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会计》理论与实训课程.docx
《《金融企业会计》理论与实训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企业会计》理论与实训课程.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融企业会计理论与实训课程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标准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是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的基础上对原来的金融企业会计进行改革而重新设计的。课程建设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精品课建设更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特别是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下面我将从课程作用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课程特色、实验实训条件等几个方面介绍本门课程的整体设计。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的性质与作用实际就是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专业课程体系符合什么样的目标和任
2、职要求;二是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什么作用;三是课程的前后衔接情况如何等。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是在分析了金融企业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并遵循了金融企业会计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原则,在与行业专家反复讨论、酝酿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出来的,是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课程。首先,金融企业是一个体系,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它既不同于工商企业,也不同于普通服务业,它通过具体的货币信用和融资业务同各单位发生经济关系,由于这种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即业务处理与会计处理同一。金融企业会计核算既要具备会计执业能力,又要具备金融各岗位规程
3、的操作能力,其作用是一般会计实务所不能替代的。其次,开设这门课程还在于其在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我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分为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四个模块,本课程是职业岗位能力模块的核心课程。课程开设于第四学期,在此之前学生已通过会计基本方法与技术、金融基础知识、银行产品、柜员业务操作、证券业务操作、保险业务操作等专业课程学习,基本掌握了够用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而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就是要学生以各金融机构为主题,在熟悉各岗位柜台业务的基础上,明确如何强化会计操作处理,如何运用会计管理手段去实施各岗位职业能力,为此就必须开设金融企业会计
4、核算与分析课程。同时此课程又是开设计划财务分析、涉外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理财等课程的基础。该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态度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最终形成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核心之一。 二、课程定位 既然设置这门课程很必要,所以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认真而准确的定位。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是在探索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的基础上形成的,而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是本着“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发出来的,该课在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高职高专金融专业的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其功能在于通过工作任务导向的教学内容的学习与训练,让学生掌握
5、金融企业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核算方法,熟练操作各项金融机构业务的核算,强化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能力。该课程以基础会计、金融基础知识等学习领域的学习为基础,同时此课程又是开设涉外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理财等课程的基础。是形成学生较强职业岗位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成起着重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 三、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本着“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在设计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围绕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经过广泛调研,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共同开发,并以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为依托,力求体现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
6、业性。在这一理念支撑下,根据金融各职业岗位人员所从事的银行柜台会计核算、证券业务核算、保险业务核算等金融业务核算的特殊性,特设计了课程内容。这一理念的落实,体现在我们在课程设计中抓住了以下几点: 一是课程设置的系统性。理顺了课程、师资、教学条件、管理机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课程是核心,师资是关键,教学条件是支撑,管理机制是保障。 二是课程设置的层次性。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将课程规划为三个层次的训练。首先是在多媒体教室理实一体课程的学习,其次是在校内实训室的岗位仿真训练,最后是在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实训。 三是课程设置的前瞻性。根据职业性、可持续性的要求,课程开发与建设充分体现校企合作,教学资料全部
7、为理实一体,实训指导书针对性强,不选用统编教材,做到教学资料随时更新,统编教材只作为参考资料。 四、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通过对金融机构岗位分析,围绕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针对金融机构岗位人员从事业务的特殊性,并结合会计岗位的特点,系统地对其在实际会计岗位中的各类业务核算进行了设计模拟规划,并针对金融各机构业务类型进行了情境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所有金融业务的核算处理能力。具体思路如下: 五、课程目标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以金融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核算能力、会计监督和分析能力。方法能力就是要具有
