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和声学》教学大纲.docx
《《基础和声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和声学》教学大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和声学教学大纲基础和声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音乐学专业 课程类别:基础理论课 授课学时: 学 分: 总 纲 课程的性质: 基础和声学是音乐学专业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专业基础理论课,是学习多声部音乐中的和弦结构方式、声部进行规律、和声序进规律以及四部和声写作技术与应用的课程,它起着提高学生和声写作与分析能力的作用,并且,为以后学习即兴伴奏、复调基础、配器法常识、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作法、电脑音乐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基本任务: 本课程是音乐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学习多声音乐中的和声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基础和声理论及其运用,能分析一般中、外乐曲中常
2、见的和声现象,掌握初步的和声写作技能。为音乐表演、编写歌曲伴奏与小型合唱曲、学习有关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以冯鄂生、贾方爵、薛世民编著的和声实用基础教程教材为主,适当参考其他教材,如桑同主编的和声学教程、金铁宏主编的基础和声学,本课程主要讲授了四部和声的写作原则、和弦的连接方法、和声进行的一般规律、副属和弦的构成及使用方法、转调的方法和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等内容。 课程教学形式: 教学中采用四部和声写作和作品谱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具备写作和分析的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培养和声听觉及和声思维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授课,加强学生的四部和声写作练习,
3、并一对一修改,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学时分配: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绪论 和弦 四部和声 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 正三和弦的转位 和弦外音 属七和弦 副三、副七和弦 守调模进 副属和弦与离调 转调、近关系转调 内容 总学时 备注 合计 课程考核方式: 理论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 采用总分百分制或五级制计分方式。 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60%,其它占10%。 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桑桐主编的和声学教程 杨通八主编的和声分析教程 金铁宏主编的基础和声学 课程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基本要求 1、了解和声的起源
4、和发展概况 2、掌握和声这门学科的性质 主要教学内容 1、掌握有关多声部音乐的几个概念 2、什么是主调音乐 3、什么是复调音乐 4、什么是多声部音乐以及以上几种音乐形式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 1、和声学是怎么样一门学问 2、和声在多声部音乐中所起到的作用 3、和声对形成作品的曲式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章 和弦 基本要求 1、了解和弦的基本概念 2、熟悉和弦的种类以及性质 主要教学内容 1、掌握什么是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 2、掌握大、小调体系中各级和弦的名称以及各级和弦的结构 3、熟悉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调式和弦名称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什么是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 2、掌握第一、第二转位和弦的名称
5、3、第一、第二转位和弦的性质 4、熟悉各级和弦在大小调体系中的结构和色彩 第三章 四部和声 基本要求 1、学习四部和声的基本记谱形式及各声部的名称 2、了解关于和弦音的省略与重复问题 3、学会四部和声的排列法 主要教学内容 1、掌握四部和声的记谱方法及各声部的名称和音域 2、掌握四部和声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的原则 3、掌握四部和声的两种排列法:开放排列、密集排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四部和声的记谱形式 2、难点是知道四部和声中和弦音的省略与重复问题 3、学会灵活运用和弦的两种排列方法 第四章 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 基本要求 1、了解什么是正三和弦以及它们的功能属性 2、能够熟练连接各级正三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和声学 基础 和声 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76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