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docx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 江西省乐平中学 骆魁敏 教材:高中数学第二册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第二节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等简单几何性质; 熟练掌握标准方程中a、b、c的几何意义; 熟练掌握椭圆的第二定义,并用第二定义画椭圆。 2. 能力目标 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利用电脑模拟动点运动,增强直观性,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数学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 通过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协作探究能力。 3. 发展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个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与第二定义 2难点:椭圆的第二定义 三、教学思路 运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创设虚拟数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虚拟实验,自主探究或协作探究“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与第二定义”,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建构过程。 四、教学媒体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教学平
3、台系统主要包括“几何画板”、“Z+Z智能知识平台”、“TI图形计算器”、“高中数学虚拟实验室”、多媒体电脑展示平台和连接因特网千兆主干100M到桌面的校园网等几部分。多媒体网络教室内,每4张电脑桌呈田字形放置在一起,便于协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多媒体电脑展示平台,先播放课件1“椭圆的第一定义”,然后再用电脑动态演示课件2“椭圆的第一定义的应用”,创设一种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求数学新知识的兴趣与求知欲。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学习椭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借助计算机形成生动的直观印象,以便更好地掌握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与简单几何性
4、质。 MF1 = 5.61 cm MF2 = 4.39 cm定义动画y5MF1 + MF2 = 10.00 cmM坐标-5F1OF25x焦点在X轴焦点在Y轴-5“椭圆的第一定义” 课件1 C是定圆A内的一个定点,D是圆上的动点,求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与半径AD的交点F的轨迹方程. D探求轨迹显示轨迹隐藏轨迹显示辅助线隐藏辅助线建立直角坐标系隐藏直角坐标系ACFE拖动点D可以探求点的轨迹,拖动点A可以改变圆的半径的大小。 课件2 “椭圆的第一定义的应用” x2y2提出问题:椭圆有哪些几何性质?以椭圆标准方程2+2=1为例进行探究。 ab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5还原第一定义显示范围对称性显示顶点1a
5、-10离心率-5bF1OF2510显示准线e第二定义显示特征三角形0b=3.47 a=3.99 e=0.50 c=1.98 离心率变化-5点P在椭圆上运动课件3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自主探索 -10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件3“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进行数学虚拟实验,自主探索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并得出以下结论: 范围 点击“显示范围”,可以直观看出曲线在坐标系中的范围:椭圆在四条直线x=a,y=b围成的矩形内侧。 x2y2对称性 点击“对称性”,可以直观看出椭圆2+2=1关于每个坐标轴和原点都是对称的,abx2y2这时,坐标轴是椭圆的对称轴,原点是椭圆2+2=1的对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椭圆 简单 几何 性质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