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练习题.docx
《《结构力学》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力学》练习题.docx(2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结构力学练习题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习题 习题2.1判断题 (1) 若平面体系的实际自由度为零,则该体系一定为几何不变体系。( ) (2)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则该体系一定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3)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则该体系为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4) 由三个铰两两相连的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 (5) 习题2.1(5) 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CEF后,剩余部分为简支刚架,所以原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ACEBDF 习题 2.1(5)图 (6)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A
2、BC后,成为习题2.1(6) (b)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 (7)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EDF后,成为习题2.1(6) (c)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 BEDA(a)FC(b)(c) 习题 2.1(6)图 正确。 错误。W0是使体系成为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错误。 错误。只有当三个铰不共线时,该题的结论才是正确的。 错误。CEF不是二元体。 错误。ABC不是二元体。 错误。EDF不是二元体。 习题2.2 填空 (1) 习题2.2(1)图所示体系为_体系。 习题2.2(1)图 (2) 习题2.2(2)图所示体系为_体系。 习题 2-2(2)
3、图 (3) 习题2.2(3)图所示4个体系的多余约束数目分别为_、_、_、_。 习题 2.2(3)图 (4) 习题2.2(4)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 习题 2.2(4)图 (5) 习题2.2(5)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 习题 2.2(5)图 (6) 习题2.2(6)图所示体系为_体系,有_个多余约束。 习题 2.2(6)图 (7) 习题2.2(7)图所示体系为_体系,有_个多余约束。 习题 2.2(7)图 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左右两边L形杆及地面分别作为三个刚片。 几何常变。中间三铰刚架与地面构成一个刚片,其与左边倒L形刚片之间只有两根链杆相联,缺少一个约束。 0、1、2、3
4、。最后一个封闭的圆环内部有3个多余约束。 4。上层可看作二元体去掉,下层多余两个铰。 3。下层几何不变,为一个刚片;与上层刚片之间用三个铰相联,多余3个约束。 内部几何不变、0。将左上角水平杆、右上角铰接三角形和下部铰接三角形分别作为刚片,根据三刚片规则分析。 内部几何不变、3。外围封闭的正方形框为有3个多余约束的刚片;内部铰接四边形可选一对平行的对边看作两个刚片;根据三刚片规则即可分析。 习题2.3 对习题2.3图所示各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a)(b)(c)(d)(e)(f)(g)(h)(i)(j)(k)(l) 习题2.3图 如习题解2.3(a)图所示,刚片AB与刚片I由铰A和支杆相联组
5、成几何不变的部分;再与刚片BC由铰B和支杆相联,故原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A1BC2习题解2.3(a)图 刚片、由不共线三铰A、B、两两相联,组成几何不变的部分,如习题解2.3(b)图所示。在此部分上添加二元体C-D-E,故原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AB( , )CDE习题解2.3(b)图 如习题解2.3(c)图所示,将左、右两端的折形刚片看成两根链杆,则刚片、由不共线三铰、两两相联,故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 , )( , )( , )习题解2.3(c)图 如习题解2.3(d)图所示,刚片、由不共线的三铰两两相联,形成大刚片;该大刚片与地基之间由4根支杆相连,有一个多余约束。
6、故原体系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 )( , )( , )123习题解2.3(d)图 如习题解2.3(e)图所示,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体系,为一个大刚片;该大刚片与地基之间由平行的三根杆、相联,故原体系几何瞬变。 ( , )3( , )( , )12习题解2.3(e)图 如习题解2.3(f)图所示,由三刚片规则可知,刚片、及地基组成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体系,设为扩大的地基。刚片ABC与扩大的地基由杆和铰C相联;刚片CD与扩大的地基由杆和铰C相联。故原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AC1BD2习题解2.3(f)图 如习题解2.3(g)图所示,上部体系与地面之间只有3根支
