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书笔记.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书笔记统治她一生的主旋律不是重而是轻,是难以在生命中感受的轻盈。 任何一条路都有终点。 很少有人能够清楚明了地知道他人生的每一步追寻的是什么。 我们持续着行动,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要达到什么切实的目的。 如果他们给彼此多一些时间,两个人会逐渐地磨合,错位的表达也将怯怯地阐明同一个含意。那么一支旋律就会渐渐融入另一支旋律。 什么是调情?调情就是勾引另一个人使之相信有必将的可能,同时又不让这种可能成为现实,换而言之,调情便是允诺无确切保证的性交。 从古到今,河水从未停止向前流淌,纷纭世事就在它的两岸一幕幕演出,演完了,转瞬即被遗忘,而只有滔滔江河还在流淌。 人们已经
2、习惯享受从同胞的羞辱中提炼快乐因子。 不可动摇的必然。 人是可以划分到某种类别中的,而最为可靠的分类方式,莫过于那种把人们一生光阴导向这种或那种活动的深层欲望。 “非如此不可”取得了较之从前庄严得多的情调,如同一种直接源一命运的庄严指令。 抛弃职业中的“非如此不可”。 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得承受不起,轻若鸿毛,轻如尘埃,卷入了太空,当时钟走到明日,便已以消逝无踪。 没有什么可羞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道路,也没有什么可以不安的,遇见你我很高兴。 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自从上帝把人一劈为二,所有的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游着寻找那一半。爱情的是找寻另一半自我。 太近会引起晕眩。 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
3、知道他们做了什么。 她需要把这爱藏得更深些不至于招人耳目。 我们从来不能明确地指出,我们人际关系中哪一部分是我们感情的结果出自爱慕厌恶、仁慈或者怨恨还有哪一部分是被各自生活中某种永恒的力量所预先决定。真正的人类美德,寓含在它所有的纯净和自由之中。 它的微笑将与它的生活的热情同在,死神也奈何不了的。 牧歌描绘的是回忆天堂的图画:天堂里的生活,不像是一条指向未知的直线,不是一种冒险。它按照运动规律轮回着,然而却从中孕育着无上的欢乐。 也许我们不能爱的原因,就是我们急切在希望被人爱,就是说,我们总是希望索取,于是我们忘记了奉献,沦落到索求无度。 人类的困境在于只有直线般的追寻而缺乏圆圈般的回归;幸福
4、是对重复的渴求。 有时候,你下定决心却不知道为什么,惯性力量使你坚持下去。这东西一年年强化,改变很难。 仁慈的上帝,他们经历了一切之后,只得出了他爱她的结论? 认识到你是自由的,没有被事业束缚,这是一种极致的解脱。 一种奇异的快乐与同样奇异的悲凉袭向她。悲凉意味着:我们在步向人生的终点;快乐意味阒:我们在一起。悲凉是形式,快乐是内容。快乐溶于悲凉之中。 第一章的题目是轻与重 在未进入故事之前 昆德拉有一段引言 由尼采的一个“永劫回归”论引起 昆德拉显然是不赞同的。他说,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像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
5、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如同战争。如果法国大革命永无休止地重演,法国历史学家们就不会对罗伯斯庇尔感到那么自豪了。 我想这里尼采所说的“重演”也并非真实的再现,而是一种用这样的设想去解释评判过去与未来的一种方法。所以,昆德拉才会说,“昭示洞察它们的太阳沉落了,人们只能凭借回想的依稀微光来辩释一切,包括断头台。”“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随后他列举了一个自己亲历的例子,很能让他难以置信,但那种感觉却是事实,那是一次他偶然看到一张希特勒童年时的照片,竟然被触动,竟然也感同身受起自己的童年。而忘了他的亲人曾经死在希特勒的集中营,他最后说“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