8、良好的表达能力、书写能力、信息获取分析能力及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社会能力就是要有团队合作和社会适用能力。最终建设的课程要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具体如表所示: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职业能力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能力目标 1具有组织商业银行业务核算与分析的能力; 1.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专业能力 2.会计基本核算能力 3.会计分析与监督能力 2具有组织证券业务核算与分析的能力; 3.具有组织保险业务核算与分析的能力。 4.能够熟悉并遵循相关财经、会计法律法规,严格按规定核算; 5熟悉各主要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程序,能够结合金融业的管理要求恰当运用各种会计方法。 1金融会计语言表达能力 2
9、.金融会计写作能力 方法能力 3.会计统计分析能力 4.金融会计信息获取调查分析能力 5.金融会计软件及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 1.团队合作 2.同客户沟通技巧社交能力 社会能力 3.会计从业职业道德 4.领导策略 6.再学习深造能力 1能够进行有效的团队协作; 2熟练进行语言与行为的社交与沟通; 3能够有效领导完成一定工作任务; 1表达准确、语言流畅; 2准确、规范的写作工作所需的各类公文; 3熟练运用数学和统计分析的技能; 4能够准确获取、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资料; 5能够熟练准确进行现代办公工具的操作; 6能够准确获取、整理、分析和运用金融数据资料。 5.金融市场、会计领域、社会应变能力 4
10、具备应对市场及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 六、教学内容设计 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是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设计的,学生在学习中既要熟悉各类金融业务操作岗位的职业要求,又要遵循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也就是能够根据业务管理要求,进行会计制度设计,开设各有关帐簿,能组织各类金融业务的会计核算与分析。 具体表现在: 了解有关会计法律、准则;理解金融会计的特点; 掌握金融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熟悉各类金融业务核算的会计科目使用和帐簿登记方法; 既懂会计知识,又懂金融业务流程,并能够进行金融财务分析。 具体如下图所示: 七、教学组织 1.精心组织教学 为了实
11、现教学目标就需要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针对教学情境设计描述,对不同的教学情境有着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本着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职业意识的目的,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本着“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理念,实行“理实一体的教学课程-岗位仿真实训-顶岗实训”的教学模式。 根据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或利用多媒体教学,或角色扮演,或组织案例教学,或启发学生去思考发问,或以情景模拟实际教学,或学生边模拟操作边讲授。 一个完善的教学组织的需要考虑各方面的要素: 一是高素质的双师队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之一,就是有一个高素质的师
12、资队伍。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团队中六个专任老师,有全部具备了双师素质,达100%,为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教学手段主要有:仿真会计实训教学、实训软件电子模拟教学、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 三是有计划的教学研究。 为了全面提升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创建精品课程,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努力和探索,坚持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研究活动。 四是生动的教学活动。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实践特色鲜明,关键体现在课程教学上。每位教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节课,每一节课都体现着实践特色。所以教学活动要生动、有趣,受到同学欢迎。 五是“校部合作分段培养
13、3111”教学模式。 所谓“校部合作分段培养3111”教学模式,就是学校和金融机构营业部合作培养,并按照“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思路分阶段组织专业教学活动,学生前三个学期在校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后,第四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一个学期的轮岗实训,第五学期再行返校接受理论强化学习,最后一个学期赴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综合实习,并完成毕业分析报告和毕业设计。“校部合作分段培养3111”教学模式是“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体现,其实质是一种“工学交替”式的教学活动,能够最大程度的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是“工学结合”理想的实现方式之一。 六是完备的校内仿真实训。 为了培养
14、上手快、操作能力强的人才,我们建设了完备的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实训室,并得到了充分利用,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七是互动的校外实训。 校外实训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组充分利用了校外实训基地的条件,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手动、嘴问、脑想等活动,真正检验自己职业的能力,感受自己的职业意识。 八是著名专家的指导。 为了提高教师水平,也为了拓展学生视野,专门从校内外聘请了有关行业专家和教育专家来讲学或指导。 九是优良的教学效果。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在优良育人环境的熏陶下,在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努力下,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的教学取得了优良的效果。 2.合理安排课时 金
15、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的教学时间分配是按照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设计的。校内教学和仿真实训课时安排如下: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学习情境划分与学时表 学时 序号 学习情境 学习子情境 课时 总计 金融企业及金融企业会计认知 1 金融企业会计认知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方法认知 8 2 10 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 教学地点 个人金融业务的核算 2 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核算 企业金融业务的核算 自营业务的核算 经纪业务的核算 3 证券业务核算 承销业务的核算 其他证券业务的核算 财产保险业务的核算 4 保险业务核算 人寿保险业务的核算 再保险业务的核算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 5 金融企业共性业务核算 所有者
