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课教学设计张金涨.docx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课教学设计张金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课教学设计张金涨.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课教学设计 张金涨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课教学设计 萩芦中心小学 张金涨 教学目标: 1、不良行为的认识。 2、不良行为的表现。 3、不良行为的分类。 4、如何杜绝不良行为,怎样与法律渗透。 重点:哪些是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难点:如何杜绝不良行为,怎样与法律渗透。 教学方法:讲解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学生早退,迟到是什么行为?出示图片,分析图片的内容。 二、授主题活动 1、出示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2、让学生了解现在中国违法犯罪的记载,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犯罪总人数的70%以上,青少年
2、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青少年犯罪人数高达15万人数。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数的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3、分析违法和犯罪的内涵,并加以区别。违法:是公民个人或者社会组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它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守法义务,超越法定行使权利的界限,对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造成破坏和侵害。社会危害性是一切违法行为的根本特征。 犯罪:是指严重违反国家法律、给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并根据法律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三、师生互动交流 1、大家谈:问题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2、对不良行为进行分类,讲解。 严重不良行: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
3、尚不够刑事处罚的非法行为: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多次偷窃;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吸食、注射毒品;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中度不良行为: 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未成年人不得有以下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 携带管制刀具;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成所; 其他严重违背社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杜绝不良行为 远离违法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 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课教学设计 张金涨 杜绝 不良行为 远离 违法犯罪 法制教育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