6、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 其实读到这里 我倒是想可以用这种体会去化解中日的仇恨渊源 但转念一想 渊源似乎简单 可现今又怎是可以用这样一个体会说的清道的明的 就罢了吧 也许从战争和历史的角度来讲,这些话题是沉重的,昆德拉也锋回路转的一说: 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 于是转到爱情。 “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我似乎有些不太同意这句话的直观意义 尤其是第一句话 但昆德拉并非在讲述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不平等 他只是在解释一种“负担
7、”的真实和幸福 这就是爱情 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正是提出了这一问题。他看到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积极的(光明,优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积极与消极的两极区分实在幼稚简单,至少有一点难以确定:哪一方是积极?沉重呢?还是轻松?巴门尼德回答:轻为积极,重为消极。 他对吗?这是个疑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轻重的对立最神秘,也最模棱两难。 读完之后,我想,或许这不是个标准问题,不是个伦理学领域的问题,轻与重的选择确实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 如何去对待过去 如何去评判功过有无 如何
8、去审视自己 如何去选择 经历时又是何样的心态 或许都与此有关 这就是故事之前的话 故事的男主人公叫托马斯 故事开始便写托马斯与一个女子相识于小镇 且只一个小时之久 再见面的时候两人便已在托的寓所 场景之一 托马斯站在窗前沉思 他的过去 他的现在 都让他陷入困惑 这到底是疯狂之举 还是一份至爱 十年前,他与妻子离婚 结婚与离婚的原因后面的几节有些线索 大概是一个不顾后果的夜晚 然后两人结婚 没有任何的共同语言 然后两人离婚 有一个孩子 因为一些原因 前妻不让托见自己的孩子 所以托便在心里产生了很久以来对女人的恐惧与仇恨 他的生活 也从不曾与爱情有关 初读到此的时候 我似乎有些不屑 两个没有用心灵
9、和语言 而只用了肉体来交流的人 如何有爱 他们既不能称为情人 也不是爱人 但托马斯在这里所说 他慢慢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爱 虽然这让他很不习惯 但他有个奇妙的感觉,对他来说“她象个孩子;被人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顺水漂来,而他在床榻之岸顺手捞起了她。” 在这里 昆德拉反复强调的那个观点首次的出现:他再也无法明白自己要什么。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此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 托马斯经历的如此种种 可以用来比喻生活中所有出现的突然临头让你不得不去做出选择的东西 那时你就像演员一样 毫无防备 进入了初排 但生活就是生活 并不是戏剧 所以这初排就再没有后续 因此 昆德
10、拉说这是为什么生活总像一张草图的原因。又强调着说了一句 我们所说的生活是一张没有什么目的的草图 最终也不会成为一幅图画。 这样的观点似乎很难让人接受 如果生命只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生命 这样的设想是对的吗 我不知 然后在下一个小节里 女子再一次出现在托马斯的家里 很有意思是 她的掖下夹了一本安娜。卡列尼娜,不知昆德拉提到此书是否另有寓意 是否在说女子向往着安娜那样为心中的爱情和自由而奋斗但却可悲的命运 相见的这一晚 托又感到女子是一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篮里顺水漂来的孩子 他也想起了一个有关旧约里的比喻 一个营救弃婴的伟大的神话 这样的神话使他更加安然于此刻女人在自己的寓所
11、 甚至 这样偶然间想起的一个神话已经改变了一切 随后的几个小节是讲女人和男人如何在寓所生活的场景 他们并不快乐 男人一直坚守的性友谊原则和女人的忠贞不二 让两人都很痛苦 但却一直都在彼此妥协 一直没有分开 昆德拉随后解释了“同情”这个词的表意和深意,尤其当它用来诠释爱情。 表意大概意思就是说它表明其对象是低一等的人,这是一种与爱情不甚相干的二流感情。出于这种同情去爱一个人,意味着不是真正的爱。 而它的深意却足够让人震撼:“有同情心(同感),意思就是不仅仅能与苦难的人生活在一起,还要去体会他的任何情感欢乐,焦急,幸福,痛楚。于是乎这种同情表明了一种最强烈的感情想象力和心灵感应力,在感情的等级上,
