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docx
《《史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史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史学概论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学本体论:也可称为历史本体论,有的学者称之为历史理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的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历史观。历史学的本体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历史现象和过程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展演变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那是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存在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或终极的原因或动力?如果有,那是什么样的因素、原因或动力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社会历史观的问题,也都是史学本体论中的根本性问题。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由于在这些根本性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见解,形成了各种各样互相争辩的学派和理论体系。 2历时性方法和共时性方法:
2、历时性方法,就是将研究对象视为有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并探寻其演进阶段和规律的导向性原则。共时性方法,则是根据研究对象具有的共同特征将它们划归为处于某个共同的发展或演进阶段的现象的导向性原则。 3经验规律和科学规律:人们通常所说的“规律”,实际上有两个类别:一类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作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性的链条”,这属于经验规律;另一类规律包含着对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链条”的“不变秩序”的全称判断,这属于“因果必然性规律”或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规律”。 4历史学方法论:历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诸如:历史研究方法中是否存在着导向性方法和技
3、术性方法的区别?历史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方法有何异同?历史学适合采用“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式的领悟”方法和“个别描述式”、“艺术式”的表述方法,还是适合采用实证的“法则归纳”式的方法等等,都是史学方法论要探讨的问题。 5原本客体、中介客体和原本延伸客体:历史认识者所要认识的客观历史,我们可称之为原本客体;直接进入认识活动过程的历史资料,可称之为中介客体;原本客体的延伸体也就是现实社会。 6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历史学的教育功能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即运用真实具体的历史形象和科学的历史评价,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积极的影响。具体包括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和历史眼光教育。
4、 7历史学认识论:历史学认识论是关于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诸如:人们的历史认识是怎样产生或形成的?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否受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制约?历史研究是否能够揭示科学真理,或者说怎样才能揭示科学真理?怎样理解历史认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检验历史认识的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历史著述有什么样的社会影响?或者说,什么样的历史著述会产生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怎样看待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或社会价值?等等,都是史学认识论探讨的问题。 8技术性方法和导向性方法:科学研究必须完成确定事实和解释事实两类任务,确定事实和解释事实是两种不同的任务,由此决定历史研究需要使用两类不同的方
5、法,即确定事实的方法和解释事实的方法。确定事实的方法是一些技术性的方法,而解释事实的方法,实际上就是一些解释历史事实的指导原则,或叫做导向性方法。 二、简答题 1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象、任务和方法的相同点。 要点: 历史科学认识对象是人类社会历史,自然科学所要认识的是自然界的现象和事物,它们作为宇宙间的两第 1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种客观存在,二者之间既存在着重要的共同点,也有一些相异之处。共同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
6、是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象和社会历史科学的认识对象都是客观的自然历史演进过程的产物。 认识对象都是自然历史演进过程的产物这一共同点,导致了认识任务和认识方法的共同点:都要揭示历史演进过程的真相和规律,从而都需要运用历时性方法,和作为历时性方法补充的共时性方法。历时性方法和共时性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有助于科学地认识研究对象的发展或演进过程的阶段和规律。 此外,研究自然历史过程的自然科学也像社会历史科学一样,需要运用从“人体解剖”推知“猴体解剖”的以今推古方法,或从历史遗迹推知历史原貌的方法。由于以今推古都是通过对历史客体留下的化石遗迹的剖析而实现的,因此也可以称之为从历史遗迹推
7、知历史原貌的方法。 2人本主义、科学主义的本体论各有什么特点? 要点: 在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本体论体系中,长期存在着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分歧和论争。人本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第一个特点是,强调人的精神、目的、意志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强调一切历史活动和整个历史过程都是人的精神、目的和意志的展现。这是一种主张精神决定论的唯心主义的史学本体论。其中包括两种倾向,一是强调领袖、精英人物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二是强调群体的、大众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 当代西方社会历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主要表现为结构功能主义。科学主义或结构功能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第一个特点是,认为人类社会中总是存在一些结构,它
8、们具有特定的功能,在长时期里、甚至在整个人类历史过程中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命运,决定着历史的进程。第二个特点是,它不同意人本主义史学本体论断言历史毫无规律可寻,肯定其中存在着某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但它所说的规律不是因果必然性的规律,只是根据经验观察到的多次重复出现的现象归纳出来的一些结构或模式。 3如何全面理解历史学的功用? 要点: 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是指它作为一门学科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能发挥的作用。由于历史学所包含的内容异常丰富,故其社会功能亦具有十分广泛的含义。概而言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一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其中,历史学的认识功能是属于第一
