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说课稿.docx
《《认识线段》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线段》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认识线段说课稿认识线段说课稿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厘米和米的第一课时内容。此前,学生知道了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此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教材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知识,通过具体活动获得对线段的直观认识,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但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一定难度。同时他们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都是课堂上需要利用和捕捉的闪光点和有利因素。
2、 二、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教学三维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线段,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线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2、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中,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重点、难点: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他们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建构出线段的特征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但二年级学生感知粗糙不精细,思维不够严密,又是第一次接触线段这一概念,往往对线段的几何图形的画法(尤其是两个端点)易忽视,形成片
3、面、肤浅的认识,所以对认识线段的特征、线段表象的建立成了本课学习的难点。 三、教具和学具: 教具准备:课件、棉线、长方形纸片,直尺,长方体小盒子 学具准备:棉线、长方形纸片、直尺、长方体或正方体小盒子 四、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对概念认识得到一般规律的过程是: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强调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为此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直观演示法和操作实践法,配合谈话启发、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其它教学方法优化组合进行教学。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操作,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
4、行合作交流。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等进行学习新知。 五、说教学流程 基于新课标:“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发展生活”的理念,必须通过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得到体现和实施。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预设了六个版块教学流程: 版块一:曲直对比,情境导入新课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这种情境是一步步地纵向深入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主动认识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本课开始我用一条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毛线来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放在桌子上的毛线和拉直了的毛线的区别。让学生根据毛线来感知曲和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物体来感知线段,同时曲直对比强化了线
5、段的表象特征,为下面的概念深入做好知识铺垫。 版块二: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点,你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我由桌面上弯曲的毛线出发: 1首先追问:你能想办法把毛线变直吗?让学生用事先准备的毛线动手试一试,学生利用生活中已有的经验,一定会出现捏住毛线的两头,拉紧毛线的情况。 2然后告诉学生:用手捏住了毛线的两端,把它拉紧,线就直了。这时,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让学生观察同桌手中的毛线,互相指一指手中的线段。3接着教师演示并说明:同学们捏住的毛线的两头,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追问:一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线段 认识 线段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7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