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课文详细解析 课文+解词+翻译+文言现象.docx
《《醉翁亭记》课文详细解析 课文+解词+翻译+文言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课文详细解析 课文+解词+翻译+文言现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醉翁亭记课文详细解析 课文+解词+翻译+文言现象醉翁亭记课文详细解析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 / 27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回:回环。转:转弯。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临:居高面下,由上看下。于:介词。 2 / 27 者也:判断句。】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 3 / 27 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许多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秀丽,远远望
2、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邪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 4 / 27 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 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太守同宾客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 5 / 27 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全文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城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作者将“镜头”从全景移向局部: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这样
3、层层推进,托出主景,引人入 6 / 27 胜。“水声潺潺”写水。“峰回路转”写山路。“有亭翼然”写亭,都形神兼备,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从大山深处引出一亭,仅用几十个字,可见文笔之简练。醉翁亭既出,写景也暂告结束,转为叙事抒情。两个短句,自问自答,道出亭的来历。前一问答,明白无疑;后一问答,隐约其辞,为进一步说明留有余地。 “太守”闪 7 / 27 现,却不言明身份,成为全篇的一个悬念。 “醉翁”雅号的由来,言简意赅。“饮少辄醉”突出一个“醉”字,“年又最高”暗含一个“翁”字。两字合璧,遂有“醉翁”之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山水之乐,得之心
4、而寓之酒也”是将游玩观赏之乐融在宴饮之中。 8 / 27 第一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而:连词,表示顺承。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归:聚拢。瞑:光线昏 9 / 27 暗。晦:阴暗,昏暗。变化:交替。之:的。朝:早晨。暮:傍晚。】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芳:香花。发:开。而:两个“而”均为连词,表并列关系。幽:清幽。香:香味。佳:好。木:树木。秀:茂盛、繁茂。繁:多,浓密。阴:树的阴影。水落:水位落
5、10 / 27 下。石出:石头露出。山间:山里。】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而山谷洞穴昏暗了,或明或暗 11 / 27 交替变化着的,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露洁白,水位下落,石头显露出来,这就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早晚阴晴烟云变化。用对偶句描写,用散句结束, 12 / 27 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一写早,一写晚,各尽其妙而又互为照应。写景中同时又蕴涵着事理关系:因为“日出”而“林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课文详细解析 课文+解词+翻译+文言现象 醉翁亭 课文 详细 解析 解词 翻译 文言 现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8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