16、权益和损益的核算 年度决算与财务报告的编制和分析 总计 6 20 14 4 4 14 4 2 4 6 4 4 4 6 72 14 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 14 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 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 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 八、教学评价 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取决于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反馈,从而形成由教学活动到教学评价,再由教学评价去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因此评价方法与标准对于课程的发展至关重要。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 一是本课程的评价要体现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抓住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重点,把握好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
17、节,力求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要注重过程评价,明确应知应会,从知识掌握、能力操作、学习态度、职业素质等全方位进行考核,将过程和结果相结合。 二是学生成绩的评定要结合课堂提问、作业训练、平时测验、实验实训及考试情况而综合进行,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力。评价采用百分制,60分合格。 三是在教学中分阶段进行情境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课程评价。 四是过程考核要有明确的任务,评价采用开卷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及团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的评价;学习领域综合考评采用闭卷考试,是在教学情境结束时,对学生整体技能情况的评价。 课程考试要运用灵活的方式,为了体现过程考核的重要性,过程考核
18、应占50%,考试占50%。 各学习情境可参照下表进行评价: 学习情境检查评价一览表 序号 1 评价方式与分值 学习情境 金融企业会计认知 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核算 证券业务核算 评价目标 形成性评价 评价学生对金融企业会计特点的理解和会计核算方法的把握 8 总结性评价 2 3 评价学生对商业银行柜台业务的会计核算组织与处理能力 评价学生对证券业务的会计核算与处理能力 12 10 4 5 保险业务核算 金融企业共性业务核算 评价学生对保险业务的会计核算与处理能力 评价学生对金融企业共性业务的会计核算与处理能力 评价学生个人对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掌握和分析能力;按团队10 10 学习领域综合评价 任务的
19、具体要求,学生在分工与协作中,处理各个学习情境的 会计操作和综合处理金融企业会计业务的能力。 50 总计 50 50 九、课程特色 一是科学的教学理念。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体现了“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理念,依据工学结合的“校部合作分段培养3111”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二是多元化的课程开发主体。本课程的开发是由行业专家与专任教师、教育专家共同联手打造。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多次召开校企联合的研讨会,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金融行业的发展与专业需要,使教学项目的设计更具针对性。 三是体现实践性与职业性的教学内容。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和与行业合作
20、探讨开发,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课程标准,同时结合金融企业业务处理与会计核算同一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教学内容,形成了理实一体的教学资料。教学内容力争体现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 四是先进的教学手段。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利会计专业和金融专业的教学设施条件,并运实行了仿真模拟教学、网络教学、视频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五是完备的教学资料。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经过多年摸索和研究,经过与行业专家合作,并共同开发了独具特色的理实一体教材、较强针对性的实训指导书、全套仿真金融机构票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和印章。同时也
21、积累了大量历届学生的作业档案资料以供参考。 六是系统而有序的教学组织。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实行“理实一体的教学-岗位仿真实训-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首次从师资条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工作任务、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有考核,做到了混岗实训与分岗实训相结合;单项实训与情境实训相结合;企业和金融机构业务相结合。 七是全方位的教学评价。在课程评价体系上,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第一,改革原有的由学校教师单一评价的评价体系,形成由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用人单位评价为主体的及时反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通过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不断
22、优化课程内容与结构;第二,改革主要评价结果的传统作法,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能力课程,只有注重过程评价才可以得到及时反馈的评价信息,为此,我们设计了“过程+结果”的评价机制,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及团队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为了评价的客观性,我们制订了实训项目的量化考核标准,以解决原有实践教学考核主观性大的问题 八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新的金融专业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于此相适应,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力求能体现多元化、仿真化、启发化、情景化和职业化特色,由此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智力激励和角色扮演
23、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十、教学效果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分析课程的开设以来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各方面好评: 一是学生评价好。由于教学内容体现了职业性和实践性,使得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增强了能力。不仅是金融专业的学生对本课程评价高,其他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的学生也非常喜欢这门课,通过仿真实训使得学生把企业会计与金融机构业务结合起来,不仅懂得了金融机构的会计处理,更加深了对企业会计的理解和操作。 二是校内专家好评。经过校内专家听课、评课,专家普遍认为本课程内容组织针对性强,教学设计合理全面,是一门优秀课程。 三是用人单位评价高。通过连续三年针对用人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企业会计 金融 企业会计 理论 课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8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