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第7课时教案.docx
《《孝经》第7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经》第7课时教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孝经第7课时教案孝经第七课时教案 孝经P48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学习孝经中文句的朗读,明白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的道理;熟读成诵。 明白文句的浅显道理,熟读成诵。 教学课件、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第三册 一、复习诸侯章第三 1.吟诵孝经诸侯章第三 2.指名用自己的话文句的意思。 3.指明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学习新知 幻灯片出示: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组内正音。 2.指名朗读,师正音。 3.强调难读字词读音:德行 4.各种方式朗读。
2、 全班齐读,读准字音。 听录音范读,划分节奏。 1 全班齐读,读出节奏、韵味。 整体认知 1.结合注释,说说你对文句的理解。 卿大夫:卿是王朝和诸侯国中的高级官员,又称上大夫,地位比大夫略高。 法服:按照礼法制定的服装。古代服装的式样、着色、花纹、质料等,不同的等级,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规定。 法言:合乎礼法的言论。 德行: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 2.师简单解释文句意思: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制定的合乎礼法的衣服不敢穿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说的合乎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实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不敢去做。 3.说说:读了文句,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师小结道理: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 5.在理解文句基础上,各种方式读: 师范读,生学习吟读。 各种方式吟读:分组读、男女读、分列读、四人小组读等。 全班配乐吟读。 拓展。 1.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有哪些说话、行为不合礼法规范? 2.自己有这样的行为或者看见别人有这样的不良行为,你会怎样做? (五)小结: 我们要做个遵纪守法、懂文明、知礼仪的好孩子。 (六)熟读成诵:在读诗文,尝试背诵。 (七)板书: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 不敢服 非先王之法言 不敢道 非先王之德行 不敢行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孝经 课时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7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