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 学科:初中化学 作者:王学辉 单位:丰城市湖塘中学 联系电话:13767514943 邮件地址:51214370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特别有些知识点抽象难懂,学起来枯燥乏味,比如上册的原子结构那一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得失电子规律,化合价,离子所带电荷的关系。但下册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感觉到化学知识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金属及金属材料与生活和生产联系紧密,使学生提高认识从
2、而陪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前一节金属及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步学习有关金属的性质。前一节内容主要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这节就直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首先是讲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开始提到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但剧烈程度不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导出初步的金属活动顺序。这样很自然,学生很容易接受! 其次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镁、锌、铁、铜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从而得出这几种具体金属的活动顺序,这样学生能通过明显形象直观的现象导出这一规律,从而记忆牢固和深刻!然后通过这几种金属与酸反应的特征导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的置换反应。 再次再探究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水溶液
3、的反应。实验现象明显生动有趣! 最后总结各探究活动得出非常重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然后在分析前面的探究活动得出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这样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很自然、清晰的得出结论!节内容的学习也为酸、碱、盐的知识奠定基础,而且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且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
4、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论的分析归纳和处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对这种探究实验设计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多媒体、细铁丝、镁条、铝片、铜片被氧化的镁条与铝片、有少量水的氧气集气瓶、酒精灯、火柴、砂纸。 学生用具:稀HCl,稀H2SO4,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细铁丝、砂纸、火柴、试管、坩埚钳、石棉网。 七、教学流程图 第一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流程图 1:情景引入 4:随堂
5、练习 5:教师总结 2:历史上人类利用金属的历程 3:科学探究:铁、铜、铝的化学性质探究 6:书面作业 3:交流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 7:板书设计 本节课只撰写第一课时教案 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金戒指,黄铜不法分子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讨论:1.人们为何会上当 师:现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 生:相互讨论 师:通过测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画;用火烧,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 师小结:前两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物理性质,后一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过渡:要想更好的使用金属,就需要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 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师:播放
6、相关多媒体课件并讲述相关内容。 师:指导学生探究活动: 用坩埚钳夹一段镁条,在酒精灯上引燃,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将一根铁丝绕成螺线状系在一根火柴头上,用坩埚钳夹住另一端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待火柴快要燃尽时将红热的铁丝伸入有少量水的集气瓶种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用坩埚钳夹一小团棉花伸进装有铝粉的试剂瓶内轻轻蘸一下,让棉花外围蘸一些铝粉将其在酒精灯上点燃后立即伸进有少量水的氧气集气瓶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将一根光亮的铜丝绕成螺线状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生:将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填入下表: 物质 Mg Al Fe Cu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师:镁、铁、铝、铜都和氧气反
7、应,反应条件、难易、剧烈程度有所不同,说明金属的活泼性不同。 师:分析出铁、镁、铜、金的活泼性,阅读教材第九页找出铝耐腐蚀的原因。 生:实验探究一 金属 Mg Zn Fe Cu 现象 HCl H2SO4 HCl 化学方程式 H2SO4 师生总结 师:引导分析通过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比较金属Mg、Zn、Fe、Cu的活动性顺序 生:各组交流获取的信息,引导对信息进行处理,并获取结论。 1.能与稀硫酸、盐酸反应的金属及不能反应的金属。 2.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 师生:总结出上述几种金属活动性顺:MgZnFeCu. 师生:分组分析上述的几个方程式特点,得出置换反应。 Mg+2HCl=MgCl2+H
8、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 置换反应:A+BCAC+B 师小结: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师:思考,回答:这些反应的特点是: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其特点不同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生: 比较 定义 表示 举例 关系 分解 化合 置换 师:课堂练习 (1)出土的文物中,金器保存很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表面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活泼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A金、铜、铁 B铁、金、铜 C铜、铁、金 D铁,铜,金
9、 (2)小兰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保存十分完好。其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 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我们用的铝制餐具是怎么回事呢? 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材料,工业上制取钛的一个反应是: TiCl4+2Mg=Ti+2MgCl2,该反应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师:总结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 3、置换反应 师:书面作业 P14习题,第三题、第七题、第八题 板书设计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Mg+O2点燃2MgO 4Al+3O2点燃2Al2O3 2Cu+O2加热2CuO 3Fe+2O2点燃Fe3O4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的活动性: MgAlFe,CuAu 2、金属与酸的反应 Mg+2HCl=MgCl2+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 金属的活动性: MgZnFeCu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A+BCAC+B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