12、它至高无上。” 昆德拉用这一点解释了这一节中托和女人之间的一段场景 女人偷看了男人抽屉里另外一个女人写给托的充满挑逗的信 当晚女人做了梦 梦见写信的女人与托欢愉 而她自己用针刺自己的指尖 第二天托被告之这样的梦 但又发现女人偷看了自己的信件 如果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女人 都是托不能原谅的 因为隐私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神圣的 但托非但没有把她赶出家门 而是抓住了她的手 吻她的指尖 似乎在那一刻他感到她指尖的痛 “如同她的指尖神经直接连通着他的大脑” 就这样 一个在最初看似荒唐的结合在现在看来有了最完整的诠释 托和这个女人有了与和其他女人在一起一辈子都无法体会到的感情 甚至于这种感情让与爱情绝缘了若干年的
13、托来说是种下意识的冲击和震撼 他自身也明白了 这一份眼前的是爱情 而绝不是性友谊。 待续 轻与重 其实是整个故事的开篇 这第一章是讲托马斯和女人亦聚亦分最终被命运系在一起的反复过程。偶然与必然,轻与重,负罪与同情,决心与动摇,充斥其中。 先简述故事的经过吧: 托与女人继续一起牵绊的生活。托并不认为自己一定要出于某种原因而放弃性友谊,虽然他自己在内心已经逐渐的厌倦。女人这样忍受着托的不忠两年,心态越来越惶恐不安。数月后,两人所在的城市被俄军占领,女人借故要离开故土,到异国生活,托也同意了。异乡中托偶遇曾经的一个女友,与之继续上演性友谊。七个月之后的一个晚上,托回家发现女人的一封信,告之自己已经回
14、到家乡,说她离去是因为缺乏侨居国外的力量,她本以为经历战事后她会变些坚强,会长大。但她没有,她说自己成了托的负担,所以,她自己选择离去。女人离去的一周内,托的思想经历了由轻松到负重的变迁。他轻松,因为没有了牵绊没有了监视,他之后沉重,是因为异常的想念女人,并把它归结为“同情”。他对自己说,他患了同情症。最终,他被这种所谓的病痛击败,从异国返乡,找到女人。 这章的最后,昆德拉交代了两人相识最初的六个偶然: 七年前,特丽莎家乡的医院碰巧发现一例复杂综合性神经病。他们请了托马斯所在的布拉格医院的主治大夫去会诊,可主治大夫碰巧坐骨神经痛,行动不便,于是派托马斯去代替他。这个镇子有几个旅馆,托马斯碰巧被
15、安排在特丽莎工作的旅馆里,又碰巧在走之前有足够的时间闲呆在旅馆餐厅里。其时特丽莎碰巧当班,又碰巧为托马斯服务。正是这六个碰巧的机会把托马斯推向了特丽莎,似乎并不是他自己决定与她结合。 这是托马斯最后选择回到特丽莎的身边之前之后都反复曾斗争过的一个困惑。这之前他从贝多芬的四重奏曲中被赋予了一种这个伟大的音乐家用音乐诠释的东西,其最后一乐章的主题中文大概翻译过来是“难下的决心”的意思。 “贝多芬显然视沉重为一种积极的东西。既然德语中sChwer的意思既是“困难”,又是“沉重”,贝多芬“难下的决心”也可以解释为“沉重的”或“有分量的决心”。这种有分量的决心与他的“命运”交响乐曲主题是一致的(“非如此
16、不可!”);必然,沉重,价值,这三个概念连接在一起。只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价值。” 贝多芬音乐里所孕育出来的这种信念让托马斯选择了必然与沉重,他告诉自己回到特丽莎的身边是“非如此不可”的决定。 两人重逢后的一个夜晚,特丽莎与托闲聊时谈起她的一个男性朋友Z,并说如果她没遇见托,一定会爱上Z。 到此,两人最初相识的六个偶然性加之特丽莎这样的话使托陷入了莫名的忧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自己的爱情故事并不说明“非如此不可”,而是“别样也行”。 昆德拉这个时候说:“我们生活中的爱情是一种轻飘失重的东西,假定我们的爱情只能如此,那么没有它的话我们的生活也将不复如此。” 本章结尾的话:“那个女人,
17、那个绝对偶然性的化身又躺在他身边了,深深地呼吸着。” 昨天的读书笔记我似乎只写了书的内容,问题依旧,看到可可自己做的那些扩展,也觉得自己是应该再写点什么的。 在轻与重的问题上,我愿意再说一遍虫虫的话,她那时跟我说过她喜欢轻轻选择、重重放弃的感觉。由此来说,似乎很多人都很豁达。是的,我很赞同昆德拉的不复回归论,甚至他说生命似乎都在初排,充其量是一张草图纸,虽然草图纸一说我并不喜欢。选择是无从预估的,无法以过去为凭据,更无法以将来为依托,过去与未来无非也都以现在的意念所拟。轻轻选择,并非轻飘,并非不屑,并非玩世不恭。自始至终,态度都是要严肃的,目的都是要端正的。但不需要像托马斯当初那般在窗台前深锁
