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精彩片段及点评 .docx
《《红楼梦》精彩片段及点评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精彩片段及点评 .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红楼梦精彩片段及点评 红楼梦 清代乾隆年间,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把我国古代小说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作者曹雪芹名,字梦阮,雪芹是他的号,又号芹圃、芹溪。其祖先是清朝皇室的“包衣”人,虽然是“家奴”的地位,但却“呼吸通帝座,”与皇室的关系十分密切。其祖父曹寅,少年时曾是康熙皇帝的“伴读”,后任江宁织造,受到康熙皇帝的特殊信任。康熙多次南巡“驻跸江宁”,皆由曹寅接驾。家势之显赫可想而知。曹寅又是一位有影响的文化人,他藏书颇富,有诗集楝亭集行于世,还负责刊印全唐诗、佩文府。这样的家世,对曹雪芹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显然有极大的影响。雍正年
2、间,曹家在南京被抄,迁回北京,乾隆年间彻底败落。曹雪芹在右翼宗学任过职务,后移居北京西郊健锐营一带。生活清苦,卖画度日,“举家食粥酒常赊”。其为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善谈吐,风雅游戏,触景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终日不倦。”他一生经厉了曹家由盛至衰的过程,深味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红楼梦成书于晚年,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终于“书未成”,“泪尽而逝。”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初以八十回抄本流传。乾隆五十六、五十七年,程伟元、高鹗两次以活版印行百二十回红楼梦,始有印本行于世,世称“程甲本”、“程乙本”。一般认为,其后四十回乃高鹗续写,且前八十回较之抄本亦多改动。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已陆续发
3、现十余种抄本,成为红楼梦研究的珍贵材料。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引起社会广泛重视,以致形成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即所谓红学。 百万言的红楼梦,以贾府由盛至衰的过程为情节线索,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广泛展示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生活画卷,正如清人“二知道人”所说:“太史公纪三十世家,曹雪芹只纪一世家。太史公之书高文典册,曹雪芹之书假语村言,不逮古人远矣。然曹雪芹纪一世家,能包括百千世家。”而红楼梦着力描写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则不仅是对中国古老的封建思想、伦理道德的控诉和批判,而且表现了某些新的社会思潮和人生观念。 红楼梦作为一部杰作,在艺术方面的成就更是多方面的。 红楼梦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4、。为了使人物一出场就能突现个性特征,给读者造成强烈的第一印象,红楼梦非常讲究人物的“出场艺术”。例如第三回中,围绕林黛玉来到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集中写了一大批主要人物的出场:“只见两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贾母出场了,紧接着就写这位老祖母见到林黛玉时的哭,见到王熙凤时的笑,见到贾宝玉时的爱。这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描写,把这位老祖宗不受任何约束,随意挥洒,毫无顾忌的尊贵和崇高的地位充分表现出来了。更为精彩的是王熙凤的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接下去的一连串描写,使王熙凤一出场就充分表
5、现了她机变、乖巧、善于辞令等性格特征和在贾府管家奶奶的地位,无疑给读者造成了深刻的印象。 把人物置于重大事件之中,矛盾焦点之上,是红楼梦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的艺术手法之 一。例如王熙凤追逐权势、金钱,对人心狠手辣,“机关算尽太聪明”以及颇有才干等等性格特征,主要就是在协理宁国府,毒设相思局,害死尤二姐等事件中塑造成功的。同样的,鸳鸯的柔中有刚的性格,主要是在抗婚事件中表现出的。 此外红楼梦还善于通过人物的某些奇特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独特的思想性格。例如贾宝玉的奇谈:“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把“读书上进”的人称为“禄蠹”,把胎里带来