9、方面的作用,而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和借鉴功能则是属于第二方面的作用。 历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当然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但是教育功能并不是历史学的特点,社会科学的其他分支,诸如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等,都可以起到教育作用。如果把教育功能视为历史学的惟一功能,就可能导致削弱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功能,也容易混淆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和传统史学的界限。 而把历史借鉴当成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任务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历史借鉴往往带有很大的适用性,即出于现实生活中的某种需要而求助于历史。如果没有科学的历史知识,不了解基本的历史联系,是难以从历史上学到什么东西的。若在史鉴的名义下生搬硬套,就会闹出笑话。历史规律
10、是客观的,每个国家、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历史条件和特殊的规律性的,离开对具体历史条件的科学研究,所谓借鉴别国的“历史规律”,不过是“邯郸学步”罢了。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虽然也重视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和借鉴功能,但更重视它的认识功能,“通过探讨由第 2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大量偶然性因素组成的历史事实,人们可以认识历史的内在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获得对于人类社会的规律性的认识。这是历史学最高的认识功能之所在,也是历史学最高的
11、社会价值之所在”。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在充分发挥它的认识作用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和借鉴功能。 4西方心理史学方法的主要局限及唯物史观何以指引心理史学走向真正的科学? 要点: 西方心理史学方法所存在的主要局限:第一,西方心理史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精神分析学说,对于将精神分析学说运用于历史学,一开始就有人表示怀疑,认为精神分析理论是“超历史的”,又因为精神分析学说坚持自己的普遍适用性,不论何时何地都适用,它又是“非历史的”。此外,在对人物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往往在幼年与成年之间进行推论上的跳跃,缺乏对中间的变化的分析。这确实是许多心理史学著作存在的明显缺陷,难以对所论人物的心理和行
12、为做出科学的、令人信服的解释。第二,与弗洛伊德相比,埃里克森等人无疑更加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影响。但是,他们的精神分析解释的基本方式是取决于对一个中心或核心问题的发现,认为一个人的一切行为都出自这个中心或核心问题,仍没有摆脱心理因素决定论。 我们把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原理运用到心理史学研究中来,势将有助于克服它的局限,指引心理史学走向真正的科学。第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把握心理史学方法的逻辑起点。科学的心理史学方法,坚持从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出发,去揭示这一生产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上产生的回声或投影。第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有助于从历史学角度科
13、学地阐明历史上群体心理的形成、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5为什么说历史相对主义的史学认识论难免陷于谬误? 要点: 历史相对主义认为,一切历史现象都是相对于历史认识者自己的主观认识而存在的;历史事实自身不具有独立于人们主观认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性,而只是由历史研究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它们描绘出来的。 应该承认,克罗齐等人强调一切历史认识都取决于认识者或研究者自身的感受和理解,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但是,由此而否认客观上存在着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体历史,或者即使不完全否认客观上存在着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体历史,也强调那个客体历史的真相不可能被认识,这就走过头了,陷于谬
14、误了。这是因为: 历史情景虽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历史是现实社会的前身,现实社会是历史的延伸,而且这个延伸体的运动规律与它的前身的运动规律在其根本方面是一致的,因此,研究者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历史延伸体的了解,就为追溯它的原形的运动过程提供了基本的指导线索; 在历史上生活过的人们和发生过的事件、现象留下了多种遗物、遗迹和口头或文字资料。只要通过对历史延伸体的运动规律的认识而形成了对它的前身的运动规律的一个正确的认识框架,就能从那些零落散乱、互不联系的史料、史迹中洞悉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逐步接近以至恢复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的本来面目。因而历史是通过大脑的加工而重新构建起来的,都是包含着历史认识者
15、的主体意识的历史主体化的历史。 6历史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的不同点。 要点: 不同点在于:历史科学所要认识的是人类社会的已经逝去的、不能重现的、不能亲身经历和直接观察到的那些社会生活过程和现象,而其他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则主要是当前现实生活中的过程和现象。 第 3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由于历史科学认识对象的这种双重客体性:原本客体和中介客体,就使得它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产生了重要差异。历史科学认识对象的这双重客体
16、之间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中介客体并不能完全覆盖原本客体,这是因为,不管历史遗留下来的资料如何丰富,但和以往人类社会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实际历史相比,也只能是沧海一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介客体总是“小”于原本客体的。 另一方面,又可以说中介客体往往“大”于原本客体。因为当事人或转述者由于阶级立场、观察角度、认识水平和认识条件等等因素的限制,总会在所作的历史记述中不可避免地掺进一些外在的成份和主观的因素,不可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出历史的本来面目。 除了上述的双重客体外,历史学家实际上还面对着历史原本客体的延伸体也就是现实社会这样一个认识对象。我们可以把这个认识对象称为历史