18、眉头痛苦的思量自己的过去,为自己此刻的感觉寻找过去的影子。也并不需要在回到特丽莎身边之后再去想那六个偶然和特丽莎偶尔间玩笑的话。那也并非玩笑,是事实,是每个人都要从容对待的事实。有时候人总会想,当初如果不遇见你,我就会怎样怎样,当初如果我不那么做,我就会怎样怎样。想的时间久了,时间和生命也就蹉跎过去了。即使你可以再回到当初的原点,你选择的依然只是一个起点而已,而并非一段必经的路,也并非一世的命运。托马斯当初选择了让特丽莎留下,如果在这之后他断然抛弃自己的性友谊而成全特的忠贞,那么他们的生活不会如此。所以,他即使选择的不是特,而是另外一个女人,轨迹也大概如此。托错就错在他本意识到选择与进程的矛盾
19、,意识到缺口,但却把之忽略,他太贪心。他明知道特丽莎对自己的坚贞与爱,明知道特丽莎每夜的梦魇是因何而起,但就是不能放弃他与其他女人的性友谊,书中有段话,很让我鄙视他。托说他可以放弃,但是找不到为之而放弃的理由,但他厌倦了,最终只与一个女人定期见面。他可以放弃吗,他有能力放弃吗,他有那样的意念和品性来支撑吗,或者说,他真的是因为找不到理由吗,每天深夜在窗榻边被梦魇折磨的痛苦的特丽莎,他对那些视而不见吗,他身体有残缺吗。 请原谅我说出很过分的话,我只是写到这里的时候很是气愤。责任,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负责,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所选择的路,对自己的选择给他人带来的影响或伤害,这些都是自己要去负
20、全责的。 说的似乎跑题了。再回到不复回归论吧。过去似乎可以给现在警示,但太微乎其微。现在可以给过去评判,但那太不公平。让一切安然的来,再让一切安然的去。此时,我突然想起几米绘画本里的一句话: 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 生命之于我们,是初排又如何,是草图又如何。不完美才能成就完美,偶然才能成就必然。总之,要安然。 第二章的名字是灵与肉 托与特还是在忠贞与不忠,灵魂与肉体的十字路口处。 开篇的一句话:“产生特丽莎的这一场景,粗暴地显示了肉体和灵魂之间不可调和的两重性这一人类根本的体验。”。 这不再是一个情爱的主题。 首先,即使在情爱的世界里, 我们也
21、没有权利和理由要对方为自己做出任何改变,即便是恶习。如果你忍受不了,只能为自己做出选择,选择离开。这些话很残酷,但却是事实。有人可以这样发问,我身边一个如此爱我的人,他可以为我做任何事,他可以为我牺牲自己,我为什么不可以把他改变到我所希望的轨道呢。可是,千万别滥用这样的权利,应该说,虚无的权利,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铭记的一句话就是不要相信诺言,它没有任何的保障。我并非暗示发誓的人蓄意去违背,这只是这个世界使然,规律使然。有太多我们不能解释的东西,那就尽量避开它们,如此,才有自己的幸福。 回到文中。特丽莎并没有选择离开,如我上面所说,她是个让我很尊敬的女子,因为她也没有去咆哮着要托为他改变。她爱
22、托马斯,爱到她可以承受托的一切,我理解这样的爱,我理解特丽莎在托的不忠和每夜的梦魇折磨之下为何还留在其身边的理由。有时,这就是女人如何之所以为感情的动物,也是如何更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特甚至会在白天清醒的时候对托说:“我毫无办法,托马斯,呵,我明白,我知道你爱我,我知道你对我的不忠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而托马斯,一个男人,只会在第二天因前夜听到特死一般的梦呓念叨这样的话:“亲爱的特丽莎,甜美的特丽莎,我正在失去你吗?” 托的话是真心流露的,我相信。读到这里有些茫然。既然托如此的爱特,既然他深知特梦魇的痛苦,他不愿意去拯救她吗。 也许还是要归于一个词,self-centered,这是每个人的天性
23、,是每个人既得的永世权利。在感情世界里,女人会舍弃这样的self-centered,但男人永远不会。我想到昨天说的那些为何鄙视托马斯的话,我现在想是否这是合理的。我不知道。 我解释的太过肤浅。这仍是与个体的选择有关。 特与托其实可以分别代表一个隐喻,隐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为之争取并付出的东西。在自己既得的权利/自由/所属与这种争取/付出/所得之间寻找平衡。 但究竟是什么样的平衡点,我还在想。毕竟,故事还在继续。 我先想说,在我开始读这一章很久之后,我都很难理解以“灵与肉”命名的标题到底与其中的情节有何关联,今早帖的笔记也大多是我题外的话。刚才有一些领悟,又重读了几节,试着说一说。 这一章有关特丽
24、莎的文字更多一些。 开始一节中的一段: “吸引她走到镜子前的并不是虚荣心,而是在镜子中能看到自我令她震惊。她忘记了眼前看见的是个传达身体机能的仪表盘,她相信,透过脸部的线索,呈现给她的是自己的灵魂。她也忘记了鼻子不过是给肺输送氧气的一个管道口。她从中看到的,是她本质的忠实表露。” 下面是我在笔记上写下的一段疑问: 昆德拉在此处到底是在想诠释什么?他在证明“肉体和灵魂之间不可调和的两重性-这一人类的根本体验”吗?但是,特丽莎明明看到了自己的灵魂,看到了她的本质。灵与肉,到底在暗示什么? 然后,我接着读,读到下面这一段的时候,终于领会: “她久久地凝视着镜子中的自己,偶尔令她不快的是,她在自己的脸
