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案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案例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他们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以培养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这种教学法对于教师提高学生兴趣,加强课堂效果,促进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案例背景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本课程是在机械制图,计算机二维绘图 零件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计算机应用基础钳工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门专业课程。为学生继续提升专
2、业技能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机械设计机械设备安装工艺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以及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等作为积淀,同时在为之后工作岗位扩展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案例及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设计,学习任务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基本知识培养层、基本技能培养层、综合能力培养层三个层面来规划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不改
3、变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学习,怎么样做到即让学生掌握必要知识,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在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时,进行了新的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学情分析与思考 1 中职二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原有的基础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案例为主线、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将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从而达到该课堂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
4、目标 液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气压传动的组成、液压系统图、职能符号、优缺点等; 液压传动基础中液压油的性质及选用,液体静力学和动力学基础;管路液体的压力损失计算等; 掌握液压元件结构、原理、功用、拆装、选用及控制维护相关基本知识; 2、专业技能目标 1、具有掌握各类液压与气压元件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的能力。 2、具有根据设备要求,合理选用液压元件和气压元件,并进行简单液压与气压传动装置验算的能力。 3、具有初步的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调试和排故的能力。 4、具有阅读并分析典型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的能力。 5、掌握液压基本回路设计、连接、调试维护能力; 6、具有综合设计和控
5、制维护液压基本回路能力; 7、具备对项目设计进行总结、整理、归纳的书面表达及口头表达能力; 8、培养学生查阅手册、检索资料的能力。 3.素质养成目标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习惯2 思维中解脱出来,引导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善于思考的学习方法,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使学生具备在专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与评定事物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诚信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意识。 四、教学过程片段 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 “模块化项目”教学
6、设计 任 务 所属课程名称 所属项目 学习内容 重点重点 难点 难点 机床液压滑台回路连接 液压与气压传动 项目三 液压回路装调 机床液压滑台回路连接 液压元件功能及应用 液压回路设计 学时数 10 主要能知识目标; 力指标 1,掌握各种液压元件的功能,用途 2,灵活选择各种元器件。 专业技能目标 1,能够设计,分析液压回路。 教学2,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学会设计液压回路的方法和思路 目标 相关能1.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力指标 2.工学结合能力。 3.液压基本回路设计、连接、调试维护能力。 学生基熟知液压回路的系统组成,液压各种元器件的功能,用途,提点,以及各种变速回路,换向回础要求 路。
7、 教学 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实训室,实训材料,工具。 资源 建议教示范演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 学方法 教学活动安排 教活动 学复习 活回顾 动 内容 液压系统的组成 目标 通过回顾液压系统组成让学生有设计思路 3 媒介 方法 时间安排 10分钟 PPT图片 直观教学 回路介绍 问题 导引 系统中各元器件的功能是 任务 提出 一、课题布置: 动力滑台是组合机床的一种通用部件,在滑台上可以配置各种工艺用途的切削头。 YT4543型组合机床液压动力滑台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工作循环,其中一种比较典型的工作循环是:快进 一工进二工进死挡铁停留快退停止。 通过回顾元器件的功能对选择元
8、器件有一定的预先想法 宏观上对任务有了解,并且对动作做一个详细的认知,对系统的执行件动作方向,速度变化及动作流程有一个认知。 讨论交流 15分钟 PPT课件 视频 讲授法 视频演示法 15分钟 快进刀具快速靠近工件。 一工进快速切削小余量工段) 二工进慢速切削大余量工段 死档停留切根部 快退快退到起刀点 资讯 路径方向,速度变化,回路执行元件动作流程。 回路与设计,给出回路分析比较。 任务分学生每4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配与计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划编制 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任务实一,设计回路方案 施 1,方法分析 1)变速的方法分析 流量大小决定执行件速度大小 变速的方法有
9、;节流调速,容积调速, 差动连接变速。 4 电子教直观教学 案、电脑、图片 设计项目任务驱动 教师讲解并和同学协商回顾做出决议 20分钟 25分钟 通过思考和推理学会逆向思维推理模式,并能把学过的知识提取,应用于实际问题的2小时 2)方向控制分析; 换向阀换向 3)死挡停留 2,优缺点比较; 1),差动连接只能实现一次变速 2),容积调速只能有变量泵完成 3),节流调速可实现无极变速并且在运行过程中进行无极变速,但变速过程是一个线性变化过程,没有梯度。 3,确定方案 1)动力元件选定量泵 2)一次变速用差动连接变速实现快进 3)二次变速用节流变速,恒定节流阀口大小 4)三次变速串联节流阀,恒定
10、阀口并解决中,学会方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开度小于第一个节流阀 5)死档停位,需要溢流阀溢流恒压 6)换向实现退回动作,绕过节流阀口 实现快速退。 二,给出液压回路图纸分析回路 2)绘制每一步骤的液体流向 快进流向 5 实现与自己方案中的思路做比较进行分析。 回路中执行件每个动作时液体流向绘制清晰的了解回路方向及速度的控制方式。 逆向思维法 对比法 2小时 一工进回路 二工进回路 死档暂停 6 从另一方面也了解每个元件在回路中的作用. 教会学生分析回路的方法描图法 学生自己动手用不同颜色的比描画回路中液体在每个动作是的走向路线。 描绘法 快退回路 三,回路控制分析 电磁阀通断控制 掌握电磁阀通
11、断控制及顺序。 根据回顾总结让学生根进一步理解次回路的设计。 7 四,回路特点总结 1)调速回路:采用了由限压式变量泵和调速阀的调速回路,调速阀放在进油路上,回油经过背压阀; 2)快速运动回路:采用限压式变量泵在低压时输出的流量大的特点,并采用差动连接来实现快速前进; 3)换向回路:采用电液动换向阀实现换向,并由压力继电器与时间继电器发出的电信号控制换向信号; 4)快速运动与工作进给的换接回路:采用行程换向阀实现速度的换接。同时利用换向后系统中的压力升高使液控顺序阀接通,系统由快速运动的差动联接转换为使回油直接排回油箱; 5)两种工作进给的换接回路:采用了老师根据图面讲解归纳此表。 讲授法 教
12、师提次总结的要点的五个方面学生小组讨论 30分 两个调速阀串联的回路结构。 五,实践操作 1)选择元器件 2)连接回路 3)检查回路 4)试运行 5)撰写实验报告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 任务 根据任务测评表的要求小组成员相互 检查 检查,老师指导。 编写工下发任务实施作业单,要求学生完成任 作报告 务实施作业单填写。 展示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向全班学生阐 评估 述本次课堂实施步骤,设计思路,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总结个部分的特点。 讨论交流法 讨论交流法 2小时 10 25 25 五、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好教师自身的案例 任课教师是学生最亲近的人之一,也是学生最信赖的人
13、,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应充分加以利用。教师只有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才能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教师自己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热爱专业;只有自己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遵守职业道德。 2.灵活组织教学过程,案例教学行之有效 案例教学法的步骤一般是:呈现案例、问题导引、任务提出、资讯、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任务实施、任务检查、编写工作报告、展示与评估。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了使案例教学法达到最佳的效果,我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就他们的讨论结果在各组同学间展开比较,让他们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发、碰撞。然后,通过对学生观点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引导,形成较一致的意见,取得了不错的总体效果。 总之, 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总开展案例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创新能力,还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对于提高8 课程的质量、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在更新知识和教学技巧等方面还需要做完善和做大量的工作。 9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2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