6、的那块宝玉做“劳什子”,并多次的摔砸等等,这些反常的言行,正深刻地揭示出他的叛逆性。林黛玉的“葬花”,以及由于宝玉向她表露爱情而在内心深处产生剧烈的心理动荡,也是她的独特的思想感情的表现。她越是无比珍视“木石前盟”,就越是不能接受和容忍宝玉的“表露”,而对自身处境的深沉的感伤,则唯以葬花来自怜。 红楼梦是以一个家族的日常生活为情节内容的。既写较重大的事件,也写无数的日常生活小事,这正是红楼梦情节艺术的特点。在描写重大事件时,根据各种事件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艺术手法。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这一重大事件,采取了密锣紧鼓,步步紧逼的手法,使这一情节产生了极强烈的戏剧性。而第七十三至七十四回写抄检大观园
7、时,却又采取了一步步慢慢展开的手法,有如盘马弯弓,引而不发。两种写法各有情趣,都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红楼梦对大量生活小事的描写尤为精彩。很多平凡小事,都被作者赋予了深刻的涵义。如第七十七回写那一包已逾百年的“手指头粗细”的人参,虽系小事,岂不正是百年旺族而日趋败落的贾府的象征吗?还有那些诸如过生日、请医生之类的日常生活,在作者笔下都显示了美学情趣和特殊的艺术效果。如宝钗过生日(二十二回)、凤姐过生日(四十三回)、宝玉过生日(六十三回)、贾母过生日(七十一回),都不过是吃酒看戏,但正如脂评所说:“起用宝 钗,盛用阿凤,终用贾母,各有妙文,各有妙景。”它标志着贾府由盛至衰的几个阶段。 红楼
8、梦还往往把这些重大事件和生活小事巧妙地衔接起来,构成相映成趣的审美整体。第十七、十八回写元妃省亲,整个贾府 成了“玻璃世界、珠宝乾坤”,是全书最“热闹”的文字。而到了第十九回,写的却是静悄悄的潇湘馆里宝玉为黛玉“编造”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从而表现了宝黛二人之间真挚缠绵的情意。把这三回的文字作为一个整体来欣赏,则既有“错采镂金”的豪华,又有“初发芙蓉”的清新,使读者得到了丰富的美学享受。 红楼梦是一座汉语言艺术宝库,充分发挥了汉语文学语言中散文、骈文、文、白话各种语言形象的叙述、描写、议论中的功能和魅力。而语言的性格化,则尤其应该称道。红楼梦的语言性格化,已不仅指人物语言,叙述人物行动的语言也是
9、充分性格化的,这以叙述刘姥姥行动的语言最为典型。此外,作品中大量吸取和运用民间口语,诸如成语、俗语、歇后语、俏皮话等,都得到了恰当的使用,为全书语言的生动活泼,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林黛玉初见王熙凤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神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珠髫,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 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
10、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 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 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11、,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老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去歇歇。”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人民文学出版社XX年版。 这个片
12、断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它对王熙凤出场的描写历来为评论家所赞赏。作者在写这个人物时,让读者和刚到贾府的林黛玉一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别人在贾母面前屏声敛气,独有她不苟言笑,所以,在人们还未见到她时,便知道了她在贾府的地位和泼辣的个性。王熙凤出场后,作者首先对她的服饰作了精细入微的描绘。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衣着打扮不仅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地位有关,同时也反映出他的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等,因此,文学作品对人物服饰的描写也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曹雪芹对王照凤“彩绣辉煌”的服饰的描绘,也并非泛文,有着很深的寓意。清代言妇女之美,在娇羞媚态,服饰“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称”。曹
