、通过充分的、多种形式的读书,品味重点词语,结合生活实际,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认识到要做到严守规则的确不易,懂得遵守规则的意义。 2、把自己放到作品中去阅读,体会人物的心理,入情入境。 三、学情分析: 钓鱼的启示这一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这个故事发生在国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
3、相距甚远。其次,本文的主题是“道德”,道德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个深刻而严肃的话题,更别说孩子了。最后,本课的重点就是理解父亲为什么把大鲈鱼放掉,而文中对父亲的描写却很含蓄,没有心理描写,也没有过多的解释性的对话,所以学生在阅读本文时很可能只停留在语言表面而不去揣摩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 教学策略:品读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深化。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启示”二字用红笔写出。 齐读课题,教师问道:这个课题与你们以前见过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生:启示是红色的字。 师:猜猜老师为什么要把“启示”二字用红笔标出?学生汇报。 师:什么是“启示”?学生汇报,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钓鱼的启示 钓鱼 启示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