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代换》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量代换》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等量代换教学设计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鞠官屯小学 杨风平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09页数学广角例2 “等量代换”。 二、教材分析: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的思想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而它又是一个非常抽象、非常难以理解的内容,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等量代换的思想也是数学知识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当中经常会用到。本课利用天平、跷跷板平衡的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在这
2、节课中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首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由于“等量代换”需要抽象地想象替换,所以对处于这一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只有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组织教学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学生只通过静态观察、抽象思考去感受和理解这种思想方法比较困难,需要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在动态中具体感受这种思想方法。其次,少数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有可能选用抽象计算的方法得出答案,而忽略或冲淡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这时教师要进行适时的引导
3、,把握学生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已知信息寻找事物间的等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问题,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验证等活动,能用一个相等的量去代换另一个量,从中认识到“换”是按一定规则进行,解决问题时应找到这个代换的规则。 3、让学生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现实价值,并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平衡的原理,使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原则和算理,掌握解决等量代换问题的基本方法,能正确解
4、决实际问题。为突出重点,设计了猜测、再动手操作验证、展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等量代换的过程,初步理解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难点: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每两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建立可传递的多个等式,从而解决等量代换的问题。为突破难点:本课重点介绍了“中间量”的概念,引导学生在解决等量代换问题时首先要先找出中间量,并通过图文并茂、动画演示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以“体验等量代换”、“感受方法的多样性”、“运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教学主线,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具体教学策略运用如下: 1
5、、教学设计注重由创设情境、猜测、激发探究欲望入手,以问题为核心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2、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在运用教材时,用“换”字入手,说明“等”是“换”的前提,帮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意思,从而化解学生对等量代换的陌生感觉。 3、整堂课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本节课主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具演示以及学生合作交流、独立完成答题卡等教学手段完成本课教学。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西瓜、砝码、苹果图片若干。 八、教学过程: 、故事激趣,引出课题。 1、回忆故事,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读过什么故事?看到这个画面你想起了什么故事呢?谁还记得曹冲是
6、怎样称出大象重量的? 生答。 师小结:其实这里运用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等量代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建构了数学模型,使等量代换这个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变为学生自己可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感知等量代换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存在的价值。】 2、进一步理解课题含义。 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生1:什么是等量?师:故事里谁和谁的质量相等? 生2:什么是代换?师:谁的质量代换了谁的质量?师小结:“等量代换就是相等的量进行代换。 【设计意图:等量代换的前提条件是存在“等量”,为了让学生建立等量的概念,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熟知的故事曹冲称象中找出相等的量,明
7、确“等”是“换”的前提。这样为学生探究新知奠定了基础】 、出示例题,探究新知。 1、读图,了解信息。 课件出示课本情景图 提问:1个西瓜和几个苹果同样重吗?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例题,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简单的推理,在“1个西瓜与几个苹果同样重”中,教师借用天平的原理,通过仔细观察前两张天平图中的信息,让学生感知事物之间存在等量关系,建立了清晰的等量关系表象,为后面的操作推理、数形结合推理和想象推理奠定了基础。】 2、动手操作,验证结论。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验证结论,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放手让他们自己观察,充分地与小伙伴交流,并让学生说一说换的过程,激发学生
8、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探究等量代换的具体策略。从而初步感受简单的等量代换的思想。】 【动手操作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必要手段,并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利用学生上台演示,直观地展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在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将动手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并于全班交流。把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使等量代换这个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变为学生可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再内化为自己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认识中间量。 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是谁把苹果和西瓜联系起来的? 小结:
9、砝码在这里很重要,它是西瓜和苹果之间转换的一个桥梁,在数学里我们把它叫做“中间量”。 、尝试运用,解决问题。 1、完成书中“做一做”。 师:那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说出答案。 师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 生1:1头猪用2只羊替换,那么4头猪等于几只羊呢,我就用2乘4得8,说明8只羊等于1头牛。2头牛等于几只羊呢?因为 1头牛等于8只羊,2头牛就有2个8,用8乘以2,等于16只羊。 生2:1头牛等于4头猪,那么2头牛就是2乘4得8头猪,又因为1头猪等于2只羊,所以2乘8就是16只羊。 2、辨析交流,深化提高。 (出示课件)先让学观察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再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0、:1只鸡和1只鸭比,谁重一些? 说一说讨论的结果 预设: 生1:2只鸭=1只鹅,2只鹅的重量=4只鸭的重量,2只鹅的重量 4只鸡的重量,把两只鹅替换成4只鸭,也就是4只鸭的重量 4只鸡的重量,所以1只鸭比1只鸡重。 生2:2只鸭=1只鹅,2只鸡 1只鹅,把1只鹅替换成2只鸭,也就是2只鸡 2只鸭,所以1只鸭比1只鸡重。 3、具体应用,巩固知识。 课件出示“智力大比拼”让学生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先读题,了解题意,最后展示交流。 4、深化巩固,强化策略。 课件出示“题目大变脸”。 求出 和 所代表的数。 +240 +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自己的想法。 布置作业: 课后111页3
11、、5题。 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等量代换 相等的量 进行代换 1个西瓜的重量=4千克的砝码 1千克的砝码=4个苹果的 中间量 等量代换教学反思 等量代换是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广角例2,“等量代换”是一种很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怎样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去经历这种数学思想的感性积累?去获得一种数学方法的领悟呢?带着这些思考,我尝试以直观体验为主线,由直观感受等量关系到操作体验等量代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课堂上孩子们展现的思维过程中,让我看到:孩子们在有经历、有体验的数学活动中,通过有效的数学思考,很好地掌握了“等量代换”这种数学思想方法。 在
12、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熟知的故事曹冲称象引入“等量代换”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孩子们都知道曹冲称出大象的方法,但只限于感性的认识,对里面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并没有提到理性的高度。通过这节课学习,我觉得学生对此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然后结合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课题含义,让学生明白相等的量才能进行代换,“等”是“换”的前提。 本课有一个鲜明的探究主线和层次,本课主线是从“体验等量关系”、“感受方法的多样性”、“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教学全过程是以问题为核心,组织开展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一是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等量代换思想,在
13、运用教材时,从“换”字入手,化解学生对等量代换的陌生感觉。二是发挥教材的编排作用,既尊重教材,又灵活运用教材。 在例题的操作中,这个环节应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多让学生说一说代换的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初步建立等量代换的思想。在处理练习做一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解决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利用“等量代换”进行了多样化的换算。 这次讲课任务虽然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地思考,感觉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是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今后应从这方面多下功夫;其次是课堂的语言组织能力,应尽量做到精辟,简洁;还有就是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尤其是要多预设一些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免措手不及。这节课重要的着眼点就是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实现知识的建模,可这节课觉得自己说的太多,没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还有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确实非常困难,这些都是值得我深思的地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