17、科学所要认识的“原本延伸客体”。历史学家在探寻他的原本客体的形象或运动轨迹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以今推古”或“抚今追昔”的方法,这就表明历史学家实际上是把现实社会作为他的认识对象的一部分的。 7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程度的变化和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界的能力的发展的关系。 要点: 当人们刚刚脱离动物界,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还极其微弱时,主体能动性也极其微弱。 随着实践能力的增长,人们改造自然的主体能动性也随之增长,自然条件对人的制约强度和广度也相应地变化。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人是能动的一方,自然界是受动的一方。人类控制、调整自然界的能力,应该看作自变量,而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力则是随着这个自变量的
18、变化而相应地变化的因变量。 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的发展程度与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强度成反比。 另一方面,人类控制自然界能力的发展程度与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广度成正比。 正比和反比关系都同样表明,人类控制自然界的能力是自变量,是主动者;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作用是因变量,是被动的、发生反作用的力量。 8运用比较史学方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范? 要点: 从形式上看,比较史学方法属于技术性方法,有一些需要遵循的技术性规范。其中最主要的是:如果比较目的是考察某类历史现象或过程在不同空间显现的共同性和各自的特殊性以及决定其共同性和特殊性的原因,就需要进行横向或水平的比较,那就必须遵循“共时性”原则,也就是说,比较的
19、对象必须是处在同一发展阶段上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如果把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现象或过程拿来比较,就达不到横向或水平比较的目的。 反之,如果要探寻历史现象或过程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变的规律性,就必须进行纵向或垂直的比较,那就必须遵循“历时性”原则,也就是说,比较的对象必须是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如果把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现象或过程拿来比较,就达不到纵向或垂直比较的目的。 这些技术性规范本身是“价值中立”的,研究者无论属于哪个阶级,采用哪种社会历史观,都必须遵循那些规范,否则就要陷入逻辑混乱。 9为什么说一切历史著述都是主体化的历史? 要点: 历史科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由人组成
20、的社会,因此,研究者必然要把自己从切身经历第 4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的感受中获得的对人和人类社会的主体认识投射到他的研究对象上去,使他对自己的研究对象的认识必然带有他自身所具有的社会意识或阶级意识的特征。在这方面,历史学家投射到自己的研究对象上的主体意识与自然科学家有很大的不同,而与研究其他社会科学的社会科学家十分相似。 另一方面,客体历史作为历史学的认识对象,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一去不复返,不会重现在我们面前。这个特征决
21、定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如历史的发展过程、事件、人物等等,都是通过各类历史资料间接得来的,这些历史资料大部分是经过了前人的头脑加工过的,而且后人对包括实物史料在内的所有历史资料的鉴别、分析,也都要通过自己的头脑来进行,也都要打上他们自己的主体意识的烙印。这样,我们得到的关于历史过程、事件、人物等的一切历史认识,都是经过了至少两次以上的历史认识者的头脑的加工而重新构建的,里面已经包含了历史资料的最初记载者以及以后的历史认识者的阶级、民族或集团的立场、思想观点、好恶感情等我们称之为主体意识的东西。所以,举凡一切历史认识和作为历史认识结果的一切历史著述,都是历史认识者对客体。 10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有
22、什么特点? 要点: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也有自己的史学本体论,其核心就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和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的实践能力,是决定社会历史进程的终极原因或根本动力。实践活动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增长既决定着、推动着人们与物质生产活动相应的经济、社会、政治、精神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关系和体现那些交往关系的结构、体制和制度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也决定着、推动着人们的精神从蒙昧的低级状态向科学理性日益增强的高级状态发展。这也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的因果必然性规律。 马克思正是由于发现了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生产能力的增长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原因
23、,才使得唯物史观超越了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对立,克服了唯心论与机械唯物论的局限,也克服了多元折中主义的局限,达到了人类对自身社会历史规律的科学认识的空前高度。 11历史发展规律中的客观限定性及其与主体能动性的关系? 要点: 客观限定性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人们虽然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只能在不是由他们自己选择的既定条件下去创造。因为每一代人都必然要依靠前代人留给他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基础去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那个基础不是他们能够按自己的意愿选择的,而是前代人事先给定的。其次,每一代人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的发展有一个不能随意超越的自然历史过程。第三,人类只要还没有经过那些阶梯使自己
24、成长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每个人都不得不在分工规律制约下,局限在一些固定的活动领域求得生存。从以上三个方面的限制条件可以看出,客观限定性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限制程度。 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关系在于,一方面,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实践能力的每一步的发展都受到他们的先辈和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发展水平及其所造成的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人们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总要不断地有所发展,从而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突破那些限制。归根到底,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能动的实践能力的发展是自变量,而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能动的实践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限制条件是因变量。后者随着前者的变化而变化。 12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口述史学方法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学概论 史学 概论 作业 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75170.html