7、杆相联,可以仅分析上部体系。去掉二元体1,刚片、由铰A和不过铰A的链杆相联,故原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11A习题解2.3(g)图 只分析上部体系,如习题解2.3(h)图所示。去掉二元体1、2,刚片、由4根链杆、和相联,多余一约束。故原体系几何不变且有一个多余约束。 121324 习题解2.3(h)图 刚片、由不共线三铰A、B、C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部分,该部分再与地基由共点三支杆、相联,故原体系为几何瞬变体系,如习题解2.3(i)图所示。 OB1C23A习题解2.3(i)图 刚片、由共线三铰两两相连,故体系几何瞬变,如习题解2-3(j)图所示。 ( , )( , )( , )习题解2
8、.3(j)图 该铰接体系中,结点数j=8,链杆数b=15 ,则计算自由度 W=2j-b=28-15=10 故体系几何常变。 本题中,可将地基视作一根连接刚片和的链杆。刚片、由共线的三个铰两两相联,如习题解2.3(l)图所示。故原体系几何瞬变。 ( , )( , )( , )习题解2.3(l)图 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习题 习题3.1 是非判断题 (1) 在使用内力图特征绘制某受弯杆段的弯矩图时,必须先求出该杆段两端的端弯矩。 (2) 区段叠加法仅适用于弯矩图的绘制,不适用于剪力图的绘制。 (3) 多跨静定梁在附属部分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必会引起基本部分的内力。 (4) 习题3.1(4)图所示
9、多跨静定梁中,CDE和EF部分均为附属部分。 ABCDEF习题3.1(4)图 (5) 三铰拱的水平推力不仅与三个铰的位置有关,还与拱轴线的形状有关。 (6) 所谓合理拱轴线,是指在任意荷载作用下都能使拱处于无弯矩状态的轴线。 (7) 改变荷载值的大小,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形状也将发生改变。 (8) 利用结点法求解桁架结构时,可从任意结点开始。 正确; 错误; 正确; 正确;EF为第二层次附属部分,CDE为第一层次附属部分; 0错误。从公式FH=MC/f可知,三铰拱的水平推力与拱轴线的形状无关; 错误。荷载发生改变时,合理拱轴线将发生变化; 错误。合理拱轴线与荷载大小无关; 错误。一般从仅包含两个
10、未知轴力的结点开始。 习题3.2 填空 (1)习题3.2(1)图所示受荷的多跨静定梁,其定向联系C所传递的弯矩MC的大小为_;截面B的弯矩大小为_,_侧受拉。 FPABClllllFPFPDFPE习题3.2(1)图 (2) 习题3.2(2)图所示风载作用下的悬臂刚架,其梁端弯矩MAB=_kNm,_侧受拉;左柱B截面弯矩MB=_kNm,_侧受拉。 CBDA6m习题3.2(2)图 (3) 习题3.2(3)图所示三铰拱的水平推力FH等于 。 FPaa习题3.2(3)图 (4) 习题3.2(4)图所示桁架中有 根零杆。 FPFP习题3.2(4)图 MC = 0;MC = FPl,上侧受拉。CDE部分在
11、该荷载作用下自平衡; MAB=288kNm,左侧受拉;MB=32kNm,右侧受拉; FP/2; 11。 习题3.3 作习题3.3图所示单跨静定梁的M图和FQ图。 AC2m4m20kN/mD2mBAaFPaCaFPaFP2BFPBEa(a) (b) qAFPFPDaaAlBl/2CaC (c) (d) qAaBaqaqa2C5kN/mC2mA20kNmD2m2mB10kNmE2m (e) (f) 习题3.3图 解】 ACDB4080404080 M图 FPaABFPaFPa22 M图 ql28ACB3qlql2889ql8 M图 FPaACFPaFPaDBE2FP37FP3 M图 1.5qa2q
12、a28CABqa2 M图 A40CBD40 FQ图 (a) 5FP4FPA4B5FPFP 44 FQ图 (b) 3qlqlA82CB5ql 8 FQ图 (c) 2FP3FPACDFBEP34FP 3 FQ图 (d) 2qaqaABC FQ图 (e) 【 101010AAD10B10 10DB0M图 FQ图 (f) 习题3.4 作习题3.4图所示单跨静定梁的内力图。 4kN8kN/mA2mD2mB2mC6kNE2mA2kN/mC4m2m8kND2m2kN/mB2mF(a) (b) 4kN/mE2mA2m6kN12kNmC3mD2mB8kN5kNmD2m10kNmA2mC2m5kNmB2mE10k
13、Nm习题3.4图 (c) (d) 1616A8D4B1636C16A4DB20C(a) M图 FQ图 1294CA815kN811kNDB4A1C1D4B7(b) 6M图 FQ图 82A167.2121268CDBAC8DB6M图 FQ图 (c) 4558CACB510 B4A44M图 FQ图 (d) 习题3.5 作习题3.5图所示斜梁的内力图。 5kN/mBCA4m2m习题3.5图 B20A102.5C3B415CCB512A15A159M图 FQ图 FN图 习题3.6 作习题3.6图所示多跨梁的内力图。 6kND2m2kN/mA3mE3m(a) B3mC2kN/m6kNDA2m3mE30k
14、NB3m(b) F3m4mC5kNAB2m3m.9kN mC2m(c) 2kN/m3kNF2mD3mEA30kNmCB3m2m2m40kNmD30kNmEF12kNm2m(d) 习题3.6图 2m3m2m121DA13E32BC1D67AE1B1CM图 FQ图 (a) 2112DA445EB19.526.5F46421CDA4516.513.5EBF410CM图 FQ图 (b) 6A326BC326D2.25E9F3M图 3ACB2D6FQ图 (c) 42303 EF12AB10403050CD3966EFM图 A10BCDE336FFQ图 (d) 习题3.7 改正习题3.7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力学 结构 力学 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5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