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及答案.docx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及答案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业一 成绩: 批改老师: 一、填空 1、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及假设的种类,研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和三大类型。 2、决定科学方法的要素包括:这几个要素。 3、模拟方法的基础是,具体研究可进行,和三种模拟。 4、科学方法论作业科学方法的系统理论,大体上包括四个层次:、和。 5、和实际需要是提出研究问题的关键。 6、假设具有两个特性,其一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假设性,二是具有的性质。 7、是指对研究问题在科学系统、层次中所处位置的分析,这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步。 8、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研究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加以研究。 二、名词解释 1、科学:一般的定义是
2、指: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依据这个定义,可以这样理解教育科学:它是指关于正确反映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 2、科学研究:研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是指对某种现象或问题加以调查、审查、讨论及思考,然后分析和综合所得的结论或结果。狭义的研究是指以严密的方法探求某项事实的原理,获得正确、可靠的结果,本书所讨论的教育科学研究,包含广义与狭义理解的研究。 3、科学方法:是使科学研究正确进行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要保证科学研究的正确进行,也就是使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可靠,准确,能说明所要探讨的问题 4、假设:是对于一定范围的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或原因的一种推
3、测性的说明方式。假设具有两个特点:以科学理论与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具有推测的性质。 三、简答题 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联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科学与技术两者的定义不同。其二,技术的根本职能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和利用,即在于设计和制定用于生产,运动,通讯,科研及生活等方面的工具和手段,它着重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实际任务,而科学是系统知识理论,是发现目前早已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规律,科学提供应用理论,而技术则是创造发明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之手段或规则,是将理论变成现实。其三,在很多情况下技术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是科学的结果。但就技术的发展而言,它是独立于科学之外而发展的
4、,科学技1 术发展史中的很多实例说明了这一点,例如,水轮与风车就是证明,先有这方面的技术,而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则很晚才发展起来。 2、简述科学的特点。 客观性、理论性、真理性、逻辑系统性和发展性 3、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 自觉性、组织性、继承性、创造性和探索性 4、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 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或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5、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准备阶段、研究设计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分析阶段 6、简述科学方法的分类。 按照应用范围划分可分为:一般和特殊方法。按照科学研究阶段划分可分为:选择和确定课题的方法、获得研究资料的方法、对研究资料分析整理和推论的方法。按
5、照研究方法性质划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法。 四、论述题 1、怎样划分教育科学研究类型恰当,谈谈你的想法。 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类型与其它科学研究的类型大抵相似,大致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包括:文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叙述性研究。包括:调查性研究、关系性研究、发展性研究;因果性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 2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业二 成绩: 批改老师: 一、填空 1. 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 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 ( 一致 ) 的。 2. 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的方式选择
6、样本。 3. 系统取样指从一个正确排列起来的总体序列中,每间隔选择样本的方式。 4. 研究计划一般包括:,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假设,方法,时间表7部分。 5. 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主试方面的因素、研究设计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因素。 6. 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较高;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较高。 7. 广义的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是为所拟定的比较详细的规划及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 8. 狭义的教育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解答所欲研究的问题而说明对研究中各种变量的一种简要的计划、结构、方法和策略等,即资料搜集与分析的程序。 9. 教育科学研究设计
7、的基本目的有两项:其一是通过研究设计,确定研究数据的方式方法,实现采用合理、有效和经济的研究方法;其二是通过研究设计,提出实现研究目标的操作方案和研究过程,保证研究的问题和达到研究目的。 10.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按照方法中使用的手段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实证、数学方法、表述四类基本方法。 二、名词解释 1.取样:研究取样是从确定的研究对象总体中,为实现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而随机选取的一定样本容量的样本。 2.自变量:即能够独立的变化和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或因素。 3.因变量:即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关因素或特征。 4.中介变量:即位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起联系、传导、转化或解释变量之间关系
