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ppt课件.ppt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曹志平,曹志平,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 博士生导师理学学士(物理学),哲学硕士、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哲学电子邮箱:,一、“两种文化”的提出,1956年,英国作家(科学家)斯诺发表了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讲演,谈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学知识分子与科技知识分子及他们各自所代表的文化日益分化,形成了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斯诺认为在人文学知识分子与科学家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特别是在年青人中间)还互相憎恨和厌恶,当然大多数是由于缺乏了解,他们都荒谬地歪曲了对方的形象”。,康德,“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
2、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伊曼努尔康德,卢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我们的灵魂正随着我们的科学和我们的艺术之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地平线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尼采,人的本质不是由理性和科学知识决定的,而是由权力意志决定的。权力意志是人的生命的本质。人应该认识的不是关于实在的知识,而是自己的生命。对科学技术的追逐带来了生命灵性的丧失。,浪漫主义运动:作为人文学方法论的解释学,以生命的“理解”为核心的精神科学方法论与实证的解释的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对立狄尔泰:自然精神;自然科学精神科学,理解解释,社会文
3、本事件:索卡尔的“恶作剧”,1996年秋,纽约大学物理学教授索卡尔在文化批评先锋刊物社会文本上发表超越边界,迈向量子引力的变革性诠释学的文章。在文中,索卡尔故意迎合后现代观念,大量引用后现代学派头面人物如德里达、拉康等人的时髦词汇,并似是而非地旨用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量子引力理论,宣称后现代理论与量子引力的最新进展是相印证的。这篇文章立即得到发表。但很快索卡尔在另外一家刊物交流上坦白,这篇文章纯粹是胡说,其目的是检验人文学者的学术水平。他认为当一切被还原为话语、社会建构,任何论点就不再需要严谨的论证,自信和伪装的博学便是一切。,中国:“科学与人生观”大论战,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即西学东渐)始于1
4、6世纪末(1582年),在此之前,中国文化以儒家为核心,以人生问题为内容。杜威(1919年5月1日来中国,经历中国的五四运动,推迟回国,在中国呆了2年零2个月):“中国古代的学问,多偏向于人生哲学一方面,对于生物天然地体等自然科学,不甚注意,所以科学程度较浅,还够不上与政治、宗教、社会、人生发生连贯的关系。”,“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之前科学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的几个层面,第一层面:从科技器物到“坚船利炮”第一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三棱镜、钟表等鸦片战争、师夷长技 特点:以天主教为形式,调和天主教与孔子理论的关系,迎合中国传统儒学,利用士大夫对奇物的兴趣强迫的,榜样的,师夷长技,
5、科学技术,第二层面:知识,最早、最突出的是历算学即天文学和与之相关的几何学,以适应清朝修历、制历的需要;其次是地理学和测量技术。康熙年间的全国地图皇兴全览图再次是数学、光学、解剖学、逻辑学以及水利、机械、采矿、兵器等技术,特点,杜威:“新思想的输入,不大遭人的反对。在西方可以开几百年战争者,到了中国,社会上竟不当他是革命”;“因为与人生日用无密切关系,所以没有人抵抗,新思想的输入,不过添了几个名词,于他的真意义、依旧不懂得”“反对是最好的事情,是进步的表示。越加反对,思想变越加进步。若大家对他没有兴趣,于人生不受影响,则科学的进步也迟缓了,范围也不能扩大”,第三层面:思维方式、社会价值,徐光启
6、(1562-1633):中西知识的差异在于没有“由数达理”的公理化的形式逻辑体系及方法“会通以求超利”“西学东源说”:王锡阐(1628-1682)、梅文鼎(1633-1721)、戴震(1723-1777)等,排斥西方科学,考证西方科学起源于中国,甚至是对中国的剽窃,国学中兴起实证精神,复兴古学鸦片战争以后,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1873-1928)为代表的“维新派”学西方的科学技术,学西方的学术和政治体制科学救国,“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核心,梁启超:从主张学习近代科学,向怀疑西方科学转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访问欧洲:“因科学发达,生出工业革命,外部生活变迁急剧,内部生活随而动摇 人
7、类的自由意志,不得不否认了。意志既不能自由,还有什么善恶的责任。宗教和旧哲学,都被科学打得旗靡辙乱 这回大战争便是报应。”,张君劢: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科学为客观,人生观为主观科学为逻辑支配,人生观起于直觉科学分析,人生观综合科学因果律,人生观自由意志科学起源于相同现象,人生观起于人格之独特性欧洲以科学文化为核心的文明,追逐物质,偏重工商,重个人轻社会中国的希望在“仁爱本性”,培养新的民族精神,地质学家:丁文江,“打到玄学鬼”“科学的目的是要摒弃个人主观成见人生观最大的障碍求人人所能共认的真理。科学方法,是辨别事物的真伪,求他们的秩序关系 科学的万能,科学的普遍,不在他的材料,在他的方法。
8、”科学能够应用于人生观。欧洲文化的“破产”责任不在科学中国文明的可取之处,在于一直同“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的“精神文明”相作对的“近三百年经学大师治学的方法”。,梁启超,“人生问题,有大部分是可以而且必要用科学方法来解决的。却有一小部分或者还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超科学的。”“人生关涉理智方面的事项,绝对要用科学方法来解决。关于情感方面的事项,绝对的超科学的。”,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逻辑关系,文化:器物,知识,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权力科学文化:知识上以自然科学为核心,包括社会科学;以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工业、资本等相连结;强调科学方法、理性与科学精神。人文文化:以人文学(文史哲)为核心,基
9、本问题是人的价值,强调生命的移情、顿悟、反思。,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不一致,器物层面:科技产品(新产品,高技术,多功能)文物(老、旧,文化的承载),创新复古知识层面:自然对象精神现象、人的行为 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主观性、个别性 自然科学的解释性、预见性方法与思维层面:实验的、控制的、变革的客体有意识、有意志,在工业社会、现代化中的地位,科学技术资本现代化理论,科学变成了价值尺度、标准有用性、物性精神追求科学是一项以成就为衡量标准的偏执的事业,科学精神:彻底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将科学的特征推至极值而领会到科学的理想的精神气质。当人们用这种精神规范科学家群体的行为、价值取向、道德培养时,
10、就变为了我们所说的科学的人的精神。普遍主义(世界主义):科学与个人、民族无关,科学有自己的客观标准。公有主义:科学具有人类性,不享有排他性的占有。无私利:科学的出发点是为人类造福,科学家应该是利他主义的。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三、科学与人文的互动:未来的人类文化,科学是从人文中分化出来的:巫术-宗教-自然哲学-自然科学(15世纪),社会科学(18世纪)科学、技术与工业化、现代化的关系,使人们重新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与地位,重新界定科学技术与人文学和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科技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一些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生化、热核)的使用及一些影响全球的环境污染、生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文化 人文 文化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