25、上发现了母亲的轮廓。于是她更固执地看着自己,调动自己的意志力,以虚化母亲的影子,然后将之彻底抹去,让完全属于她自己的东西留在脸上。每次成功,于她都是令人陶醉的一刻,灵魂又一次浮现在肉体的表面,如同船员们冲出底舱,奔上甲板,向着天空挥臂高歌。” 所以我明白了,“肉”指的是每个人下生之日起在尘世中被血统、名利、地位、磨难等无法用自己意志改变其经历的东西在身体上烙上的永久的痕迹。特丽莎总是能在自己的身上找到母亲的影子,但并非慈母的影子,而是因母亲的放荡轻浮这些罪恶带给她的羞辱。 来谈“灵”,“灵”却是脱离这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因取得胜利而体验到的快感已在上段中被特丽莎高昂的心境所描述。特丽
26、莎终于用自己的“灵”战胜了自己的“肉”,她通过“肉”探究到了自己的灵魂,还屏弃了罪恶,这也是她日后成名的原由之一。 接下来的一节,昆德拉在大篇的描述特的母亲,却在不经意间做着对比。 描写她母亲的一段: “和她女儿一样,特丽莎母亲也特别爱照镜子。有一天,她发现眼角上有了皱纹,心里直嘀咕,当初的婚姻真是荒唐透顶。这时,她又遇到了一个男人,这人一点也没有男子气概,还犯过几次诈骗罪并有两次离婚史。她厌恶那些膝盖上跪出了泡的求婚者。这一回,她疯了似地想自己跪下来向别人求爱。于是,她跪倒在骗子眼前,抛下特丽莎和丈夫走了。” 多么鲜明的对比。特丽莎母亲日后为何境遇悲惨,此处已无须累赘,每个人心中早有定论。她
27、被“肉”束缚一生,无法也从未寻求“灵”的世界,把一切诉诸于“肉”,把一切归因于“肉”,把一切交托给“肉”去审判,这是她的悲剧之源。她因很小的时候自己的父亲赞赏过她长得像拉斐尔画中的圣母便从此铭刻在心,甚至求学听课也只是为了一睹“圣母”的芳容,让自己获得“肉”上的满足。 看来如此的人生,从小就注定了悲剧。 现在完整的想一遍吧,想想特丽莎和她的母亲各自的心路轨迹,我们就知道应该如何在这个世界上高傲的生存。 打字有些累了,待续。 这章的笔记我是按照昆德拉的关键词来做的,比如“偶然的命运之鸟”,“眩晕的感觉”,“弱”等等。其中还有我无法读懂的疑团,或者不妨我在最后说一下。有谁愿意解释的give me
28、a hand吧。 关于“偶然的命运之鸟”: 在原来的笔记中说过偶然才能成就必然的话,看来昆德拉也是偏向于这种生命中的偶然,如此也才能成就命运,让命运之如飞鸟一样飞翔。 昆德拉的”偶然的命运之鸟”分别降临在托马斯和特丽莎的肩膀上,虽然他们最终由这样的指引而走到一起,但托却为此烦恼,特却为此欢畅。 来看看特丽莎的那些美丽的“偶然”吧: 特丽莎与托相识之初的偶然,仅仅是一首曲子和一个数字。在我看来,她的所有“偶然”的机缘和想象是那么的美,与托的完全不同,托的那六个偶然是那么的机械僵硬,所以也不难怪在一个难眠的午夜这样的偶然在苦苦折磨着他,他像一个戏剧里的小丑一样在苦苦思索演出时的一个橡皮球为什么砸在
29、了他的脑袋上 男同胞们,看到这里的时候请不要生气。原谅我这样的比喻。我也正想有这样的问题。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方式是如此的不同,男人果真是理性冷酷的动物,但这有时不是也很可悲的吗,不是吗。 那好吧,来看看同样的午夜 我们可爱的特丽莎是如何想象她的“偶然”的: “她回想:是在昨天,他出现在门口,没过多久,布拉格的一座教堂敲响了六点钟。他们第一次相遇,她是六点钟下的班。她看见他坐在对面的一条黄色长凳上,不早不晚,她听见了六点的钟声。 不,这绝不是迷信,这是把她一下子从惶惶不安中解救出来的一种美感,让她全身心都充满了一种对生活崭新的渴望。偶然的幸运之鸟再一次飞落在她的肩头。她含着泪,无限幸福地听着他在身
30、边呼吸。” 读到这里,我也有艰于呼吸的感觉。想象躺在同一张床上的男人和女人,一个被偶然拉入惶惶不安,一个被偶然从惶惶不安中解救。虽然他们是如此的相爱,却有如此窘异的所思所想。是否除了爱,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尤其是男人,你是否有能力消受品味这样的爱,是否在这之后你要做的更多。 特丽莎与托初识的两个偶然,虽然之于情节没有多大的作用,但容我把这样的美重复给大家: 偶然之一: “托马斯出现在酒吧的时刻,收音机里正播放着贝多芬的乐曲。” 作为一个酒吧的女招待及终日往返擦肩于琐碎的劳务和成群的醉鬼中,她竟然能在相遇托的片刻听到嘈杂的酒吧里收音机贝多芬的乐曲。 这样的美如果是我也会留恋一辈子。 偶然之二: 数