13、雪芹写贾氏姊妹,都只有淡淡几笔,如写探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活然是位形神俱美的女子。作者独让王熙凤着极奢极丽之服,浓妆艳饰,遗体锦锈,珠光宝气,过事修饰,用当时关于美女的标准来衡量,此等笔墨,明有微旨,与其说是褒赞,不如说是在贬滴。主熙凤把自己打扮得如此艳丽,不仅反映了她安富尊荣的富家少奶奶的身份,还表现出好奢侈、好胜的性格和庸俗的审美趣味。在对王熙凤的服饰作了细腻的描写后,作者又以排偶句式生动地描绘了她风骚练辣的容貌神情,文笔简练,但却极富特征,尤其是对于王熙凤眉形目态的描写,大有深意,既揭示了人物性格,又表现出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丹凤眼,柳叶眉,
14、原是很美的,便曹雪芹偏偏把王熙风的丹凤眼写成三角形,让她的柳叶眉高吊两梢。据麻衣相法,三角眼、吊梢眉是慧黠、狠毒、性巧、通变、邪淫之相。曹雪芹写王熙凤的眉目,显然有意无意地受到这种 流行观点的影响。这幅静态的肖像描写极富特色,它为以后塑造这位外表华丽却生性狡诈的少奶奶形象奠定了基础。接下来作者写到王熙凤的言行,更进一步刻画出她的个性。她携着黛玉的手,对她的美貌大加赞美,但这赞美最后还是归于对贾母的奉承:“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为了表示对黛玉的同情,她“用帕拭泪”,但当贾母不喜欢她这样时,她“忙转悲为喜”。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是出自他的至性,并非由他人的意志所决定
15、。“忙转悲为喜”五个字,形象地说明了王熙凤虚伪势利、阿谀奉承的性格。接下来写王熙凤故作姿态地对黛玉嘘寒问暖,对下人指手划脚,这一方面表现自己对黛玉的关心,另一方面也炫耀了自己在贾府的地位。这段文字和前面的肖像描写相结合,把王熙凤的音容、笑貌、性格写得栩栩如生,淋滴尽致,使这位凤辣子出场伊始,便给读者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凤姐也略坐片时,便回至净室歇息,老尼相送。此时众婆娘媳妇见无事,都陆续散了,自去歇息,跟前不过几个心腹常侍小婢,老尼便趁机说道:“我正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请奶奶一个示下。”凤姐因问何事。老尼道:“阿弥陀佛!只因当日我先在长安县内善才庵内出家的时节,那时有
16、个施主姓张,是大财主。他有个女儿小名 金哥,那年都往我庙里来进香,不想遇见了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那李衙内一心看上,要娶金哥,打发人来求亲,不想金哥已受了原任长安守备的公子的聘定。张家若退亲,又怕守备不依,因此说已有了人家。谁知李公子执意不依,定要娶他女儿,张家正无计策,两处为难。不想守备家听了此信,也不管青红皂白,便来作贱辱骂,说一个女儿许几家,偏不许退定礼,就打官司告状起来。那张家急了,只得着人上京来寻门路,赌气偏要退定礼。我想如今长安节度云老爷与府上最契,可以求太太与老爷说声,打发一封书去,求云老爷和那守备说一声,不怕那守备不依。若是肯行,张家连倾家孝顺也都情愿。” 凤姐听了笑道:
17、“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老尼道:“太太不管,奶奶也可以主张了。”凤姐听说笑道:“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净虚听了,打去妄想,半响叹道:“虽如此说,张家已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象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 凤姐听了这话,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老尼听说,喜不自禁,忙说:“有,有!这个不难。”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蓬拉牵的图银子。这三千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做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
18、”“便是三万两,我此刻也拿的出来。”老尼连忙答应,又说道:“既如此,奶奶明日就开恩也罢了。”凤姐道:“你瞧瞧我忙的,那一处少了我?既应了你,自然快快的了结。”老尼道:“这点子事,在别人的跟前就忙的不知怎么样,若是奶奶的跟前,再添上些也不够奶奶一发挥的。只是俗语说的,?能者多劳?,太太因大小事见奶奶妥贴,越性都推给奶奶了,奶奶也要保重金体才是。”一路话奉承的凤姐越发受用,也不顾劳乏,更攀谈起来。 选自红楼梦第十五回。人民文学出版社XX年版 这是从红楼梦第十五回里节选出的一个片断,写的是王熙凤主持秦可卿的丧事,送殡到铁槛寺,料理善后,晚间寄居于离铁槛寺不远的馒头庵,老尼净虚与王熙凤策划,凭借贾府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楼梦 红楼梦精彩片段及点评 精彩 片段 点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