8、作用的变量,由于它起中介作用,因而得名 三、简答题 1. 研究设计的工作内容 取样设计、工具设计、分析设计、执行设计。 2. 列出4种随机取样方法 简单随机取样法,等距随机取样法,分层随机取样法,整群随机取样法,多段随机取样法 3. 简单随机取样法 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作为样本。它保证总体的每一个对象有同等的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并要求它们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简单随机取样法的具体抽取方式有两种:抽签和利用随机数字表。 3 4. 分层随机取样法 就是先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类型,再根据类型的数量在总体数量中所占的比例,然后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的数量,最后按随机原则
9、和确定的各类型样本抽取数量,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 四、选择判断题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置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 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2. 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简明、可行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3.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
10、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 公式用于下列那种取样方法。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多段随机取样法 D定额取样法 5. “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 6. 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 在教育科学研
11、究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 A整群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 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研究的信度高低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B研究必须有效度才有意义。 C有效度一定有信度。 D有信度一定有效度。 4 8. 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试判断这里采用哪种操作定义方法。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 B动态描述法 C静态描述法 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综合 9. 将“一个体格健壮的人”的用操作定义定为“举起10
12、0公斤杠铃、两小时连续长跑25公里、跳高1.8米、6小时游泳横穿渤海峡、一年四季从不生病” 的人;试判断采用哪种操作定义方法。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 B动态描述法 C静态描述法 D不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任一种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按随机方式建立两个被试组,除研究变量因素外,其它无关变量方面的影响相同,因而两组的结果测量值之差,可以认为是研究变量之差造成的。 B样本容量与样本的代表性有关,样本容量越小,代表性越好,反之,样本容量太大,就可能失去对总体的代表性。 C恒定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D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遗传、性格、能力、知识经验、动机、情绪、
13、研究场所的一些条件与特征等许多无关变量是对研究是有影响的,这种问题可以采用消除法解决。 五、论述题 试比较不同取样方式的优点与不足 随机取样法在理论上最符合概率论原理,简便易行,误差计算方便,在研究者对所研究总体中各类个体的比例不了解,或总体中的个体之间差异程度较小,或样本数目较大等情况下,它是一种很好的取样方法。但是,它有自己的限制要求和局限性: 事先把研究对象编号,比较费时费力; 如果总体中的个体分散,抽取到的样本的分布也比较分散,给研究带来困难; 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可能发生偏差,影响样本的代表性; 当知道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将直接影响研究结果时,要想对其加以控制,就不能采用简单随机取样法。
14、 等距随机取样法比简单随机取样法更简便,它能在总体的整个范围内有系统地抽取样本,因此,一般情况,其样本更为准确、抽样误差比简单随机取样误差小。但是,如果总体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或变化,系统取样所得的样本就可能出现系统偏差,这是运用等距随机取样法时应当注意的。 分层随机取样法的优点是代表性和推论的精确性较好。它适用于总体单位数量较多,并且内部差异较大的研究对象,在样本数量相同时,它比简单随机取样法、等距随机取样法的抽样误差小,而在抽样误差的要求相同时,它则比简单随机取样、等距随机取样所需样本容量少。此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各层采取不同的抽取方式和比例,使取样更加灵活。 分层随机取样法的局限性是要求
15、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否则就难以做出科学的分类。有时候,这一点在实际研究前难以做到。如果是采用最优分配分层随机取样,则需根据前人资料或试测估计标准差,因而比较烦琐。 整群随机取样法的优点是样本比较集中,适宜于某些特定的研究。如教学实验一般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因此,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常用此法。此外,在规模较大的调查研究中,整群随机抽样易于组织,可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其缺点是样本分布不均匀,代表性较差,抽样误差也比较大。 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可综合运用各种抽样方法,简便易行,节省经费,对研究总体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情况十分有效。其不足是抽
16、样误差相对于简单随机取样大。 5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业三 成绩: 批改老师: 第五章 习题 一、填空 1. 按结构分,调查访问法类型有、(无结构型访问法)三种。 2. 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层面上看,分为、三种。 3. 以结构形式为标准,问卷法可划分为、两种类型。 4. 在编制尺度式问卷时,尺度范围在之间最好。 5. 结构型访问法、半结构访问法、无结构型访问法又被称作、。 6. 一般说来,重视量化处理,可选择;重视质的研究,可以选择;对于自己了解较多的问题,可以选择;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题,可以选择。 7. 通常内容不是太多,或者访谈对象比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多次访问,可以采用;内容话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学前教育 科研 方法 平时 作业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7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