31、字6。 “他喊她来结帐。 您能把这记在我旅馆的帐上吗?他问。 当然可以,您的房号是多少? 他拿出一把钥匙,尾部栓着一个木牌子,上面用红笔标着个“6”字。 真奇怪,您在六号。她说 这有什么奇怪的。他问 她想起她曾和父母一起住在布拉格,那时父母还没有离婚,他们的房子就是六号。但她回答的完全是另外一件事:您住六号房间,我六点下班。” 请原谅我赘述这样的对话,只是我怀疑自己的复述会影响这样的美。 最后,来看看昆德拉对于偶然的诠释吧: 他觉得,托与特相见之如此的偶然,以及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与沃伦斯基相识在火车站以及安娜最后在那里的卧轨,这些虽然极富“小说性”的情节,但这对读者来说并不意味着“虚构”或“杜
32、撰”,因为,“人生就是这样组成的”。但人们又为什么在生命中并不经常见到这样的“情节”,是因为“人类对这些偶然巧合视而不见。” 最后的一段话: “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指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犹如作曲家谱写奏鸣曲的主旋律,人生的主题也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延展。安娜可以用任何一种别的方式结束生命,但是车站、死亡这个难忘的主题和爱情的萌生结合在一起,在她绝望的一刹那,以凄凉之美诱惑着她。人就是根据美的法则在谱写生命乐章,直至深深的绝望时刻的到来,然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因此我们不能指责小说,说被这些神秘的偶然巧合所迷惑,但我们有理由责备人类因为对这些偶然巧合
33、视而不见而剥夺了生命的美丽。” 我正在读以“纽约之美”为标题的这一节,觉得写的非常之美: “他俩在纽约城内漫步,一连走了好几个小时,每一步景致都不同,仿佛置身于风景迷人的山间,沿着蜿蜒小道前行。一个年轻人跪在人行道中央祈祷;离他几步远处,一位漂亮的黑人姑娘倚着树昏昏欲睡;有个身穿黑制服的男人边横穿大街,边比比划划,指挥着一支无形的乐队;一座喷泉四周,几个泥瓦匠,正在吃午饭,盛水盘里细水轻轻流淌。丑陋的红砖房屋,墙面上架着金属梯,那房子实在太丑,丑的都成其为美了。紧挨着便是一幢巨型的玻璃摩天大楼,再往后又是一座大厦,顶上是一座阿拉伯式小宫殿,有尖塔、游廊和金色柱。” 接下来是这个纽约城市漫游故事
34、中男人和女人的一段对话: “在欧洲,美总是带有刻意的特点,总是先有唯美的构想或长久的计划,比如一座哥特式大教堂或一座文艺复兴式的城市,得按计划,花几个漫长的世纪才能建成。纽约的美则完全来自于另一个源头。这是一种非刻意的美。它无需经过人的预先谋划,就像钟乳石洞一样自然天成。有些形态,本身很丑,未经任何筹划,可碰巧处在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环境中,突然之间便散发出一种魔力般的诗意来。” “非刻意的美。是的。还可以说是错误的美。美从世界上彻底消失之前,还会存在片刻,却是因错而生。错误的美,是美的历史末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记得上一贴的读书笔记是关于灵与肉里“偶然的命运之鸟”,今天来贴有关“
35、晕倒”的话题。 先打一段昆德拉的话: “发晕是怎么回事?是害怕摔下去?但是站在结实的护拦的平台,我们怎么还会晕呢?发晕,并非害怕摔下来,而是另一回事。是我们身下那片虚空里发出的声音,它在引诱我们,迷惑我们,是往下跳的渴望。我们往往为之而后怕。拼命去抗拒这种渴望。” 我来把昆德拉这段话里的关键词重新组合一下: 渴望/诱惑-引诱-跳-后怕 这种晕倒的感觉,恐怕会是陪伴每一个人终身的东西。这并不是人性本身所具有的,而是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所带给我们的,世俗伦理也罢,堕落诱惑也罢,都是对人性最根本或是最初禀性的冲击。 而或许这其中最可怕的,就是这种让人渴望跳下去的晕倒的感觉,诱惑着人们背叛自己的心灵,甚
36、至堕落。 这种感觉最初来到时是什么样子的,昆德拉说“她听见了一声十分温柔的呼唤,要她放弃命运和灵魂。也就是要她与那些没有灵魂的人结为一体” 这并不难理解,诱惑的东西,总是轻柔甚至让人欣喜或让人眩晕,而命运、灵魂因它们的神圣与尊严而时常表现出的坚韧与冷酷,却总是让人畏惧。这也就是人为什么会发晕的原因。即使有着“结实的护拦的平台”,但还是有种虚空在引诱,让人渴望去跳。 goodbye,dear void,意志坚定以及顺从自己灵魂的人会这样说。当然,也会有人跳下去,自甘堕落。 关于文中“晕倒”的情节,我来这样归纳: 晕倒之一: “想跟母亲的那些女友坐在一起,当有人放个响屁时跟着她们哈哈大笑。” 我或
