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书笔记(1).docx
《《大学》读书笔记(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读书笔记(1).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读书笔记大学读书笔记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孔子门生曾参所作。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章节有所错乱,便将它重新编排。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我认为它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八条目”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诚意、格物、至知”。它成为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至理名言,同时千百年来
2、也成为中华民族理想人生的奋斗目标。时光荏苒,古代的很多事情都过时了,但我觉得“三纲领”和“八条目”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不过时。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他内德光明的一个注脚。德性,本来就是光明的体性,也就是通常说的慧性。“明明德”第一个“明”一般理解为动词,即对明德的能动认识。在经世方面,古今贤哲多解读为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所以把第一个“明”定义为“弘扬”等义,但这远远不能涵盖“明”的根本“智”性一面。所以,仅仅“弘扬”一词,内在的明德是不可能真正彰显出来的;它所能弘扬的,只能是社会道德人性的一面,却不能涵盖内在修为超凡脱俗的一面。若没有这一面的内德,孔子的思想就不能碰撞出如此灿烂的
3、火花来,所以我觉得这更是一种明“智”的状态。这种“智”体现在大学提到的“格物”而“致知”,达到对“明德”的觉悟,则“近道矣”它包容一切,涵盖一切,空明廊阔。 大学之道在“亲民”。这反映了夫子教化世人的着手点,在于建立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并以远古尧舜禹,近之西周王朝为样板奔走呼吁,终身致力仁政仁爱理念。关于“亲民”,很大部分学者根据大学所引用康诰“作新民”而注解为“新民”,所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是也。但从行道角度讲,“亲民”不仅是“作新民”,而有更深的内涵,否则同一篇目中,为什么不直接根据古语概括为“新民”而采用相异的词汇呢?显然,二者内涵有所不一致。即使孔子或他学生,如果只是 “新民”涵义,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76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