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说课稿.docx
《《如梦令》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梦令》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梦令说课稿9 词两首 如梦令说课稿 单位:何家岩镇中心小学 马哲 一、说教材: : 如梦令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第九课词两首其中一首。如梦令一词所记述的内容十分平淡,大意是讲述作者曾经饮酒溪亭,被自然界景致和美好生活气氛所熏染,以致酒醉,找不到归家之路,撑船到处转,没想到闯到了荷花丛中,惊醒了一群同样“沉醉”的鸥鹭。作者用语、造句一如内容一样的平实、自然。它侧重在写景,融情于景。通过景物的描划来抒发和表达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故而意境创造含蓄深沉。通篇见景不见人。而事实上作者的行踪早就融入到景物中去,成为意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引导学生用心展开想象,用眼仔细观察,用口有感
2、情地吟诵,在读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品读、感悟词中所描述的美轮美奂的意境,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 1、抓住字词,想象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的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2、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词的学习方法。 3、通过品味诗词的境界,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二、说教法: 1、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中感悟,领悟中朗读。 2、情境创设:置身诗境,以景入情。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3、。 2、合作探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四、说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初步读文 1、介绍李清照生平。 2、回顾所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区别词与诗的不同点,介绍词和词牌名。 3、由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的一句名言,“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明确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用心展开想象,用眼仔细观察,用口有感情地吟诵。 4、指导朗读。通过学生个别读,集体读,教师范读,师生同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停顿,读出诗词的节奏和味道。 、批文悟情,理清情线 1、通过质疑,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诗歌的方法。 2、通过总结出来的学习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梦令 说课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76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