37、许可以说这是来自没有法则的诱惑。没有法则,便没有管束,人们得到一种虚空的自由,可以放荡,可以纵欲,可以为所欲为。所以有人会迷恋。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可怕的。哈马斯的所谓性友谊已经开始深深折磨他的灵魂,何况是特丽莎的母亲以及母亲的朋友们那些自甘放荡与堕落的生活,他们最终会不忍自己的不堪与生活中因这些不堪而导致的落魄潦倒。 晕倒之二: “想赤裸着身子和她们一起绕着游泳池被托马斯奴役般的一边走一边唱。” 我或许可以说这是来自堕落的诱惑。在堕落里,人与人没有了区别,除了没有灵魂的肉体。没有身份的悬殊,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没有善与恶的争夺,没有了一切一切。人被放任自流,得到一种虚空的解脱。这样的结果同样是可怕
38、的。生命的堕落,宣判了一切的死亡。 晕倒之三: 当“母亲意识到自己的专横再也无法控制女儿时”,她给女儿写了一封尽显悲伤的信,说明自己得了绝症,不久将告别人世。特丽莎为此深深忏悔,甚至否定了自己离家出走的道路以及对托马斯的爱。而后托马斯查出特的母亲并没有得什么绝症,所有的伎俩只是来想继续控制自己的女儿。 我或许可以说这是来自世俗伦理的诱惑。心里最软弱的东西被利用,从而受骗、屈从。这种情形比前两者要复杂,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力量和一股更大更强烈的外在世界的力量的较量。我这样说并非是要否定世俗伦理本身,它和第一篇所提到的“法则”对整个社会的权衡和制约来说是必要的,对人性的发展也是必要的,它在制约着大体的
39、方向。但是每个人又是个体的,特丽莎所遭遇的困境决非是世俗伦理可以容纳的范围,超越这个范围,她必然要在某个时刻某种场合受到唾弃和裁判,从而她开始动摇怀疑自己,强迫自己归入这种世俗的潮流。但这样做分明是错的,分明是背叛她的内心的。我以为,从最广大的意义与范围上来讲,任何的背叛都是可以解释的,但惟独不能原谅和允许的是背叛自己的心灵。否则人就丧失自我,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特正是因为一直遵循着这样心灵的东西,而去执着地爱着托马斯。而托马斯的忠与不忠又是关乎他-另一个生命个体的心灵的评判。我们不能否认或许托马斯也在遵循着自己心灵的东西。 在结束“晕倒”这个场景的描述之后,昆德拉最终说: “人一摔倒,都说扶
40、我起来” 由此验证,根本的人性还是自觉抵制这种堕落与诱惑的。而在特要跌倒的片刻,“托马斯耐心地一次次扶起她”,说明,除了我们的自觉抵制之外,如果我们觉得自身的力量是多么的微小,这世界上还有爱、有善、有真心来帮助我们。 如果把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看作是一本纯粹的小说读本的话,其中特丽莎这个人物性格是最打动和吸引我的。 这是我在今天的读书笔记中越来越有体会的。 这一章讲,她在国土被俄军占领的街头拍下无数俄国军官和士兵种种不光彩的行经,拍下了数百卷胶卷的照片,其中的一半被她送给了那些外国记者,因此她的这些照片出现在国外各类的报纸上。 我可以想象特丽莎在坦克与炮火的街头目光坚定、专注拍摄的情景。但如
41、果仅仅把这理解成她的爱国之举,这远不是她所独有的可爱之处。此时,她的这般勇气并非来自强烈的爱国和民族意识,她也并非关乎自己是在记录一场战争的历史。她只是执着专注于这件让她证明自己存在并让她发泄自己的身世和与托的不平衡爱恋给她长久的怒气的事。但不得不说正是这样的简单成就了她在炮火中的坚定。捷克战乱的街头只有特丽莎是最勇敢的女子。 让我们接下来看吧。 在战火之后,特丽莎与托去了瑞士,在那里她把这些照片带到一家杂志请求发表。我们这里看到的是,在被拒绝之后她尽着全力在捍卫自己祖国的荣誉并争取任何通过这些照片表现自己祖国仍在水深火热中的事实的机会。 我想,特丽莎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足以为之骄傲自豪的可爱公
42、民的形象。在很多既定现实下,她把自我与国家统一的恰倒好处。虽然称不上勇猛,但却是真正的可爱。 在这之后,杂志社的一个女负责人找到特丽莎,约她为一个专栏拍摄一些诸如仙人球之类的图片。 听完这些话之后,特丽莎并没忘了对这个古道热肠的女人表示“由衷的感谢”,但却立即有种“恶心的感觉”。 特丽莎“从来都不是那种因为虚荣而野心勃勃的人。她所要的一切,就是逃离母亲的世界”。但是,她此刻又一次证实了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存在,她看清楚了“既然可以如此投入地干摄影这一行,她也可以同样投入地做其他任何事情”。 当然这些心理活动她并未向女负责人表示。 在这之后,她与女负责人之间有一段对话,更能突出表现特丽莎鲜明的性格
