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盗火》教材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罗米修斯盗火》教材解读.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普罗米修斯盗火教材解读紧扣”盗”字 拨动“情”弦 感悟英雄形象 普罗米修斯盗火教材解读 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它浓缩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主要情节,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痛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智慧,并且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甘愿为人类受苦的伟大精神。 作为一篇神话故事,它和其他所有的神话一样,其实都是人类对真善美的一种表达和追求,是人性光辉的集中体现。因此,当我一次又一次地仔细研读文本,不由被主人公普罗米修斯的机智勇敢、坚强不屈、极富同情
2、心、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深深打动。为了人类的幸福,他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即使承受着残酷的惩罚,却依然无怨无悔,毫不妥协。他所做的一切,无处不在诠释着一个大大的“爱”字,体现着对人类的一份浓浓的情意。作为教师,在教学这个远离学生生活的传说故事时,唯有巧妙地找准情感的切入点,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与文本平等对话,在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的同时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英雄的高贵品质。 一、紧扣“盗”字,创设情境,贯穿学习过程 “盗”本是贬义,但在文本中,在普罗米修斯这个英雄人物的伟大壮举中,“盗”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因此,教师紧扣“盗”字,在“盗”字上大作文章,反弹琵琶,故意
3、错解,将普罗米修斯置于一个人们所痛恨、人人得而诛之的卑鄙小人的地步,以此为情感的切入口,引发学生的价值冲突,并让他们找出充分的证据和充足的理由来说服自己:“到底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他们产生了急切的阅读文本的期望,使得读真正内化为自身的需要,这为下文的研读体会作了很好的铺设。 于是,围绕着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过程以及盗火的价值及后果,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靠近普罗米修斯,感受他的那份勇敢、那份博爱、那份顽强。学生对普罗米修斯的不断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不断触摸课文语言的过程,从而达到内化语言、丰富语感、丰厚情感的教学境界,英雄
4、的高大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二、填补空白,想象情境,激活学生语言 在行文中,文章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留下了一些艺术的空白,使之“句中无其辞,句外有其意”。针对作者在行文中的韵外之致、弦外之音,在教学这一神话故事时,教师要抓住课文空白处,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已有的知识储备,大胆发挥合理想象,还原空白,使空白处不再空白。这样不但加深其理解,丰富其语言,而且拨动其情弦,丰富其感受。如:没有火种,人类只能生活在黑暗和寒冷之中,“没有没有”条件多苦,“只好只好”人们是多么的无奈啊!加上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将“非常”困苦的生活渲染到极至。“没有火,人类还会忍受哪些苦难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大胆的
5、推想:没有火来取暖,人们只好时常忍受着寒冷;没有火来驱赶野兽,人们只好常常忍受野兽的侵袭对于没有火种的痛苦生活感同深受,体验深刻。又如普罗米修斯将天火带到人间后人们欣喜若狂的反应以及生活的彻底改变,作者也没有写,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而这又是教师凭借教学资源,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好机会。 三、抓住“文眼”,巧借对此,渲染情境,感悟英雄形象 我们强调把握教材的整体性,但并不是说不要重点。关键在于教师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对课文重点的把握要服从于教学的整体目标,要善于抓课文的“文眼”。什么是“文眼”?我国晚清著名文论家刘熙载说过:“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
6、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若舍章法而专求字句,纵争奇竞巧,岂能开合变化,一动万随耶?”用我们语文老师的行话,叫做“扣词扣句”。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深入情境,体会文章内涵。如“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与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一句中的“决心”不仅说明普罗米修斯立志要解除人类无火的痛苦,还说明了盗取天火并非简单的事,需要有克服困难和面对宙斯严厉惩罚的勇气。而当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后,决定狠很惩罚他,“决定”一词说明对于主神宙斯来说,惩罚普罗米修斯只是一个“决定”就行了,从而证明了宙斯的残暴、昏庸。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品读这两个句子,感悟这两个词语,来加深对两个人物的认识,体会作者遣词
7、造句的准确性。 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过程固然是课文的重点,但是盗火后所受到的残酷惩罚也是作者浓抹之笔。宙斯让火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让他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还派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让他的肝脏日食夜长,痛苦没有尽头。普罗米修斯所受到的惩罚越是残酷,愈发凸显他的勇敢坚强。这方是英雄在悬崖默默承受苦难,永不屈服;那方是人类得到火种欣喜若狂的欢庆场面,两者之间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令英雄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心中更为明晰。“此时,你的心中一定又多了一份对普罗米修斯的情感,你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点什么?”学生通过这样的拓展训练,层层深入,步步含情,提升了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的感悟,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教师解读文本,入情入境才能感悟真谛。课堂教学时,教师才能准确地抓住情感切入点,引导学生紧扣课文关键词句,由景入情,以情观景,以情激情,品读感悟,与文本平等对话,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情感的沃土中收获丰硕的果实。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8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