43、。 以下就是从特开始的这段对话: “您知道,我丈夫是医生,他可以养活我。我不需要拍照片。” “您拍的照片那么精彩,却要放弃摄影,我真不理解。” “您太客气了。但是我还是想呆在家里。我不需要工作。” “您就甘心呆在家里?” “要我去拍仙人球,我宁愿这样” “即便您去拍仙人球,那是属于您自己的生活。如果您只是为了您的丈夫活着,那就不是您的生活了。” “我的生活,就是我的丈夫。不是仙人球。” “您想说您是幸福的吗” “我当然是幸福的” “一个女人说出这种话,肯定是” “您想说,肯定是太狭隘” “不,不是狭隘。是落伍。” “您说的对,”“我丈夫也正是这样说我的” 读到此,我只是强烈的感觉到特丽莎是如此
44、可爱真实的一个女人,至少要比那个女负责人要更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我喜欢特丽莎。特别的喜欢。 接着来做点笔记。 接下来很长的一段字昆德拉是以“不解之词”的题目展开的,着眼在感情世界,当然,处事与做人、认识世界都是同样的道理。 用来诠释这些不解之词的主人公是另一对情人。萨比娜和弗比茨。 两人在各自生命稍靠后的路途中相遇,有着不同的背景、生活经历和以及慢慢沉淀下来的不会轻易改变的价值观和种种不同的认识。由此也有了很多的不解之词,比如忠诚、背叛、音乐、祖国,这些词在两人的各自理解中都是相悖的。正如昆德拉在书中的一段话: “假若人还年轻,他们的生命乐章不过刚刚开始,那他们还可以一同创造旋律,交换动机
45、,但是,当他们在比较成熟的年纪相遇,各自的生活乐章已经差不多完成,那么,在每个人的乐曲中,每个词,每件物所指的意思便各不相同。” 在这其中,叙述了一段萨比娜和托马斯之间因为一顶曾经记载共同岁月的小圆礼帽而“交换动机”的默契。写的很美。 也许这在感情世界里,无非是想说明共同经历、彼此见证的可贵。 萨比娜和托马斯在异国重遇,因为一顶圆礼帽而彼此激动不已,唤醒了很多过去的记忆,那种在彼此生命中游走和欢畅的感动和对于历史的一同感悟与见证已经超越了两人情感的范围,让这种感情变的神圣与伟大。我想这是“爱”赋予人类本身更多的认识与见证自己的权利,以及历史。个体的这种爱汇集成历史的一条长河,个体的爱在这种意义
46、上讲又是一点也不狭隘的。 而从另一个方面去看,当两人出现语义甚至理解上的鸿沟的时候,这并不代表爱的磨损与破裂,只是不同的经历使然。也许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宽容与理解。彼此见证余下生命的可能仍然是存在的。 ps:昆德拉的重点并非在伦理与道德之中,所以,每个主人公之间错杂的感情关系并不是主线,读书的时候我也一直对自己这么说,让自己对这些尽量释然。 今天就写到这吧。我还要继续做别的作业。 匪匪,我在读这一段,抄下来读给你听: “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可说到底,萨比娜身上发生过什么事?什么也没发生。她的
47、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好一个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似乎完整诠释了真正的人生悲剧。并不是沉重,沉重使我们历练,就像这里说的,承受得起,与之反抗,我们就会赢,这种历练让我们的生命越来越接近大地,越来越接近一种不完美中的完美,一种无憾的直面的生命轮回,一种真真切切的经历和存在。而真正难以面对的,却是这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像书中的萨比娜一样,她以背叛为乐,可最终却只剩下无望和凄凉。她感觉到自己周围一片虚空。 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用乐观笃定坚韧承受这样的生命之重。这样的滋味我懂,体会过。真的不害怕。告诉你的好友还有你好友的妈妈,走过这一段,等待她们的是幸福的人生!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我喜欢读的几本书 仔细一想,在我有限的阅读中,有那么几本书和那么几个人对我影响至深,我之所以喜欢他们,完全是因为作者道出了爱情和人生价值的真谛,并和处于当代的我们的思想贴的很近,至少和我这样的人贴的很近。 最先是那本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出身富裕的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十六岁那年,在被第四次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的他,只身在美国最繁华也最肮脏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